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的工作完成,四合院里热闹起来。
几个半大孩子笑嘻嘻的躲在前院与中院连接处,每个人的手里都拿着几颗硬糖块,朝着前院指指点点。
前院摩托车停放在院子里,前面还扎了个大红花,擦得锃亮。
三大爷屋里热热闹闹的,外头就能就听见一个媒婆子用着特有的嗓门在介绍着阎家的情况。
“莉啊,我跟你说,他爹还是这院子里的三大爷呢,人民教师,可光荣了。”
“你看这小伙子,白白净净的,老实,还孝顺,听说马上就有工作了,是吧,他阎叔?”
“哎哎哎,就在轧钢厂,跟着院子里的八级工学钳工,马上就要上班了。”
三大娘笑呵呵的坐在一边,三大爷紧张地后背冒汗,这比自己那个时候还紧张呢,自己当初多简单,结婚前远远地见过一面,父母一同意,简单的吃个饭啥的,媳妇领回来就是过一辈子的。
“看吧,婶没骗你吧,以后你要是嫁过来了,可享福了呢!”
阎解成这会青涩青年一个,闷着头也不敢怎么说话,坐在一边。
“咋样啊,莉啊,你有啥想法,就说说,给个意见啥的,婶也不是外人,放心说哈。”
“对对对,姑娘,你对这孩子有啥意见,或者你有啥想法,你就说。”
三大妈接上话茬,看了一眼不吭声的傻大儿,心里发愁,面上不显。
“叔,婶,我没啥意见,就是,那个我妈来前说了,对象得有正式工作,哦,对了,彩礼,,,”
“彩礼六十,我家这侄女在纺织厂上班,之前靠着她养家呢,孩子脸皮薄,其他的啥啊,你们家看着来就行。”
媒婆的确算是于莉的表亲婶子,知道这姑娘有主意,爹妈上班忙着,就跟着媒婆来了。
叫一个没出嫁的女娃子开口要彩礼不合适,这会解了围。
三大爷和三大妈对视一眼,这院子里的秦淮茹虽然身段漂亮,也知道勤俭持家,就除了农村身份,听贾张氏说彩礼才十块钱,这个咋那么贵呢?
媒婆自然是看出来这家的难处了,本来那个跟鹌鹑一样的阎解成他就看不上,虽然是开着摩托把人接回来的,一看就是借来的,路上差点没掉沟里。
不过今天自己也只是牵线搭桥,自己这个远房侄女,可不是自己能比的,精着呢。
“解成,你说句话,人家姑娘都开口了,你咋想的?”
三大妈明知道自己儿子没啥主意,故意问了句,目的就是能够缓一缓,这未来媳妇是漂亮,但六十块钱彩礼,加上杂七杂八,还有酒席,就去了一百块钱了,全家三个月的口粮了。
“我,我听你跟爸的。”
得,闷头棍,于莉心里鄙夷,一开始倒是觉得长得还行,还有一门技术,结了婚了自己能够掌控,对于她来说,可以嫁。
“那什么,老婆子,菜不是准备好了吗,赶紧炒吧,她婶子该饿了,边吃边谈。”
三大爷终究是读书人,想拖延个时间,今天这菜,买的可是够丰富的,鸡鱼猪肉蛋,还是找许大茂借的钱。
希望可以看在诚意的份上,这个彩礼啥的能够少一点,真要是能够定下来,那就大不了再想想办法,一大爷也有钱,最多老脸不要了。
媒婆倒也是真饿了,眼神征询了一下于莉的意见,见没有反驳,就点头应下,至于于莉,想的是也看看这家生活水平以及饭桌上的表现,菜可以买一回奢侈的,吃饭的习惯,可不是那么好改的。
一会的功夫,饭菜摆上了桌,这里就不得不再夸下三大爷,哪怕是今天,三个孩子一个不拉,仍然都坐上了桌子。
看着一桌子肉蛋鱼鸡,媒婆不由得感慨,这家是真下本啊,就算是装的,那也是有了足够的诚意了。
一顿饭下来,都是媒婆跟三大妈交谈,期间三大爷顺势聊了一些纺织厂的工作啥的 ,饭吃饱了,天就黑了下来,试探性的谈判,全被于莉自动化解,归根到底一句话,六十块就嫁,没有那就算。
三大爷发愁,只能硬着头皮说看看日子啥的再定,媒婆心知肚明没有揭穿,谁都不容易,可以理解,反正也不是自己嫁。
这天黑了,得送人回去吧,三大爷赶紧让阎解成再把人送回去,结果阎解成支支吾吾,还是媒婆通情达理,说了句:
“她叔,我看这孩子累了,要不,你找院子里的同志帮忙,把我们捎带回去?”
教师多聪明,话音里知道别人留着面子呢,没办法,让解放去喊许大茂过来送人。
这边许大茂过来因为光线不好,于莉的样子也没看的真切,三大爷一说自然也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没有推脱,熟练地骑上摩托,开始送这两位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