赵善没有回答赵构的话,安排士兵剿灭还在渡口的扬州兵,继续扩大战果。对于放回赵构身边的俘虏,赵善虽然策反施恩一番,也没寄希望这些人要反抗。
这些普通百姓出身的扬州兵,面对赵构强势的时候,就算有怨愤,也不敢站出来反抗,能保全自己就不错。
唯有赵善击败赵构,百姓看到取胜的希望,才会介入。
扬州兵的内乱不是现在。
是未来!
是等赵构落败的时候。
赵善没有急着登船渡江,稳健的指挥进攻。不到半个时辰,渡口岸边的战事已经结束。
戚元敬身上染血,来到赵善的身边禀报道:“陛下,我们杀到了渡口边,斩杀一千余人,俘虏三千余人,还有些人干脆跳河了。绝大多数的人,都早早上了赵构的船退走。”
赵善颔首道:“意料之中,情理之中,否则赵构怎么执行计划呢?”
戚元敬继续道:“这一次短暂时间的厮杀,我们俘虏了三千余人,抓到一个身份比较高的人。这个人名叫周秉义,自称出自扬州周家,是周家嫡子,他说要见陛下。”
赵善心思转动间,已经有了定计,吩咐道:“把人带过来。”
戚元敬去安排。
不一会儿,周秉义来到赵善的身边。
周秉义三十出头的年纪,身材清瘦,相貌儒雅,只是沦为俘虏后鬓发散乱,显得很是狼狈。
因为他出自大家族,得了大家族的好处和利益,而且因为赵构秉持着和士大夫共同治理扬州的理念,导致周秉义很是赞同,坚信这才是堂皇正道。
周秉义有心要施展纵横之术,要蛊惑赵善,高声道:“皇帝陛下,我劝你立刻放了我。”
“哦,为什么?”
赵善笑吟吟道:“朕倒要听一听,为什么要放了你。”
周秉义回答道:“原因很简单,你不可能剿灭吴王。不要认为你击败了吴王,实际上,是吴王故意撤离,是要引诱你去柴桑追击。”
“你去了柴桑,必败无疑。”
“你去了扬州,必败无疑。”
“你能纵横北方,是因为你有骑兵和陌刀营。可是在南方,骑兵和陌刀营无法拉开阵势,派上用场的作用也不大,反倒是吴王兵强马壮,你不可能击溃仍然还有大军的吴王。”
周秉义眼神桀骜张狂,继续道:“吴王仁义,秉持着无为而治的原则,和扬州士人共治,扬州人心一统,上下一心,你是没有机会拿下扬州的。”
赵善哦了一声,笑吟吟道:“赵构和士人共治,却自绝于百姓,没有百姓的支持,粮食从哪里来?肉从哪里来?本末倒置。”
周秉义道:“皇帝陛下缪矣。”
赵善沉声道:“朕可没心思和你辩论这些,你的理由就这些吗?”
周秉义自信道:“这还不够吗?”
“不够!”
赵善摇头道:“你能想到的,赵构能想到的,为什么朕就想不到呢?你认为赵构是诱敌深入,为什么朕不是将计就计,故意要逼迫赵构撤退呢?”
周秉义眉头微蹙,问道:“你什么意思?”
赵善说道:“字面意思。”
周秉义在周家是嫡系,能文能武,才被安排来带兵。他这一次是主动请求断,是想立下一点功勋,建立些影响力的。
原本认为能安全撤离,没想到却陷入军阵,还沦为俘虏。
周秉义思来想去,开口道:“不可能,就算你将计就计,也没有任何用处,因为进入扬州地界,水战你打不赢扬州水军。”
“陆战又因为扬州的地理环境所致,部分地方山陵多丘陵多,不利于骑兵。部分地方水田遍布,道路狭窄,你更不利于骑兵冲锋。”
“你哪里能赢呢?”
周秉义开口道:“皇帝,你唯一的机会,就是当时在下雉县城外取胜。如今你想取胜,根本不可能的,你除了落败别无机会,除非是划江而治。”
赵善嘴角噙着笑容,伸出手笑道:“周秉义,你说今天吹的是什么风?”
周秉义先是愣了下。
吹的风?
有什么关系吗?
周秉义毕竟是大家族子弟,自幼读书,也读过兵法,瞬间就明悟了过来,脸上露出震惊神情,开口道:“皇帝是要火攻,火攻吴王的舰船。”
“聪明!”
赵善笑了起来,开口道:“不愧是大家族子弟,有些见识。”
嘶!
周秉义脸色顿时大变。
火攻!
这是可以运作的。
原因很简单,赵构带着的船太多了,密密麻麻的行驶,一旦有舰船被火攻引燃,再加上大风吹拂,一艘艘战船碰撞,大火肯定会蔓延。
江面上的船很难躲避。
这一刻,周秉义明白了所谓的将计就计。
这才是真正的将计就计,堪称是杀人于无形中。
太厉害了!
太狠辣了!
周秉义又想到火攻后,不仅是赵构彻底完蛋,扬州大族的私兵也葬送在长江,一并要元气大伤。为了帮助赵构取得胜利,为了从中分一杯羹,各家族都是倾巢而出,耗尽了力量。一旦折损了力量,扬州大族也会一蹶不振。
咕咚!
周秉义咽下一口唾沫,脸色愈发的难堪。他看向赵善的眼神,无比惊惧,心中忽然就生出了大恐怖。
皇帝算计太深了!
赵善注意到周秉义的神态变化,缓缓道:“你说朕现在是杀了你,还是留着你呢?”
周秉义毫不犹豫跪下,开口道:“在下周秉义,愿为陛下效力,万死不辞。”
“真是万死不辞吗?”
赵善笑眯眯道:“让你拿周家开刀,让周家交出囤积的钱财、粮食、土地和隐藏人口,也愿意吗?”
“愿意,愿意!”
周秉义毫不犹豫的回答。
大家族失去庇护的力量,就是砧板上的鱼肉。周家追随赵构的,当赵构倒台,周家也跟着损失殆尽,完全挡不住皇帝。
唯有顺从皇帝。
赵善眼中笑容灿烂,颔首道:“识时务者为俊杰,不枉费朕和你费一些口舌。”
周秉义高声道:“誓死追随陛下。”
赵善摆手让人带着周秉义退下,让周秉义早早去休息。
在周秉义离开后,戚元敬再度禀报道:“陛下,我们的大船已经来了,可以登船沿江往东追赶赵构。估摸着再过一些时间,赵构就要离开下雉县境内,要碰到我们的水军。”
赵善道:“登船吧。”
随着赵善一声令下,大批军队开始登船。
此番戚元敬调来的大船有十艘,一艘赵善的旗舰,其它的每艘大船能容纳八百士兵。不过都没有装满,每艘船就四百余人,战船沿着长江行驶而去。
在赵善登船追击的时候,赵构率领的大批船队离开下雉县境内,浩浩荡荡的往柴桑县境内去。
赵构的旗舰上。
王旗飘扬,随风猎猎作响。
今天的风是逆流风,风向和战船航行的方向相反,使得战船逆风而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199148/50855605.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199148/50855605.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