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恐怖灵异 > 隆万盛世 > 364板升城外
    经过一番激战,俺答部骑兵突破龙门关堡,不过他们并没有时间继续突击,因为驻防在龙门关堡山背的龙门卫发出了紧急召集令,龙门卫下属千户所,百户所此时如潮水般扑向龙门关堡进行增援,虽然最终还是晚了一步。

    不过这里是山地,极大限制了鞑子骑兵的战力,他们一时也只能勉强维持住阵线,防止打下来的龙门关堡再次易手。

    明军付出了极大的代价进行反扑,可是面对源源不断进入边墙的鞑子军队,人数上的劣势很快就暴露出来。

    龙门卫指挥看到已经无力夺回关城,也明智的选择暂时后退,只是这后退不是一溃千里,而是在山道上选择险要之地建造狙击阵地,迟滞鞑子突进。

    总之,他们现在只能利用地利的优势和俺答部纠缠,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儿,宣府早已经发出过令,必须死战到底。

    只是龙门卫指挥感觉自己比较倒霉,千里宣府防线,怎么就自己这里被俺答汗给挑中了。

    宣府边军还在于鞑子鏖战于山区,宣府各地驻军已经接到了命令,各自按照军令行事,放弃一些年久失修的军堡,把百姓和军卒集中在重要的城寨和军堡中,实行坚壁清野。

    这些时间,都需要龙门卫士卒用生命去争取。

    “轰隆隆”

    远处天边传来绵延的炸雷般的声响,有年老的牧民抬头看了眼天色,随即好奇的看向声音传来的方向,只是很快,他就脸色微变。

    远远的,绿色地毯的尽头出现了一个黑点,并且在逐渐放大。

    头顶可是蓝蓝的天空,偶尔飘过片片白云,哪里有下雨的意思,而远处传来的声响向此间主人预示着有东西来了。

    部落里的青年男丁都被大汗召集去了,说是要趁着天儿好去南边转一圈,现在留在部落里的都是老如病残。

    对面来的是什么人?

    老牧民心里还在想着,不管怎么说,这个方向都不应该有大汗的军队才对,那里可是靠近明人的地盘。

    至于会不会是明人,老牧民倒是不担心,明军多少年不敢踏足草原了。

    另一种可能就是其他部落跑过来,不过也只是想想,现在是阿勒坦大汗在位,各部落都是分配了草场的,要是敢乱来,不怕大汗责罚吗?

    老牧民虽然心生警惕,可是也只是好奇的看过去,想知道那边来的到底是什么。

    近了,更近了,不是他以为的牛群,而是一支马队,看样子人马还不少,有上千人,还有,他们怎么穿着红色的衣服,太奢侈了,这么多人穿着

    老牧民看着原来的马队,心里还在想着,忽然他明白过来,大惊失色下他已经顾不得散落在四方的羊群,拨转马头挥舞马鞭,用最快的速度向部落的方向驰去。

    此时,他骇然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明军来了,要快跑。”

    俺答部突入边墙,为的是财物和人口,对于不服从的和老弱是不会留情的,只会给予杀戮了之。

    而现在明军出现在这里,他们会带给部落什么

    明人很多,他们可不缺人口,不会把俘虏都带回去,那么剩下来的就只会杀戮,而现在部落根本就没什么抵抗力。

    虽然他这样的还能挽弓骑马,可毕竟年岁大了,不比从前跟着小王子和明人皇帝作战时候。

    人不服老是不行的。

    老人快马冲向部落,老远就开始向周围的人大喊着:“明人来了,快点上马,跑,他们人很多”

    疯狂的嘶吼,哪怕声音已经沙哑,周围许多人看向他,一脸不明所以的样子,不少人脸上还浮现出嘲笑的样子。

    老牧民看到部落首领此时就在栅栏边检查,马上骑马赶了过去预警,可是面对他的说辞,首领却是不以为然的摆摆手。

    “明人,很多,好吧,那我们就杀光他们,抢下他们送来的战马。”

    首领嗤笑中召集了部落里剩余的二十多个年轻人,还有一些中老年牧民,骑上马带上弓箭,准备往老牧民所说的方向去看看。

    而老牧民此时失望的看着不断从身边穿过的人,最后他选择了往自己家的方向跑,骑着马,带上自己的家人还仅有的一些食物,逃离这里。

    还好现在不是冬天,否则帐篷这样御寒的东西也是必不可少的。

    虽然现在晚上也很冷,但还不至于被冻死,只要有一口吃的就能活下来。

    远处轰鸣声传来,带着家人跑出部落的老牧民回头往那个方向看了眼,首领带着的几十个人面对那黑压压冲来的红色海洋已经傻了,有人已经拨马往回跑。

    他们来不及了。

    老牧民心里只是这么想着,管不了太多的,他选择带着家人逃离这里。

    在蒙古这片土地上,现在的主人叫孛儿只斤·俺答,他本来是土默特部的汗,只是现在他已经是这片草原各部族公认的大汗。

    辽阔的草原上,除了那几个大的部族外,还生存着许多如眼前这样的小部族,几百人甚至只有几十人。

    这样的部落,有些本来就是属于大部族的成员,有些则只是依附于大部族的独立小部族。

    几万人的大部族不可能聚在一个地方牧羊,他们需要分成若干小部落,撒在草原上,也允许向他们臣服的小部落存在。

    老牧民所在的部落不是独立小部族,而是土默特部的一部分,也算是大汗的嫡系部落,刚迁到这片草场不久。

    阿勒坦汗带着大队人马去宣府,他也是听首领说过的,这次孩子们回来一定会带回不少铁锅、茶叶和布匹,只是想不到先等来的居然会是明军。

    这个蒙古部落只进行了短暂的抵抗就被消灭,明军只在这里呆了很短的时间,杀掉一些牛羊吃掉,而剩下的牛羊和老马则全部宰杀,能用的战马则被带走。

    “俞将军,那些人怎么处理?”

    一名带队的游击策马到俞大猷身边,小声问道。

    虽然是询问,可是脸色狠辣的表情已经把他此时的心情体现的淋漓尽致。

    他们是没有时间带走这些俘虏的,何况那些人都是老如病残。

    俞大猷知道,他们此次出征需要隐蔽和速度,沿途是不能留下活口的,否则谁知道这附近有没有其他未被发现的部族存在。

    而且,这个游击的意思他明白,也知道这不一定只是他一个人的想法,而是所有跟随出塞的将官和士卒的想法,他不能违逆民意。

    “按你们的习惯处理,尽快带队跟上来。”

    俞大猷只是简单的命令道,随即头也不回的拨马就走,身边的亲兵也纷纷策马追了过去。

    按照计划,俞大猷他们是纯骑兵偷袭板升城,所以除了加紧赶路外,路上遇到的灰河和黑河都直接寻找浅滩涉水过河,他没时间等待携带辎重的步兵。

    只有回程的路上,会携带从板升城抢掠到的物资,再要涉水就比较麻烦,所以才有让刘汉和李文进带兵在两条河上搭建浮桥,便于部队快速通过。

    撤退的道路是精心选择的,都是河道深而水流喘急的地方,便于截断身后的追兵。

    到时候只需要往桥上泼上火油就可以快速毁掉浮桥,让鞑子的追兵来不及过河追杀。

    在明军过去后,整个部落营地就安静下来,只有浓浓的血腥味在弥漫。

    板升城位于大同以北,两地相距约三百多里,最初是因为遁入草原的汉人,聚居于此,从而形成了大片定居农业聚落,当时被称为“板升”。

    板升规模很大,“有众十余万,南至边墙,北至青山,东至威宁海,西至黄河岸,南北四百里,东西千余里,一望平川,无山陂溪涧之险”。

    他们将蒙古高原的游牧经济方式一改而为农牧结合的复合经济,推动了明清时期蒙古高原的经济转型。

    “耕种市厘,花柳蔬圃,与中国无异,各部长分统之”,“蜂屯虎视,春夏耕牧,秋冬围猎”。

    而逃至蒙古高原的汉人,则大多为破产农民,还有白莲教徒。

    板升内部分为多个部落,形成自我统属体系,而其中才智之士则被任命为各部族长。

    从而让大草原上出现了内似关内的情形,以大板升城为主体,周围分布数十个大小不一的场镇似的小板升城。

    只不过随着白莲教徒在塞外势力愈发壮大,这里逐渐也有塞上农户安居乐业之地,变成了白莲教徒施展野心、报负基地。

    这里最初的时候,俺答汗并没有多加管理,而是很粗放的对待来到这里的汉人,当白莲教徒大量出现在这里,成为这里最强大力量后,汉人就开始被白莲教徒所统治。

    他们在这里建立内似内地的官府,对领地内汉人进行管理和征收税赋,以此壮大自身的力量。

    经过长途跋涉,大同军悄无声息的出现在了距离板升城三十里外的一处坳地隐藏,这已经是他们离开大同的第四天。

    大同军对这里不算陌生,实际上每年都会有关内的走私商队来到这里,而商队中的护卫就有来自大同卫所的探子,观察周边环境和打探城内虚实。

    而这里,就是其中一个商队常年活动的线路。

    此时,俞大猷就坐在斜坡上,正有一个打扮如同蒙人的明军士卒在讲述之前他在板升城周围打听到的情况。

    虽然这人是个明军士卒,但是从长相上看,和汉人还是略有区别,显然就是一个蒙古人。

    其实这并不奇怪,遁入草原的汉人大多数在这里开垦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248870/42374516.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248870/42374516.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