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所有人,没有不喜欢别人夸赞自己,只是每个人表现不一样,有人比较在意,有人表现得淡然而已。
由于揭画,需要非常的专心,所以楚健在旁边不敢随便问问题,生怕影响到黄老,大概等了一个多小时吧!
楚健本来以为黄老会叫自己出去,揭画这门绝活,不仅需要高超的技术,更要专心致志,保持安静的环境。
还有就是类似这种手艺绝活,也有点儿核心机密的意思,不是谁都可以在旁边参观学习的。
也是由于这样的规矩,导致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失传吧!
黄老招手了招手,脸上好像有几分疲惫,不过眼睛却好像在发光发亮,显得十分兴奋。
这个时候,楚健再也坐不住了,直接起身,连忙走过去。
黑褐色的木质工作台,台面光滑平整,散发出幽幽的光泽,给人一种醇厚含蓄之美。
这是比较顶级的黑酸枝,名贵红木用材。这么大的一张桌子,没有上百万,恐怕也拿不下来,而且还没有算上雕刻跟打造的费用,而且看样子,也是出自名师之手,看来最少都要两百万才能拿下。
黄老有几分激动道:“这真的是文同的真迹,画竹的笔法精湛,又有三枚钤印为证,绝对错不了。”
连忙快步走到装裱桌旁边,只见平整光滑的台面上,正摆着两幅看似相同,实际上存在很大差别的墨竹图。
这两幅图画,已经被去掉了外层的装裱,只剩下画心纸而已。而且,画纸之上,已经被一层透明的液体敷得湿透。
然而,让楚健感到惊奇的是,这种透明的液体,不仅没有伤害到画纸图案,反而好像玻璃质的膜层一样,把图画保护起来。甚至,在阳光的映照下,这种液体晶莹透亮,能够让人把画中的图案看得更加清晰明白。
俗话说,就怕货比货。
现在,两幅画并列摆放在一起,稍微对比一下,就可以分出真假来了。
两幅画的内容,看起来都差不多,一样是在画竹。不过,其中的笔法,以及细节方面,一眼就可以分辨出差异来。
其中一幅画,竹叶刻画得十分呆板,浓淡不分。
另外一幅图画,竹枝、叶子,栩栩如生。深墨、淡墨,浓淡相宜,错落有致,把竹叶绘画得非常的生动自然,可以用传神来形容。
此外,在这张图画之上,在左下方的空白位置,还有竹坞、墨君堂、文同与可,三个鲜红的印章,已经表明了一切。
“在文史记载,文同很喜欢竹,每到一个地方做官,就要令人在住宅周围,移植竹子。并且,把宅第命名为竹坞,厅堂大院就叫墨君堂,读书的书房,就是静闲书屋。”
这时,黄老欣喜道:“这些钤印闲章,都是可以考据出来的,也是大家公认的真款识。加上文同自己的名印,可以肯定,这幅画是文同墨竹图真迹无疑了。”
同时也留意到了,除了文同本身的三枚印章之外,墨竹图上其他空白的地方,也盖了几方鲜红泥印。
这些钤印上的名字,楚健完全不清楚,但是黄老却如数家珍的指出,这几个人是南宋、元明时期的一些小有名气的文人。一条线下来,可谓是传承有序。
只不过,到了最后一个人手中,可能是害怕被人觊觎自己的文同真迹,干脆在真迹的表面敷了一层伪图,掩人耳目。
然后,不知道什么原因,这幅画在知情人手里遗失了,被人当成了普通的画作,一代代流传下来。
直到如今,落在楚健的手上,被他识破伪装,文同墨竹图真迹才得以重见天日。
黄老赞叹道:“你到底是怎么发现这幅文同墨竹图?”
如果不是一开始先入为主,可能自己也不一定能发现其中奥妙,但是小楚年纪轻轻就有这样的眼力劲,可以说是前途不可限量。
楚健谦虚道:“纯粹就是巧合,因为在前些时候,看到一个视频就专门讲述了画中画的事情,我还记忆犹新。特别是,发现了这幅图画好像有些厚,就顺势联想起来了。没有想到,居然真是这样。”
总不能说自己收金手指,所以能看的出来,这些肯定是不能说出来,要不然真的害怕被别人解剖来做实验!
他连忙转移话题:“黄老,这画是揭下来了。一事不劳二主,重新装裱的事情,又要麻烦您老了。该需要多少材料费,您尽管开口。”
“小楚就放心,我不会砸自己招牌的。何况,能够见识到文同的真迹,也算是一种福分。至于钱不钱的,等到裱好之后再说吧!”黄老笑呵呵道。
“不过我真的有一件事情想跟小楚你商量一下,不知道这幅画,能否借给我欣赏几天?”
因为文同的画,本身就稀少,流传下来更是少之又少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3620/5595570.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3620/5595570.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