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恐怖灵异 > 隆万盛世 > 531火光
    杨选从山海关出发,紧赶慢赶,在孙膑率军进驻三河县不到三天,杨选人就到了。

    这三天时间,杨选可是遭了罪了。

    以往他出行都是坐轿的,即便是率军往山海关去,他也只是偶尔在轿子里闷了才会出来骑骑马。

    可这次赶回来就是抢时间,所以是一路骑马,小跑着往会赶。

    屁股颠痛了不说,大腿内侧也都磨破了,只能叉着脚走路,浑身跟散架似的。

    不过进了三河县后,看道迎接人群中有孙膑的存在,他就有些急了。

    这两天只忙着赶路,都顾不得询问孙膑到了哪里,是否已经进入通州。

    现在在三河看到人,他就知道,孙膑肯定是没往前行了。

    杨选心中微微不满,不过嘴上并没有说什么。

    进入县衙大堂坐下后,开口就问道:“孙总兵,现在鞑子是个什么情况?京师和通州是否安全?”

    “禀杨大人,鞑子只是向通州和京城方向派出少量哨探,现在大部在顺义及怀柔周边抢掠,前两日也有鞑子进入三河境内。”

    孙膑急忙回答杨选的问话。

    “我让各部主动出击,攻打敌军,各部战况如何。”

    杨选得知鞑子并未向京师进攻,自然是大松一口气,虽然他在看到孙膑的时候,其实心里大抵有了猜测。

    不过听孙膑亲口说出来,还是更加安心。

    “这”

    孙膑一听杨选提到前两天他派人传来的军令,脸色就有些难看了。

    在杨选着急赶路的时候,曾经派出多路信使通知密云、顺义及蓟镇总兵,主动出兵和鞑子交战,希望通过明军进逼战术,让鞑子知难而退,尽快退出长城。

    杨选骑在马上,自然也在回忆得到的消息,而且那两天刚好因为赶路,并没有信使堵到他们。

    没有新消息传入耳中,杨选在马上就思索已经知道的信息。

    鞑子入关兵马不足,这点老早就被注意到。

    貌似没有后援,也被他关注到。

    鞑子并未攻打密云,而是在抢掠乡野,他也注意到了。

    综上来看,鞑子的意图也逐渐清晰起来。

    现在,看到孙膑在回答自己问题时吞吞吐吐,杨选自然非常不高兴。

    不过他也没有当即发作,他自认为还是好脾气,即便面对的是武夫,也要有文官的修养。

    “鞑子这次入关,明显兵力不足,孙总兵不会看不出来,他们无力威胁京师安危。

    何况现在京营已经有了准备,京师当可无虞,正是各部奋勇杀敌的时候,怎么可以畏敌怯战,这对得起陛下,对得起朝廷吗?”

    杨选语气不善的说道。

    之前,迎接之时就看出杨选心情不佳的其他官员,如三河参将付津、三河知县等此时都是噤若寒蝉,不敢吱声。

    正在此时,堂外有亲兵送来顺天巡抚徐绅公文,交到杨选手中,他不用看也知道,徐绅八成就是催促蓟镇兵马尽快用兵,驱逐顺义附近鞑子的。

    官军打不打得赢,同样不在徐绅的职权范围内,可是鞑子在顺天府肆虐,他这个巡抚就有责任保境安民。

    锅,自然是要甩不出去的。

    杨选打开公文看了眼,随即递给孙膑,“看看吧,这应该也是朝廷的意思了,如果我们不尽快出兵,怕是兵部很快就要下公文督办了。”

    杨选只是瞟了眼,已经大致知道公文的内容。

    正如他所言,京城朝堂已经从一开始闻知鞑子破关的消息从惊骇中逐渐平静下来。

    随着多方信息汇聚到兵部,杨博就看出此次鞑子入关的不同寻常,似乎和他们一开始的担心完全不沾边。

    不过尽管如此,京营还是不会轻动,因为京营能打的兵本就少,只有护卫京城的能力。

    不过蓟镇军马进驻三河后,加之确认鞑子兵力不多,自然杨博一开始还是想着让蓟镇大军立即开始攻打敌军,将鞑子驱逐出去。

    可是考虑到已经向四处发出的勤王诏书,杨博想的就多一些。

    那就是能不能再等几日,等宣府大军赶到后,集合宣府和蓟镇的军力,尽可能全歼这股鞑子。

    只不过,想法虽有,可要变成现实,那就要更全面的了解眼下的局势。

    不仅要知道明军兵力的分布,还有鞑子军队准确的动向。

    杨博在筹划,他已经派人联系路上的马芳,知会他率部进入昌平后不必向京城方向前进,而是直接往怀柔去。

    在杨博的考虑中,由马芳率宣大军由北向南,而蓟镇大军则由南向北,从而实现对这股鞑子骑兵的南北合围。

    而对蓟镇方面,不管是杨选还是孙膑,他都没有下达命令,因为他深知明军的德性。

    正常情况下,若不是必须,明军应该不会主动开战,据城死守才是他们的战策。

    至于顺天巡抚会不会要求蓟镇兵马进攻鞑子,在杨博看来就是个笑话,那些军将在这个时候哪里会听他的。

    不过,他算漏了此时的杨选急于立功,会不顾一切的施压,命令明军和鞑子交战。

    “杨总督,请问要如何用兵。”

    孙膑看了徐绅的行文,心中虽然有些恼火,可也不敢直接拒绝。

    人不在跟前的时候说些话,后面可以找借口推脱,现在当着杨选的面,若是他拒绝下令进攻,说不得就被杨选扣上畏敌怯战的帽子,到时候把全部责任都抛到自己头上。

    “你率蓟镇大军,明日一早前往通州,由通州北上,攻打敌寇,同时向密云下令,命胡镇率兵出城向南进攻,前往顺义。”

    说道这里,杨选又看向三河参将付津道:“付将军则率本部人马进抵三河边界,务必不能让敌寇踏足三河地界。”

    “如此一来,鞑子必向西寻找关隘撤退。”

    孙膑这时候皱眉说道。

    明军若三面出兵,挤压下鞑子应该不想被明军围住,哪怕他们自认为可以轻易突破明军包围。

    “你正好,宣大军正在西面赶来,鞑子应该会和他们遇上,待他们交战之时,我蓟镇三路大军就可以从后路杀入敌阵。”

    杨选却是澹澹说道,“现在鞑子正分兵四下抢掠,我军进攻务必雷霆万钧之势予以痛击,让他们无暇他顾。”

    说道这里,杨选又深吸一口气才说道:“另外,你我联合下一道手令,严令各军加快速度行军,尽快抵达三河,平谷等地,贻误战机者,定斩不赦。”

    “冯诏、胡粲他们是随我出战还是”

    冯诏、胡粲参将是蓟镇参将,此前被杨选带走指挥蓟镇大军,此次带领五千骑兵随杨选一同抵达三河。

    如果没有这支人马加入,孙膑就得考虑要不要从通州出兵了。

    有了这支人马,他手上可就有近八千骑兵,虽然还是没有鞑子人多,可周围明军还有不少,特别是密云胡镇那里的人。

    另外,正如杨选所说,鞑子眼下是兵力分散,到处抢掠,此时攻打他们,鞑子兵力分散了其实还是很好打的。

    杨选听到孙膑的问话,当即点头道:“当然是随你一起行动。”

    有了杨选这个回答,孙膑当即也不再担心安全,欣然允命。

    八千骑兵呐,就算打不过鞑子,自身安全还是没有问题的。

    至于胡镇、付津等人是否会按照命令行事,孙膑这会儿也管不到了。

    杨选就在三河,付津应该是不敢抗命的,不过远在密云的胡镇就不好说了。

    明军在行动,而京城里,随着掌握鞑子信息越来越全面,魏广德也更加确认鞑子大军的虚实。

    这帮子人闯进来,应该就是抢一把就跑的。

    不过,他也没有告诉其他人。

    实际上,大明朝堂上并不缺乏明眼人。

    魏广德自问,他都能看明白的事儿,兵部里那帮大老不可能看不出来。

    当然,他也不是什么都不做,至少在裕王府小内阁会议上,他还是把自己的判断说了出来。

    不过他既没有杨博的大胆,想要合围全歼这股鞑子,也没有杨选想把鞑子往西挤压的想法。

    在裕王府里,魏广德站在舆图前,对裕王等人说道:“宣大军从西面,蓟镇军从东面,东西对进,再有其他各卫由通州出发向北,三面围攻下,鞑子必然选择北窜,由原路逃回草原。”

    鞑子经过的区域,已经被他们洗劫过一遍,也就不怕他们再跑第二趟,损失都已经造成了。

    “只要不封闭密云方向的退路,鞑子识相的话,很快就会推出长城。”

    最后,魏广德分析道。

    “既然鞑子兵力不足,为何不集合蓟镇、宣大两军围歼鞑子?”

    裕王这时候问道。

    “没有优势骑兵,很难实现合围。”

    魏广德摇头道:“其实,只要东、南、西三个方向出现我大军调动,鞑子应该就会立即撤离。”

    这其实,也是他计算了宣大军和蓟镇军抵达京畿附近的时间后得出的结论。

    若要围歼,在鞑子大军入关前就要设伏,待其杀到顺义城下时就要出动合围,那个时候是有机会完成围歼战术的。

    而现在的情况则是,兵部事前并未预料到鞑子会突袭蓟镇,或者有预料,但是并未来得及做过多准备。

    大军调动需要的时间,其实就是鞑子算准了,可以进入关内抢掠的时间。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248870/42374688.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248870/42374688.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