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恐怖灵异 > 隆万盛世 > 993书信
    “这个村子叫什么,可真是荒凉。”

    十余骑出现在山东兖州府治下台家庄外驻足,远远眺望那个被土围子围起来的小村庄。

    “大司空,此地名为台家庄,我们也叫他台庄,因为庄子里大多是台姓。”

    有兖州府书吏上来回报导。

    “台家庄,这里应该是有台家人再次定居才有的村子?”

    大司空,自然就是工部尚书朱衡了。

    他按照魏广德的委托,专门顺着当年翁大立规划的新运河路线考察、测算,以确定迦运河开凿的可行性。

    “应该是吧。”

    对于朱衡的话,那书吏也不知该怎么回答。

    台家庄存在于此已经好些年头了,真要算起来,最早出现台家庄的记载,貌似还是在唐朝,台氏在此立村开始。

    只不过到了后世,知道台家庄的人不多,因为他有了一个更加响亮的名字――“台儿庄”。

    “天色不早了,今晚就在村子里借住吧。”

    朱衡开口说道。

    “好,下官这就去找里长安排。”

    那书吏当即抱拳道。

    等书吏离开后,朱衡回头看了眼身后一个三十来岁中年。

    他没有穿着官服,而是一身看上去像是仆人穿戴的人。

    这样的穿戴,在一群都是官衣的人群里,显得很是特别,虽然在他身后,也有几个类似穿着打扮的人,但是身上的服饰却和他们明显不同。

    朱衡招招手,让那人过来。

    等人走到跟前后,朱衡才对他说道:“段邵,你家老爷是要你把这一段的土地能买多少买多少吗?

    前面那个是台家庄,以后这一片怕是就要因为运河的到来而繁华无比了。”

    “朱老爷,我家老爷是这么说的,只要定下来,我就在这里给他买些田地。”

    段邵躬身对朱衡施礼道。

    “行,还是按之前的规矩,买的地算我一股。”

    朱衡笑着摇摇头说道,“话说你家老爷小时候也这么鬼精鬼精的吗?”

    “好像是吧,反正那时候老爷就是我们崩山堡的孩子王,之前是他哥,后来到他,呵呵,我那时候还跟着他一起去孙夫子那里读书,只可惜我是读不进去。”

    段邵笑道。

    “你和你家老爷还是同窗,呵呵”

    朱衡洒然一笑,随即挥挥手对身后的人说道:“走吧,我们去台家庄,今晚就在这里休息。”

    大运河,在古代一直都被视为一条黄金水道,依托着大运河,不仅养活了运河两岸数以万计的百姓,也是一条生财之路。

    为什么在魏广德提出漕运改海会有那么多人反对,那是因为这条黄金水道上充斥了太多的利益,以这些利益为纽带所组成的利益集团,他们不愿意轻易放弃在手的东西。

    新开一条运河取代徐州段运河,那也就意味着黄金水道的改变,当初带给徐州繁华的商贸将逐渐转移到台庄、韩庄等地,也意味着谁占据这些地方的土地,就能源源不断依托运河汲取钱财。

    权利和信息的组合,无疑会让这种积累金钱的速度翻倍。

    在说服张居正,再次派人实地查勘迦运河可行性以后,魏广德就意识到这是一个发财的良机。

    利用时间差,把台庄、韩庄等地不值钱的土地拿到手里,甚至在运河确定路径以后,催生出新的城镇,那些土地,都将会增值无数倍。

    唾手可得的财富,魏广德怎么可能放过。

    在朱衡自京城启程时,魏广德就安排府里家丁段邵随行,按照一路走去的路线收购土地,将来这些土地上不管是建房舍还是仓储,都是可以赚大钱的项目。

    如果说朱衡一开始没想到,可是在段邵接触一些地主后,多少也明白过来。

    凭白做嫁衣自然是不行的,他老朱家也想从中分一杯羹。

    对此,魏广德也早有交代,允许他这边的人参股。

    只有利益捆绑在一起,大家才能更齐心协力抱团做事。

    毕竟,他们还要面对运河徐州段那些地主老财,新老运河之争在朝堂上可没有见分晓,不过是刚刚开始罢了。

    他们刚进了台家庄,被书吏迎进一个还算干净整洁的小院。

    “这里是台家庄里长台孝的家,已经和他说好,暂借数日,这些天他搬到亲戚家里。

    只是过于匆忙,院子还没有打扫干净,请大人赎罪。”

    那书吏躬身抱拳道。

    “无妨,已经很好了。”

    朱衡无所谓的摆摆手,不过是借住,也得看人家这里的条件。

    进入台家庄他就已经注意到了,这个位于庄子中心位置的院子,是整个庄子最好的院子,还能奢求什么。

    让家丁进去收拾正屋,朱衡就让人搬了把椅子坐在院子里休息。

    在马上一路颠簸,多少还是有点吃不消了。

    只是没休息多久,外面就有马蹄响起,是直奔院子来的。

    不多时,就有手下带着一个驿卒过来。

    “老爷,京城衙门有公文下来。”

    家丁在朱衡面前说道。

    “嗯。”

    朱衡答应一声,驿卒已经解下背后的信筒,打开,取出里面的公文。

    随后又从斜挎的口袋里拿出文书,这是交接公文时需要接收人签章的,驿卒凭此也才能回去交差。

    朱衡先看了密封的公文,见封漆完好,这才从腰上取下一个金印,让手下在驿卒的公文上签章。

    收好金印后,他才打开密封的公文,快速看起其中的内容。

    只是,随着看到内容的变化,他的脸色也愈发难看起来。

    按照钦天监的说法,明年怕又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年头,按照近年的情况,朝廷首先想到的还是黄河。

    近些年黄河水患一直没有得到根治,持续不断爆发洪水灾害,已经严重影响到黄河中下游农业生产。

    特别是过水后遗留的黄沙,清理起来极为麻烦,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农业生产。

    这在以农为本的明朝,自然是头等大事。

    黄河,黄河

    看完公文,朱衡不由喃喃念叨。

    自弘治年间,刘大夏修建太行堤后,黄河北决的路径被彻底封堵,只剩下向南泛滥。

    故而,每次黄河大水,倒是不会威胁到黄河以北,但是向南决口后就屡屡夺淮入海,导致徐淮一带大坏。

    同时,也开始威胁到明祖陵。

    太行堤还是要修的,黄河北决的后果更加严重,一旦北决,黄河洪水多从张秋冲决会通河,当年的漕运便会完全阻断。

    因为到了北方,河道更少,会通河过黄河之水,河道就会被黄沙完全堵死,非浩大民力不能疏浚。

    好吧,刘大夏主修黄河北堤,南堤就是象征性修修,还对朝廷解释目的就是要让黄河夺淮入海。

    他刘大夏也不想想,黄河就那么乖巧的顺着你的指引走。

    就算是夺淮入海,结果也是黄河以南洪水泛滥,过后河沙也会淤堵淮河。

    实际上,所谓保漕运,根本也是保不住的。

    只不过,现在的朱衡没办法埋怨刘大夏,人都作古多少年了,还是得想个治理黄河的好法子才行。

    只是在当前,还是要先把巡视河堤的事儿放在第一位,预防明年可能的黄河大水是朝廷的首要之事。

    当即,朱衡叫来随行人员,开始吩咐改变原来计划的行程,他要先去高家堰看看。

    高家堰也就是洪泽湖大堤,明嘉靖中始见记载,当时系指今淮阴县高堰村附近的一段淮河堤防,据传是东汉陈登创建,是两千多年的世界上最早的人工堤坝。

    虽然考古到东汉很不可信,但高家堰堤防的存在,确实是保护淮河不被黄河侵蚀的重要一环。

    自刘大夏以后,明廷其实已经默认黄河夺淮,只是要避免黄河侵蚀淮河水系的大小湖泊,避免这些湖泊也被黄沙淤堵。

    洪泽湖,关系到明祖陵,所以朱衡现在首要大事就是视察高家堰大坝,避免黄河洪水注入洪泽湖,威胁到明祖陵。

    勘察迦运河的行程就这么被打断,整个黄淮流域,也出现了明廷大大小小的官员,沿着河道视察两岸堤防。

    或许,这就是明朝版的上级一张嘴,下级跑断腿。

    只是其中有多少是真正的巡视,多少又是只走过场,那就不得而知了。

    淮安府,漕运总督衙门。

    王宗沐也收到来自京城的公文,随即他就把公文交给了漕运总兵,让他立即给漕运各卫所下令,再次提早出发,架船赶到淮安,等待大运河北方段冰封解除就立即向京城运输漕粮。

    在处理完公务后,王宗沐回到后堂,就接到京城魏广德写来的密信。

    “带信使下去休息,我这边尽快给魏大人回信。”

    王宗沐吩咐下人带信使先下去安顿,他这才拆卡信封取出信纸观看。

    “五十万石?”

    等王宗沐看完书信后,也对魏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248870/62899663.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248870/62899663.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