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历史军事 > 晋末长剑 > 第二次集中解答一些问题(非对线)
    题目都得先叠个甲。

    今天正好有空,就写下最近几个月我看书评区和章评区看到的问题——书评区看得少,章评多一些。

    (1)有人说改来改去都是皇权框架  我:“…”

    这个年代,你还想搞民主代议制吗?时人认可你吗?

    欧洲王冠大面积落地是什么年代?

    我国结束帝制又是什么年代?

    说白了,你搞代议制身死国灭,一点不夸张,就连心腹学生、妻子儿女都会反对你,认为你“老糊涂了”,不排除让你体面地死。

    另外多说一句,两晋时期的皇帝权力没那么大。

    从制度上来说,不如隋唐,更不如两宋,远逊明清——整个是一个集权的过程,同时也是社会原子化的过程。

    (2)社会能发展到什么程度  这个就说来话长了,而且很可能让你们失望。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

    很多政策其实不是几年内就能看出效果的——事实上,我怀疑有些读者连几年都觉得太长了,必须立竿见影见到效果。

    而且,执行政策也需要外部环境、执行团队、运行所需的资源。

    晋末有几个难点呢?

    其一,灾疫就远比历朝历代严重。

    之前看过几篇论文,汉末、三国就很严重了,西晋更加严重。而汉末三国灾疫的严重程度也是远超之前乃至之后唐宋元明清。

    这是独一份。

    我前文写到河北三年大水、一年瘟疫,很多读者不爱看,看得出来,很多人那时候弃书了,觉得不够爽、太虐。

    但怎么办?这么严重的灾害,充斥于史料中,人口锐减,且时间长达四年,我不可能不写,这是题材带来的debuff,绕不过去。

    其二,胡人问题。

    北方各个地区加起来已经数百万胡人,可能占汉人数量的五分之一,历史上从未出现过这种情况,即便是有大量胡人入境的唐朝都没有这个比例。

    从评论来看,很多人不想看与胡人打交道的章节。

    但这是汉末以来三大痼疾之一,应该是全书的重点,我也不可能绕过,更没法绕过。

    题材问题。

    其三,士族问题。

    这个书里说得太多了,我不展开论述,总之就是一点,他们掌握的资源很多,你要办什么事,必须取得他们同意,无论是嘴炮说服、武力威胁还是威逼利诱,总之要他们配合。

    就这一点,就注定这个年代的皇帝在很多人眼里是“憋屈”的,因为不够爽,不够唯我独尊,不够霸气。

    这也是题材带来的debuff。

    综合这几点,内外部环境是非常严峻的。

    在我最初的推演中,全部度田都完不成,大概率和史上另一位战神刘裕一样,草草结束。

    所以在这个地方必须妥协,我设计了“一梁两制”。

    而既然是这个制度、这个社会背景,那就注定了主角即便当了天子,也不可能一言而决,必须与士族反复拉扯,有时候还要用很猥琐的招数,像在烂泥地里打滚,很难看,一点不霸气,一点不威风。

    但时代背景就这个样子,题材问题,没招。

    我写书,任何改革都是依托时代背景、时代风气、客观力量对比、当时生产力水平为基础。

    比如上本晚唐浮生,因为唐末以来地广人稀,所以不追求亩产,追求人均产量,搞闲田休耕,三圃轮作,不断培育高品质牲畜、物种。

    比如培育出的产毛高的绵羊,在三圃制下非常适合,于整个北方推广了毛布。

    这其实已经改变了整个社会的形态,养成了一种习惯——隔壁小日子人少地多时曾用过马耕,后来人多地少了,还用,别小看习惯的力量。

    但这些对社会的改变,主角生前是看不到的结果和演变的,时间不够。

    再比如主角写的致知这本书,加入科举之中,以及提倡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要求工匠们不要依靠经验,用量化的标准来研究技术,这种事主角生前也是看不到的。

    再说西晋这个时代,解决汉末三大痼疾都很难了。

    在我预想中,主角临死前,能培养南方庄园多开荒,多搞些经济作物,加快商业发展,都是天大的成功。

    但这时候商业发展又面临货币问题。贵金属不够,无锚信用货币不可能,总之制约太多。

    没办法,时代太古早了。

    (3)不要总是打仗。

    我也不想。

    但这是乱世啊…

    这不是天下一统后的王朝初期,也不是极盛而衰的王朝中后期,战争才是主流。

    遍观史书,这时候就是一场仗接一场仗。

    石勒、石虎击败刘曜后,大体一统了,但还要和南方打,还和拓跋鲜卑打,再和慕容鲜卑打,根本停不下来。

    你不打,人家要打你,怎么办?

    而且,主角不打仗,就攒不下威望,当不了皇帝,改造不了天下,解决不了三大痼疾。

    题材限制,时代背景就如此。

    (4)最后还是封建循环,三百年后邵家王朝灭亡,没意思。

    这个其实和第一点有些相似。

    我就不多说了,这么古早的年代,你想啥呢?穿越者一个人搞什么大新闻?

    我举个例子,写第一本书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时提到过的。

    历史上有艘商船在开往南美洲时在近海触礁沉没,船上有15个人(印象中是,具体数字可能有偏差)游到了岸上,其中有船长、有水手、有工匠、有军人、有传教士、有商人,最后被一个使用石质农具的印第安部落接纳。

    多年以后,有另一艘船只路过,发现了这帮人,结果你猜怎么着?

    这些人和印第安人一样,裸露着大半身体,使用石质农具种地。

    这十几个人有知识、有文化,去到原始部落,其实很像穿越,但他们什么改变都没带来,被土著同化了。

    西晋这个年代,任何不考虑实际生产力、时人三观、社会风气的改变,都不靠谱。

    (5)为什么不发展工业  这个问题和前面有些重叠。

    首先,没有足够的工业人口。

    发展工业首选需要解决农业,只有农业能产生大量富余农产品时,才谈得上商业和交换。

    商业的盛行促进了家庭手工业的发展。

    农闲时的家庭手工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会慢慢诞生集中工场制手工业。

    集中工场制起来后,会因为需求改进机器,提高生产效率。

    然后一路循环下去。

    这里面有个值得注意的点,工业需要消费市场。

    没有市场,就没有订单,没有订单,工厂主就没有太多的动力提高生产效率。

    明末时我国其实已经出现了一部分集中工场制,这是从家庭手工业过渡而来的。但为什么最后完蛋了?

    其一是时局动荡,其二是最重要的,没有足够的市场了。

    市场已经开拓得接近饱和,甚至在萎缩,工厂主没有动力扩大生产规模、改进生产效率。

    他们要么投资土地,要么持币观望。

    说白了,这个资本主义萌芽注定要被毁灭,明末那个气候,农业大幅度减产,市场全面萎缩,基本不可能挽救资本主义萌芽。

  &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40204/107505325.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40204/107505325.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