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鸾卫在江南各地,按名册,大肆抓捕海商,盐商,矿主,一时间,江南之地,士绅不安,官不聊生。
很多官吏都和这些被抓之人有联系,虽然未必是和其有勾结,但很多人还是担心青鸾卫会趁机扩大规模。
而随着抓捕的人越多,官吏便越不安,这种不经过文官系统的特殊组织,天然就会引起文臣集团的恐惧。
因此,随着时间推移,弹劾陆平和青鸾卫的弹章,也越来越多,就像雪片一般,飞向京城,只是孟浚此时刚好不在京城,孟浚去了辽东,准备和蒙古诸部召开会盟。
前明时的财政崩溃,从而导致的后果,就赤裸裸的摆在孟浚面前,其中很大一个原因,便是官绅勾结,瞒报田亩,逃避赋税,其二便是宗藩占据了大量的土地,而这些土地也不用纳税。
不过,到了乾朝,昔日那些明时藩王所占据的土地,已经全部被收归朝廷所有,前明永远都解决不了的问题,被乾朝轻而易举的解决掉。
在现在,孟浚还只是小试牛刀,损害了那些豪商的利益,对地主士绅还没开刀,孟浚知道,改革是困难的,凡是触动既得利益阶层的改革,都会面临强大的阻力和反对。
正如曾经努尔哈赤曾将明朝比喻为大树:“欲伐大木,岂能骤折? 必以斧斤伐之,渐至微细,然后能折。”
因此,孟浚认为,改革的步子不能迈的太大,不能同时向所有的利益集团开战,要先易后难。
陆平在江南的举动,震惊了江南百姓,一时间,陆平竟被一些有心人编排成了当年的魏忠贤。
一些段子层出不穷,什么陆平实际上是太监,什么陆平能当上现在的青鸾卫副指挥使,是靠着一张脸,还隐晦的说陆平和孟必安有什么不可言说的私情。
这可把陆平给气坏了,陆平知道这是一些士绅故意的,可他现在确实拿这些人没辙,只能将那些嫌疑者,记到自己的小本本上。
抓捕的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海商高徐魏三家,共同出动亡命之徒,公然反抗青鸾卫的抓捕行动,陆平虽不想用孟浚给与自己调动江南驻军的权利,但现在数百人持械抗法的举动,不调驻军是不行了。
随着驻军的出动,高家,徐家,魏家那点人和军队一比,根本不够看,高家主事人当场被杀,那些反抗的,除被当场斩杀外,余者被悉数抓捕。
一时间,江南各地的牢房内,人满为患,足有上千人锒铛入狱。
而随着审理案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阴暗被挖了出来,这些豪商几乎家家都有违法乱纪之事,什么强抢民女,草菅人命,再到逼迫农民出售土地,还有和官吏勾结,偷税漏税。
案件越审,就好比一张大网,越扯越深,因为盐铁专营一事,所牵连的已经不再是那些商人,许多官员都被牵扯进来。
陆平已经做好打算抓一大批人准备,但现在牵扯的越深,就连知府都抓了三人,县令更是有十余人,各衙门的小吏足有上百人。
便如昆山知府裴淳,就趁着昆山昔日被清军屠戮,而造成大量的空宅,上万亩的无主之地,虽然当初幕府将土地,分给难民,以及军中有功将士,但裴淳上下其手,勾结了盐商,篡改田册,获利巨甚。
陆平以及陆陆续续收到一些官员的信件,其中都是希望陆平不要扩大规模,什么广索党羽,搜罗甚密,以致江南纷扰,上下不安云云。
刚开始陆平还认认真真的看,到后面,索性吩咐梁三斤,除了陛下的旨意,和孟指挥使的信,其他人的信,一概不准送进来,这些破信只会影响自己的心情。
陆平在得到皇帝的旨意后,心头大定,不论何人,只要罪名够得上死刑,证据确凿的话,便立刻封卷入库,也不等什么秋后处决,而是即刻行刑。
在接下去的一段时间里,江南各地,每天都要杀人,刚开始百姓还兴致勃勃的观看,越到后面,看的人越少。
陆平在江南闹出来的事,京畿内外,传闻四起,诸多议论纷纷,多有人私下言:青鸾卫,鹰犬也!”
反对的官员并不是反对抓捕那些抵抗改革的豪商,而是反对青鸾卫集抓捕,定刑,处决的权利。
于是诸多官员,联名上书,急递辽东,其中最主要的言论便是“按例,凡事关刑法,须经督察院详审,刑部定谳,方合宪典。青鸾卫亦应遵循成规,毋恣专断…………”
不过等上书到了辽东,陆平已经基本上解决了江南的豪商,盐铁专营制,最大的阻拦派系,已经灰飞烟灭。
而孟浚对此,则批示道:“案涉革变,不拘常例,宜从权宜,非成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259047/109805992.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259047/109805992.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