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在信息通讯不发达的时代,读书和游历是见识世面,丰富眼界的最好方式。
尤其对于擅长写现实主义风格的文人们,只有耳濡目染古今绝学,亲眼目睹天下悲喜,才能诞生优秀的作品。
唐朝中晚期诗人张籍,便是这样的代表。
张籍是一位现实主义诗人,相传他最崇拜的诗人是杜甫,曾经将杜甫的诗作烧成灰烬后食用。
意为吃了杜甫的著作,肚子里的墨水也可以让他自己写出如杜甫一般优秀的作品。
虽说此事在历史上不可考,但张籍诗作风格的确类似杜甫。
直接地写明真实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犀利且深沉地表达如安得广厦千万间一般的愿望。
提起张籍,他在群星璀璨的唐朝诗坛中算不得出名人物,也没有什么留给后世瞩目的政坛成就。
但是他在自己生活的几十年里,文学才能是声名远扬。
多位诗词大家与其交好,对他的作品称赞不绝,这和他丰富的人生见识和经历有很大关系。
可以说在他的一生里,一程程山水,一段段年华,都在造就着出色的现实主义诗作和他自己丰富的生命旅程。
“张籍出身非常贫穷,少时就四处游学飘泊,学成后还前去长安寻求改变命运的机会。”
“虽然他天资聪颖且勤勉好学,但由于出身太低,且无人引荐。”
“最后是好多年下来,功名和学业都没个着落。”
“从那以后,张籍就开始了用脚丈量世界,边走边思考生活的状态。”
“他这段时间的游历生活,看到的是民间最真实的喜乐和疾苦。”
“品尝的是世间最真实的酸甜苦辣,这个时期他的作品多以描写游历沿途所见所闻为主。”
“虽说张籍的游历生活眼中不乏美景,但是也看到许多辛酸苦楚。”
“彼时,中原地区战争频发,百姓徭役加重。”
“牛群和壮丁都被用来充军前线,底层人民的生活苦不堪言。”
“张籍借牧童童言无忌的话语,揭露当时的黑暗和百姓生活的疾苦。”
“张籍类似的作品还有在《征妇怨》中描写家中唯一男丁,被迫参军后战死沙场留下妻子和遗腹子无人照料的惨状。”
“当看到因战争和政治黑暗而带来的那么多民间苦难,张籍内心触动。”
“张籍四处游历的这几年是他渴望求取功名却事事不如意的阶段,从他的诗作来看,他走过多地。”
“他这一路的所见所闻,对于一名现实主义作家来说,是一笔重要的财富。”
“他这一路上看到的民间百态,人情冷暖,也让他笔下多了一份慈悲和追求和平的心态。”
“张籍游历时在不同城市留下诸多优秀诗篇,他在诗坛的名声也逐渐开始响亮,其中最著名的属他在洛阳时写下的思乡之作《秋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在这首《秋思》中,一封家书承载的思念和不安让张籍写得情深意切。”
“这首诗让张籍在自己家乡的诗名更甚,虽然他仍然没有考取功名,也未谋得个一官半职。”
“但他的名声吸引来了著名诗人孟郊,后来孟郊又向韩愈引荐了张籍。”
“韩愈,他是改变了张籍一生命运的贵人。”
“韩愈这个人,性情豪放,广结好友,他对张籍的才华非常认可。”
“据传韩愈还收了张籍为学生,虽然张籍比韩愈还年长几岁。”
“韩愈和张籍相识的第二年,张籍经韩愈推荐参加科考考取进士。”
“这时的张籍已经超过三十岁了,本以为这个漂泊多年的寒门子弟往后可以安稳工作生活了,却不曾想他的生活还一直处在困难模式中。”
苏轼:张籍在诗坛有重要影响力,一个人走过的路,就是他看过的世界。
世人皆爱春江花月夜的初唐和天生我才必有用的盛唐,却很少梦回天子九逃的中晚唐。
可是,在唐朝二百八十九年的历史中,颓靡的中晚唐也依然有我们难以忘却的情怀。
一双笋鞋,一根藤杖,成了诗人张籍在乱丝密网的中唐踽踽前行的依仗。
竹笋制成的笋鞋,简单而易得,也很实用。
张籍的一生也正如笋鞋那般卑微而又充满韧性。
张籍一生坎坷,33岁中进士却未能做官,40岁才勉强吃上国家饭。
因工资低看不起病,还当了10多年的瞎子。
50岁后,生活才安定,职业生涯稍微有了起色。
他是诗人中的另类,但他更是中晚唐文人的缩影,历经千帆,却依然坚定自我。
诗人张籍小时候是杜甫的铁杆粉丝,把杜甫的诗烧成灰。
然后将灰和蜂蜜拌在一起,定时定量,每天早上吃3勺。
有一次,朋友去家里看他,看到张籍的举动。
朋友听了哈哈大笑,直说张籍痴人一个。
或许是年少时疯狂的吃灰,张籍的这首《秋思》也颇有些杜甫的韵味,在一众写秋思的诗词中脱颖而出。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一封家书,都交给信使了。
可是在送信人要走的时候,又重开家书,唯恐有没说完的话。
这种看似平常的小事,却满含真情,饱含对亲人家乡无限的思念。
安史之乱后,大唐衰落,杜甫从没有哪一刻认识到儒家思想的重要。
如果没有儒家思想君臣的约束,地方不听中央,国不是国。
杜甫对儒家思想的虔诚也影响着诗人张籍,他对杜甫每饭不忘君很是认同,张籍也一直在坚定地维护拥护中央。
杜甫知人情,关心民生疾苦,对百姓艰苦的生活抱有极大的同情,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怀也深刻地影响着张籍。
“张籍中了进士后,五年内没有被任任何官职,依旧是四处奔波。”
“最后勉强谋得一个太常寺太祝的职位,官职九品,典型的芝麻官。”
“这个芝麻官,张籍一做就是十余年。”
“在这期间,他的生活丝毫没有起色,依旧是穷困潦倒。”
“加之患上了眼疾,他的诗作中充满了对自己生活的无力和无奈。”
“张籍曾经这样描写自己的经济状况,老大登朝如梦里,贫穷作活似村中。”
“好不容易一把年纪做了点官,却依旧如村中野夫一般贫穷。”
“他在《早春闲游》中讲述了自己因贫困和患病,常年不出门的窘境。”
“偶尔遇到早春美景,也只能勉强去看一看,他的生活状况连欣赏景色的能力都成了奢望。”
“若说早年间四处游历的张籍虽然也是漂泊异乡,但起码仍有康健的体魄可以跋山涉水。”
“而如今的张籍,位居末流官职,仕途看不见希望。”
“微薄的收入无以养活家庭,自己的身体每况愈下,仿佛永远走在命运不偏爱的轨迹上。”
“幸运的是,虽然此时的张籍只是个九品官。”
“但是他在当时诗坛的影响力颇为显著,孟郊、韩愈、白居易这样的诗坛大家都是他的好友。”
“好友们不仅对张籍的文采经常表达赞许,也时常对他眼下的困局表达着真心的安慰。”
“这些人生低谷时的友情总算是张籍的一点慰藉,也是他这个时期的作品中难得看到的一些温暖。”
“无论是天气的阴雨和黑夜的漫长,还是残破房屋中的漏风漏雨,生活中的一切烦恼和孤寂都韩愈都可以理解。”
“于张籍而言,韩愈不仅仅是仕途上的贵人,更是可以吐露真心的知己。”
“除此之外,张籍的很多好友也都写过诗作表达对他壮志难酬的不满和安慰,其中最著名的是白居易和孟郊。”
“孟郊在《寄张籍》中直截了当地表达了对张籍处境的不满。”
“他认为这样的有才之士却从未见过天子,住在偏远地区远离宫廷,也远离朝政,生活得像个瞎子一般。”
“但是他又反过来劝说张籍,虽然眼下壮志难酬,不然就先养好身体,静待来日的机遇。”
“白居易在《酬张太祝晚秋卧病见寄》中也感慨张籍生不逢时,历尽坎坷。”
“表明张籍的才华被埋没,更是表达对张籍官职太低,看不到出头之日的不满。”
“这十年的太祝生涯,张籍看遍了人生冷暖,世态炎凉。”
“无论是物质生活还是精神抱负,永远处在贫瘠且挣扎的状态中。”
欧阳修:张籍踏入仕途之前遇到了两个最重要的贵人,一个是孟郊,一个是韩愈。
在唐朝,要想入仕为官,除了科举考试,还需要有达官贵人的举荐。
30岁的张籍终于在和州见到了孟郊,这一年,是孟郊最为得意的时光。
46岁的他,终于考中了进士,实现了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愿望。
两年后,孟郊给张籍引荐了另一个重要的贵人——韩愈。
在汴州,孟郊把张籍介绍给了韩愈,韩愈慧眼识才,他也很看重张籍。
次年,33岁的张籍终于考中了进士,而那一年韩愈恰恰是汴州进士考官。
韩愈曾写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而对张籍来说,韩愈就是伯乐。
于张籍而言,韩愈是亦师亦友的存在。
在张籍命途艰难的人生中,找工作、升职,都有韩愈的身影。
而韩愈在走向人生尽头的时候,身边也依然有张籍的陪伴。
两人心心相惜,在韩愈流传下来的唐诗中与张籍有关的就有二十多首。
中了进士,并不意味着就仕途顺畅。
张籍考中进士之后,等待他的却是厄运连连。
及第归乡后,母亲病丧,可守丧结束的张籍也没有等来朝廷的委任。
没有工作,没有收入来源的张籍甚至吃不上饭,只得向邻居借米,生活极度拮据。
一直到6年后,终于当了官,有了工作。
但拿着微薄的工资,养家还是极度艰难。
贫穷有时候是最大的病,它会引起一连串连锁反应。
因为没钱看病,张籍的身体越发不好,甚至患了严重的眼疾。
当太祝的这十年,是张籍人生中最为穷困、悲凉、辛酸的岁月。
朝廷对张籍不管不问,更是让张籍痛心,他还一度因眼疾而罢官闲居。
疾病缠身,空有一身才华却得不到施展,张籍的内心可想而知有多郁闷?
苦难的人生,只要撑过去,或许就是天晴。
“张籍人生的道路中,也许他短暂走过中举的喜悦。”
“但是更多地,是走在了郁郁不得志的苦难中。”
“他人生的这些格外困难的经历,也让他的诗作有了更多深沉和内涵。”
“张籍的坎坷人生总算后来迎来一点起色,又是在韩愈的推荐下。”
“张籍任职国子监广文馆博士,后又升国子监司业,官职从四品。”
“可以说曾经的九品芝麻官,总算熬出了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51312/108782454.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51312/108782454.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