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哲学家们发现,塞里斯人似乎没有思考过这种问题。
塞里斯社会中有“八母”之说,意思是八种女性都可以作为母亲看待,包括嫡母、继母、养母、慈母、嫁母、出母、庶母、乳母。对哲学家们来说,这就是一个再明显不过的例子了。
因为八母之中,有些和父亲是没有直接关系的。
嫡母是妾生子女对父亲正妻的称呼,这层关系完全取决于父亲;继母、庶母同样也是如此。慈母的意思是,在得到父亲指令的情况下,一名妾室收养另一名妾室的子女,子女对这名照顾自己的养母的称呼。由于强调的关键点在父亲的指令,因此也是和父亲有关的。
但养母和乳母,就不一定要和父亲有关系了。即使在没有父亲存在的情况下,孩子也一样可以被收养或者哺育。这样一来,父亲的权威,对于维持母亲的地位,就不是充分条件了。
而剩下两个,甚至是反例:嫁母是指某位子女的母亲已经改嫁他人;出母则是指已经被休弃的母亲。这两种情况下,原先的父母关系,在法理上已经结束了。如果母子关系是靠父亲维持,那这两种关系就应该立刻取消才对。
这个问题,塞里斯哲学家们也不是没发现过。
孔子的孙子名叫子思,曾孙叫子上。孔家一连几代人都出妻,子上的母亲也离异之后改嫁他人了。
母亲去世后,子上要去奔丧,子思阻止了他。弟子们询问原因,子思说,女方首先要作为父亲的妻子,然后才是孩子的母亲。如果夫妻关系断绝,那么母子关系就也断绝了。现在这名女子不再是他的妻子,所以也就不再是子上的母亲,不需要再为她服丧了。
他这种思路,就是希腊学者们所说的,以父亲为中心的模式。
但问题是,子思的理论并没有被后世一直沿用。嫁母、出母应该如何对待,大儒们争论不休,始终没有得到统一意见。不同时代,不同地方,大家经常各行其是。
最后,官府给出的丧期条例,也往往是折中产物:要服丧,但不用服满。总之,明显就是和稀泥的……
这就说明,塞里斯人有父权,但父权并不是唯一因素。母子关系本身,长期得到承认,并且有讨价还价的底气。这种情况下,风俗自然也就成了现在的样子了。
简而言之,就是父权的纯度太低了。
而另一方面,通过一些极端案例,更能看出来双方的区别。
在希腊,有个流传甚广的故事,说进攻特洛伊的统帅阿伽门农,在回国之后,被妻子勾结情夫杀死了——在地中海世界,这好像是个挺常见的情节,现实中都有不少复刻的。但阿伽门农的子女非常有决心,一直想要给父亲报仇。
阿伽门农的幼子俄瑞斯忒斯,在父亲死后流亡出国,长大之后回到了家乡。在姐姐的帮助下,他成功杀死了母亲和母亲的情夫,实现了复仇的愿望。
但之后,复仇女神不断追击他,俄瑞斯忒斯只能继续到处逃亡。后来,阿波罗帮他跑到雅典,寻求雅典娜的庇护,雅典娜于是组织了一批最有智慧的人,对他进行审判。
阿波罗亲自出面为他辩护,说父亲比母亲更重要,所以应该赦免他的行为。但复仇女神认为弑母是重罪,不可赦免。法官们无法达成一致,支持和反对者各占一半。关键时刻,雅典娜投下了最后一票,宣布他无罪。俄瑞斯忒斯最终得到了赦免。
虽然是虚构的神话,但这个经典故事一直被学者们反复引用,因为它代表着人们的基本认识。但是,在塞里斯,是找不到这种事情的。
为父报仇而弑母的案件,并不是没有发生过,相反,在汉朝就有经典的案例。
西汉景帝时期,发生了著名的“防年案”。防年的继母陈氏杀死了防年的父亲,于是防年为父报仇,又击杀了母亲。廷尉抓获防年,按法律,认定他犯了“杀母”的罪行,应当依照“大逆”罪,处以枭首。
但当时,复仇的观念十分流行,汉景帝于是招来当时还是太子的汉武帝,咨询他的意见。
太子说,礼记里讲,“继母如母”。为什么说“如母”?意思是终究还是和亲母不一样,只是因为父亲的缘故,姑且把她看做母亲罢了。
而继母杀死父亲,在下手的这个时间,就代表夫妻恩义已经结束了,衍生的母子恩义也就跟着结束了。所以,杀死继母不应该算杀母的“大逆”罪,而应该算普通的杀人罪。
汉景帝认可他的观点,所以防年的罪行得以减轻,最终被处以斩首弃市的刑罚。
汉武帝的判决,之后屡屡被历朝历代的法典引用,作为标准参考,同样影响很大。而即使在海外,在希腊研究者眼里,也同样有极为丰富的信息内涵。
&nbs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250751/42727660.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250751/42727660.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