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恐怖灵异 > 隆万盛世 > 898反对
    在魏广德陷入沉思的时候,徐江兰已经看出魏广德正在思考事情。

    从看到奏疏抄本那一刻起,她就知道这是一件政务,虽然按说丁忧在家的魏广德不应该插手此事,可自家相公明显知道这件事儿是不能拒绝的。

    能够动用官驿传递公文,还是奏疏形式送来,随便猜也能知道是谁送过来的。

    所以这个时候她并没有打搅魏广德思考问题,而是出去端了一杯热茶进来放在桌子上,自己就退出了屋子。

    做为后世来人,魏广德当然不会只看眼前的利益,而忽视将来。

    就如同明朝宗室禄米般,明初定下的政策,在当时看起来对朝廷财政不够成多大压力,可是到现在已经变成朝廷沉重负担。

    而王崇古谈成的隆庆和议,说实话,结果并没有达到魏广德的心理预期,甚至是大大的不如。

    虽然按照王崇古的想法,固定每年的交易额,可魏广德更知道的是,规矩的设定本来就是为了打破的。

    现在每年定下交易几万两,那十年后呢?

    抚赏银可是按照交易额计算的,交易额越大抚赏银的需求就越多。

    虽然大明为此可以得到马匹和牛羊,但是大明朝的朝贡从来都是薄来厚往,吃亏的生意。

    安知鞑子胃口不会越来越大,不断要求提高交易额。

    马匹和牛羊的市价加上抚赏银,这可就是高价了,根本达不到他想要的,削弱甚至控制鞑子经济的想法。

    必须驳了他,给了蒙古抚赏银,后世所谓皇明三百年,不和亲不纳贡就会大打折扣了。

    魏广德在很短的时间里就确定了自己的想法,虽然议和是他当初支持的,可条件太过苛刻,那就不行。

    互市,在边镇开放自由市场当然没有关系。

    可是让大明朝凭白给蒙古人送去大把银子,那就不合适了。

    虽然算账,似乎这样朝廷岁支也能节省不少,可削弱草原实力的目的没有达到,那就是个错误的决策。

    与其签署这份隆庆和议的内容,还不如等到俺答汗老死,草原实力为了争夺汗位大打出手的时候,大明再把把汉那吉推出来更占便宜。

    想明白了这些,魏广德当即拿着东西去了书房。

    这里毕竟是卧房,可没有笔墨纸砚这些东西。

    等他到了书房,自己直接幺出清水放进砚台,拿起墨条开始研磨,同时也在脑海里组织措词。

    他不想去考虑朝中那些人支持这份奏疏的,这和他没关系,但做为阁臣,就必须把心中所想报上去,让皇帝能够好好思量这个事儿。

    此时魏广德的脑海又开始了发散思维,忽然一个名词跳进脑海里,“晋商”。

    晋商,其实就是指明清五百年间的山西商人,晋商经营盐业、票号等商业,尤其以票号最为出名。

    不过在这个时候,晋商的实力还很弱小,即便一些晋商已经跻身大盐商行列,但他们更多的都会选择搬离那里,而是去了苏杭一代发展。

    而且,因为明朝对边贸的严格限制,在这个时期晋商里除了已经摇身一变成为大盐商的那些人,其他的商人实力都还很弱小。

    即便插手走私生意,规模其实也不算大。

    毕竟,在大部分商人眼中,还是盐业来钱最快。

    和福建类似,都是地窄人稠,外出经商成为人们的谋生手段。

    不同的是,福建人大多往海外跑,而山西商人则是在大明国内流动。

    晋中商人此时已遍及全国各地,虽然生意规模不算大,北京城曾流行这么一句话:“京师大贾数晋人“。

    至于在明末,晋商为了谋取更大的利益,以张家口为基地往返关内外,从事贩贸活动,为满族政权输送物资,甚至传递文书情报。

    晋商在关内外的贸易活动,对后金政权在物资上给与了极大的支持,后金政权对于晋商也给予礼遇和重视,他们对清统治者加强对蒙古地区的统治起到了配合作用。

    这个时候,魏广德已经意识到,后世晋商会发展到那个样子,未尝没有互市的“功劳”。

    在明中期利用互市壮大资本,结交大明边将,到了后期可不就胆大到直接做起汉奸商人,赚那些沾血的银子。

    王崇古,山西商贾之家

    魏广德只知道晋商八大家里有个乔家,这还是托影视剧的福,才知道这户奸商。

    但八大家里有没有姓王的,魏广德还真就不知道了。

    或许,因为王家已经逐渐走进大明朝堂的关系,不会掺和进那些卖国勾当里,但是其他的晋商终于还是插手了。

    山西的商贾之家,魏广德此时脑海里又出现了吏部右侍郎张四维的身影。

    张家,貌似也是山西大商人,还有致仕回乡养病的杨博。

    忽然,魏广德感觉一阵毛骨悚然,山西商人的实力,什么时候已经开始深入朝堂了。

    虽然魏广德不相信如杨博、张四维、王崇古这些人会同意族中子弟做那些卖国勾当,可财帛动人心,总有胆大的欺上瞒下。

    必须组织这样的和议条约。

    魏广德心里更加坚定了思想,于是放下墨条,提笔就开始书写起来。

    而此刻在千里之外的北京紫禁城内阁中,殷士谵也正在和高拱、张居正争论着和议抚赏条款。

    殷士谵自然不知道什么“晋商八大家”,也不知道几十年后会发生的那些事儿,他只知道一旦合约签订,这就是丧权辱国的条约,和“澶渊之盟”没有区别,就是在给蒙古人赔款。

    别说现在王崇古还把双边贸易金额的数字定的不大,看上去好像抚赏不多,可哪怕是一两银子,那都不能够出。

    “不行,绝对不行,其他的都可以,但是抚赏一事绝对没有商量的余地。”

    殷士谵在值房里对着高拱和张居正怒吼,表达自己坚定的态度。

    不过他说的这些话对高拱和张居正有影响吗?

    当然没有。

    他们当然是知道所谓“抚赏”到底是什么,这份隆庆和议本质上就是用银钱买和平,保证九边安全的金钱。

    可知道又如何,他们依旧还是选择支持王崇古这份奏议,因为在他们眼中,这点银子算不得什么。

    在他们看来,稳住大明濒临崩溃的财政危机才是最重要的,同时还能缓和大明北方的局势,让他们有能力腾出手来进行内部整顿。

    在他们看来,大明朝已经是千疮百孔,继续对内用猛药进行救治,否则不等蒙古人崛起,大明自己就先玩完了。

    攘外必先安内。

    今天和蒙古人缔结合约,等来日大明国力恢复了,随便寻个由头开战,再次北伐就是了,这张合约也就成了一张无用的废纸。

    政客眼中,只有利益。

    现在高拱和张居正只想尽快进行内部改革,不想再被北方威胁干扰他们的计划。

    “大同和谈是当初内阁的一致决议,也经过了廷议,你反对有什么用。”

    高拱看着暴怒的殷士谵,不屑冷笑道:“而且朝廷历来对于封贡都是如此,给予下属番邦赏赐,哪次不是这样?

    对别的藩国可以,对于顺义王就不行了?这是何道理?”

    “正甫,你想的是什么,我们其实都清楚,可朝廷当下的情况,消弭北方隐患是当务之急。

    江西、南直隶现在都在试行一条鞭法,眼看着已经大成,接下来就要向全国推广,这个时候容不得外力打断。

    一条鞭法,实施起来的阻力会有多大你应该明白,何况此法的精髓还在于丈量天下田亩,犁清赋税。

    我们内阁在这个时候更应该精诚团结,断不能因为这些许小事就自乱阵脚。”

    张居正接着高拱的话就说道。

    虽然张居正和高拱也是各怀心思,可在这个问题上,他和高拱的看法一致,自然是站在一起对付殷士谵。

    而首辅李春芳此时只是坐在首辅位上,默默的看着三人的争论。

    关于此事,内阁已经争论数日,朝野上下也是议论纷纷。

    但是因为上次的廷议,这次公开站出来反对的声音出人意料的小了不少。

    当然,不是说当初反对的人都改变了立场,而是在这几个月里,那些态度最强硬的科道言官大多被外放出去。

    这些自然是高拱的手笔,自然不服他,那就调出京城去。

    剩下的那些人,看到这样的光景,自然心里就投鼠忌器。

    除了郭乾、朱衡等六部尚书还敢在内阁大声反对外,其他人大多哑火。

    即便是侍郎这样的重臣,也不想被调到南京去做尚书。

    至于郭乾敢闹,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他不满此事。

    要知道,大同和议这可是兵部的事儿,内阁横插一手不说,居然还答应优厚的抚赏。

    好吧,如果真议和了,这兵部尚书当起来也就没什么意思了,实在是前后变化太大。

    虽然短期内,大明在边镇的大量驻军不会全撤,但是之后的重启的屯田,背后受损的那些世家大族可都是不好惹的主儿。

    别便宜没占到,自己还惹一身骚,那就不值得了。

    所以,郭乾是巴不得闹大,让朝廷把他免了,可以回家养老,免得树敌太多,养老都成问题。

    不过他想离开,朝廷自然不会轻易放他走。

    毕竟是兵部尚书,事关军国大事,而且他还是隆庆皇帝钦点的。

    刚刚上任没多久就要离开,多少也有些说不过去。

  &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248870/62899559.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248870/62899559.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