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法,从来就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真正变法成功的,那必然会触动利益集团,而不触动利益集团的变法,那注定只是在核心区域之外敲敲打打,修修补补。
摊丁入亩之法,已经在乾朝的朝堂上争论了数日,而在之后,李为泰又抛出官绅一体纳粮,一体服役的重磅炸弹后,刹那间,朝野上下,鸦雀无声,而紧随其后,便是吵成一团,真可谓是议论沸腾,争论之声,可震殿陛。
路振飞上书言:“治大国,宜稳,不宜骤进,士绅本为国之柱石,奈何反累其身?”
给事中吕疾急声呼吁,言:“盛世需定规,衰世方求变通,今天下方定,万不可行此大变!”
但变法,亦有支持者,如当初时时追随于孟浚身侧的顾炎武,便在朝中与反对者争论,其言:“治国者,何须固守成规,而应因时制宜,革故鼎新,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若不激浊扬清,何以言长治久安!”
群臣争议甚大,甚至有年岁过大之臣,因过于激动,而在朝堂之上,昏厥过去,直把一旁看戏了好多天的钱彪,看的是目瞪口呆。
散朝后,杨恩并未回府,而是待群臣离去后,求见孟浚。
孟浚走在宫墙的御道上,杨恩亦步亦趋的跟在身后。
二人闲谈几句后,杨恩才将话题引到当下朝廷中来:“陛下,朝中争议不休,群臣皆恐变革过大,以至于天下不宁。”
杨恩说到这,抬头看了一眼孟浚,见其并未表露不满之色,因此,继续说道:“陛下,臣以为,反对变法者,也并非皆是庸臣,其也是为天下江山所考虑,还望陛下海涵,万不可大兴牢狱!”
原来这是杨恩担心天子要变革,大臣反对,一怒之下,大兴狱案,牵连甚广,这对乾朝的稳定来说,极为不利。
孟浚闻言,微微一笑,他其实心中是有打算,把一些极力反对的大臣或贬或罢,世间岂有不流血而变法功成的,只是自己还未有所行动,杨恩便上来劝说自己。
变法,势在必行,但孟浚也知道,治大国如烹小鲜,不可操之过急,因此,他决定先择一省用以试点。
而孟浚将这个想法告知杨恩,杨恩沉思片刻后,点点头道:“陛下天纵英才,此法可行,万一有所变故,一省之地,朝廷控制也可得心应手,然不知陛下欲以何省为试点?”
孟浚背着手,缓缓问道:“依慕德之见,何省更为合适?”
杨恩想了想,说道:“以臣之见,当先易后难,或可择山西,或陕西,或河南以为试点。”
孟浚摇摇头,先易后难,也得分情况,变法之事,第一步,就先挑硬骨头来干,因此,孟浚转身,看向杨恩,道:“变法,就得挑难的地方变,只要最难的地方都成功了,那么其他容易的地方,岂不是迎刃而解。”
随后孟浚才说出自己心中所想之地:“南直隶!”
杨恩心头一惊,如今天下,要说哪里最富,士绅最多之地,非江南莫属,天子要在江南变革,那么所造成的风波,定然会大过上次盐铁专营的变革。
在次日朝会上,孟浚下诏,调武进坤为南直隶巡查使,专司清查田亩,以为摊丁入亩改制做准备。
朝堂上的变革之论,这股风早就吹到了江南,江南无数士绅都在寻求门路,希望朝廷改弦更张,然而直到武进坤被任命成什么巡查使,专司清查田亩的消息传来,所有人都知道,天子真要变法了!
士绅之中,多有忿言:“朝廷此举,岂非夺人饭碗?祖宗之制,何以如此轻易更改!”
更有甚者,私底下痛骂:“天子昏庸之极,与民争利,真乃误国殃民之举,将来史册何颜记载此事!”
家宅之内,茶余饭后,此类话语不绝于耳。“天子出身苏州,竟如此决绝,全不顾念乡情!”
黄崇仁,林维宁,温允德三人俱是江南之地颇为有名的士绅,此时三人聚集于黄府书房内,面色凝重,窗户之外,雨声潺潺,正如他们内心一样,烦乱不堪。
黄崇仁一手抚额,愁绪满面的说道:“朝廷此举,实乃釜底抽薪,吾等何辜,竟遭此劫!”
林维宁接口道:“此举,明显欲削吾辈根基,数代心血,或将付之一炬。”
温允德语气不善的说道:“朝廷虽欲行恶政,然我等岂可坐以待毙?总能寻个出路,要我说,不如趁那那姓武的还未至金陵,遣派死士,于半路截杀,直接断了朝廷的念想!”
黄崇仁一愣,连忙摆手道:“不可,不可,此举太险,稍有不慎,怕是举族覆灭,依我看,还是想办法让朝廷改弦更张为好。”
林维宁恨恨的说道:“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259047/110579338.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259047/110579338.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