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朱仝、雷横越狱失败被擒,便被狄泉再度关押在山上,只是未曾将那二人再关入那土牢里,而是将其关在山前小屋之中,每日好酒好菜招待,只是朱仝、雷横出不去那屋子。
此处正是上下山的要道之处,梁山上众人上山下山,都逃不过此二人的眼睛。
常言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狄泉一伙确实不骚扰乡邻,朱仝、雷横二人又见到他们在梁山开荒种地,心中尤为震惊。
自古以来,哪里有强盗种地打粮的?
虽说狄泉自称义军,可在朱仝、雷横眼里,狄泉他们还只是占山为王的盗贼。
“哥哥,数日所见所闻,我想那狄寨主所说,有些道理。”
这几日朱仝、雷横把狄泉那日所言翻来覆去的想,多少想明白了些,狄泉所言,果有大道理在其中。
“唉,兄弟,你我便是还回郓城县去做我们的都头,这辈子也难有什么出息,眼见着这梁山日渐壮大,没准我等若跟随那狄寨主,还能做一番事业!”
朱仝思来想去,自己在郓城县虽是个武官,但也干不得什么报效国家的大事,衙门虽说是衙门,却没见办一件好事与百姓。
反倒是这些天,他们看到狄泉派人下山施粥给一伙流民。
虽说后来他们这其中愿意上山的青壮上山做了喽啰,但其余不愿意上山的,也给了粮米。
这岂不是比那军队里喝兵血的臭虫官强百倍?
朱仝为人正直,轻易不肯放弃心中所想,然而这几日思量大宋如今之状态,与狄泉那番话,百姓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也是该改朝换代了。
朱仝心中,也有些动心了。
“哥哥,你是无牵无挂,我家中还有老娘,若是留在山上落了草,我老娘怎么办?”
朱仝家里面只有他光棍一条,雷横还有一个老娘,他担心老娘的安危,不敢在山上落草。
“也不知我老娘如何了,咱们被捉上山来已有七八天,老娘无人照看,也不知如何是好!”
雷横心中记挂,不由得落泪。
朱仝见状,连忙安慰,“兄弟,我等虽失陷在这山上,但郓城县仍有宋江哥哥在彼,他若是知晓我等被擒,定会替你照看老娘!”
雷横闻言,倒是宽了心,心想宋江哥哥平日里与他们交好,如今他们有难,宋江必定替他们照看家人。
而宋江此刻正在干些什么呢?
日前晁盖引吴用、公孙胜前来找宋江商议,因有阎婆惜在彼,宋江未曾留晁盖三人在家中居住,而是去街上客店里住了一晚。
宋江自在家中与那阎婆惜欢愉一夜,暂且不表。
次日,宋江便去县衙里告了几日假,即刻动身与晁盖三人去济州见那太守张叔夜。
至于朱仝、雷横那里,虽然宋江已知道他二人征剿梁山失手被擒,却连去都未曾去过。
宋江等人刚刚启程,便见得一个矮子到了郓城县,在路上打问雷都头家在何处。
此人便是那“白日鼠”白胜。
日前那看守朱仝、雷横的小卒将二人谈话报与狄泉,狄泉这才知道雷横山下还有个老娘。
他欲收此二人在山上,正要收买人心,于是便遣“白日鼠”白胜下山去寻雷横老娘,资助些银钱,暗中帮衬老人生活。
一来那“白日鼠”白胜也是郓城县人,熟悉道路,二来此人身上没有半点英雄气,便是那当差的见了他,也不把他当个贼看,方便走动。
那白胜打听到雷横家所在,暗中帮衬雷横老年,暂且不表。
那宋江四人往济州府而去,晌午便到,到太守府通禀了姓名,太守张叔夜升堂见了他们四人,见是晁盖、吴用,又惊又喜。
喜的是自从黄安征讨梁山泊再无音讯后,张叔夜派人打听,以为众人全军覆没,没半个活口,眼下见了晁盖、吴用,便可去问内情,如此也好和上面交差。
惊的是已经过去多日,这二人既然逃脱,为何不回济州府报信!
“你二人既然未曾叫贼人杀了,为何多日不回来报信!”
这些日子,蔡太师派来的人日夜催张叔夜再举兵去讨伐梁山,可是上次黄安带队讨伐,至今音讯全无,哪里还敢再派人去。
那蔡太师的人便不干休,非要叫张叔夜进兵,双方僵持不下,那人自回东京回禀太师去了,想是说不了张叔夜几句好话。
“恩相,小人等是死里逃生,星夜赶回报信啊!此次出征失了地利,全军覆没!”
吴用为了不受张叔夜惩处,于是先声夺人,弄得一副伤心之态。
“你且莫哭,细说当日情形!”
吴用便将那日情形竹筒倒豆子般说出,张叔夜听闻,呆了半晌。
黄安、何涛、朱仝、雷横全都叫人捉去了,就是再叫人去征剿,也无将可派了!
思至此处,张叔夜不禁叹息,“事到如今,唯有丢官罢爵了!”
“大人,小可有一计,可解大人燃眉之急!”
说话的正是堂下那缩着脖子站立的宋江。
张叔夜一见宋江是刀笔吏的打扮,便问他是何人。
“小人是郓城县小吏宋江,见过大人!”
宋江向张叔夜跪拜行礼,一躬到地,屁股撅起老高。
“我有所耳闻,你便是郓城县那个人称孝义黑三郎的,听闻你才学不错,你有何办法去,说来听听!”
“太守大人如今没人可派,不如求助梁中书,梁中书兵精粮足,手下猛将如云,定可破那梁山!”
张叔夜闻言便嗤之以鼻,那梁中书虽只是个地方官,和张叔夜都只是个知府,但身为蔡太师女婿,总管北京大名府重镇,位高权重,张叔夜抓不住贼人,他梁中书恼怒还来不及,怎敢向他求助?
“大人,此事原也容易,那梁中书是个爱才的人,大人可备些贵重礼物,再写一封书信,言辞恳切谦恭,派人送与那梁中书,想那梁中书必然不会与大人为难,打通了梁中书这关节后,朝中自有他替大人说话,相比那蔡太师也不会危难大人。”
宋江一心想要做官光宗耀祖,此时也不顾这蔡太师、梁中书是奸臣,那生辰纲是不义之财,为张叔夜出谋划策,乐此不疲。
张叔夜细细品味,想当年他曾与梁中书为同科进士,多少还有些情分,为了消灾免祸,此时也顾不得许多了,便叫人从自己积蓄之中遍选出三万贯金银珠宝,准备送与梁中书,又休书一封,以其中恳切言辞,求梁中书相助。
宋江看了一遍那书信,叫张叔夜将那书信中“屡战屡败”改为“屡败屡战”。
屡战屡败是客观事实的描述,突出一个“败”字,说明战者无能,战多少,败多少,只要开战,结果总是失败的,给人传达一种失败和痛苦的感觉。
屡败屡战则是一种顽强的精神和意志的体现,突出一个“战”字,说明战者勇猛,面对一次次的失败,毫不气馁,认为败了还可以再战,百折不挠,永往无前。
就这一字之改,便可彻底改变梁中书对张叔夜的看法,塑造出了一个神奇倔强的张叔夜。
同时也叫那梁中书觉得,张叔夜为了自己的事情屡败屡战,不少费心血,叫他把张叔夜当做自己人看待。
那宋江心中自有不少弯弯绕,工于心计,像此等谋略,心中何止万千!
张叔夜对这宋江大加赞赏,觉得宋江脑子灵活,是可造之材,当下派人送金银珠宝并书信去大名府梁中书处,那晁盖与吴用为将功补过,自愿带着公孙胜押运前往。
实则,此二人只怕宋江得了头筹,他们二人倒叫落下了,于是星夜兼程,赶往大名府,所幸的是一路无事,倒没人来劫取财物。
那张叔夜喜欢宋江,便将其留在身边听用,那宋江自是欢喜,向张叔夜推荐自己兄弟“小李广”花荣的本事。
张叔夜听得宋江把那花荣的本领说得天花乱坠,不觉为之倾倒,却不想,惹恼了两位小英雄。
在内堂之后,有两位少年郎听得宋江言语,暗地里不忿!
那两人便是张叔夜的二位公子,大的唤作张用,小的唤作张立。
此二人听得宋江叫自己父亲前去他处求人搬兵将前来剿匪,只觉得丢人现眼!
“哼,父亲听信这小吏言语,若是真去搬兵,岂不叫人轻看了我济州府?莫非我济州府就没有良将?”
那张立年轻气盛,当下愤愤不平,对着亲哥发那满腹的牢骚。
虽说二人是少年郎,却有一身好武艺。
原来张叔夜虽是个文官,但他膝下二子自幼粗莽好武,家中请了个教师教他们练武,那张立使一根铁棍,张用使一根铜棍,都重四十斤,都是武艺纯熟,但张叔夜爱子心切,不希望他二人长大当个武人,整日战场厮杀,只愿他们两人能考取功名,日后飞黄腾达。
事与愿违,他这两个儿子粗莽好武,就是不喜欢习学圣人之教,又是在不服管教的年纪,终日招猫逗狗,只叫张叔夜终日头疼。
此时二人自持武艺,只要去梁山擒贼,证明他济州儿郎不弱于他人。
只是两兄弟思来想去,若是明说与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281617/47251473.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281617/47251473.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