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恐怖灵异 > 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 > 第154章 天下英雄尽入彀中
    学子们听到朝廷大员的提醒,一个个都开始疯抢“宝典”。

    当然了也有不信邪的主儿。

    一位考生看到这一幕,冷哼一声,骂骂咧咧说道:“愚蠢至极,国朝开科三百年,什么时候出过这种考题。”

    有人听见之后,当场反驳道:“也不知道是谁愚蠢?国朝形势如此严峻,四书五经能把鞑子读死?”

    “这位兄台说的在理,若没有官家的格物科学,哪来的琼州三战三捷,大胜蒙元阿里海牙三万余人。”

    “官家的谋划那是一步大棋,身为读书人,竟然还看不透么?”

    “是也,是也。没有这赵官家开办的各种工厂,这琼州的纸张能如此洁白又如此便宜?官家所为实在是我等读书人之福音。”

    “不错,还有这大宋纺织厂,皇姑姑的布匹真是质量上乘,令我等大开眼界啊。”

    “要我说啊,国朝存亡之际,赵官家这是不拘一格选拔务实人才。”

    “说的好,诸位谁还记得前一段陆相公亲自书写的《论三战三捷后宋蒙战争之形势》?”

    “确有此事,各位谁还有当期的报纸?”

    “这倒没有,不过我等可以去借阅啊。这海口的酒楼、茶社、旅店哪家还能没有报纸呢?”

    就在这时,只见一个身材瘦弱,略显苍老,双鬓斑白,又有些驼背,看起来已经快到了知天命年纪的老者,拿着手中的“考题”,却在一旁哈哈大笑起来。

    “哈哈哈哈!”

    此人放声大笑,引起了众多考生的注意,纷纷侧目。

    “这是什么情况?”

    “莫非是得了失心疯?”

    “果然,哀大莫过于心死啊。”

    众多考生纷纷小声议论着。

    读书不易,科举更是不易。

    许多读书人一辈子都考不中的。

    甚至是大名鼎鼎的苏洵,一生未能录取。

    以至于发出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莫道登科难,小儿如拾芥的感慨。

    作为大名鼎鼎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尚且终生未中,何况他人。

    “哈哈哈哈!”老书生再次狂笑不止。

    疯了,疯了!

    看着正在狂笑,年过半百的老书生,众人的目光中透露着一丝丝同情。

    学习之苦,他们最清楚不过了。

    “头悬梁,锥刺股,寒来暑往何时了?”

    这种苦,同为读书人的他们深有体会。

    “哈哈!天助我也,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想我郭守敬此生酷爱杂学,此生唯求务实之策,一生致力于格物致知,本以为此生再也无缘官场,却不想赵官家竟如此得懂我!”

    (懂帝驾到?凡人勿入?)

    片刻之后,但见此人整理好衣冠,面向皇宫方向双膝跪地大礼参拜。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郭守敬缓缓地站了起来,因为过于激动以至于浑身颤抖。

    倘若赵昺在场的话,绝对是立刻马上要把此人拿下的。

    此人略显“嚣张”的话,自然而然引起了在路上巡逻的数名锦衣卫缇骑的注意。

    “郭守敬?此人怎么如此耳熟?”一名锦衣卫小旗对着跟随在身边的两三名属下念叨着。

    “头儿,确实有些耳熟,一时半刻又想不起来。”一名锦衣卫说道。

    “头儿,卑职想起来了。官家曾经给出过一份名单,里面就有一个名叫郭守敬的,不过按理说此人应该正在河北,怎么跑到琼州了?”另一名锦衣卫压低了声音说道。

    “不错,头儿,卑职也想起来了。官家的意思是将来若有机会把此人绑来,而且明确交代倘若事不可为,可以……”先前说话的锦衣卫,眼中寒光一闪,伸出右手做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

    “嗯,某想起来了,特么的,还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小李子,你丫的赶紧去找都指挥使,把此事上报上去。我们几个在这里守着。”锦衣卫小旗低着头声音不大,却又不容有失地命令道。

    “小的得令!”

    被称为小李子的锦衣卫赶紧拱拱手,急匆匆地转身离开。

    小李子怎么找上级汇报情况,然后又如何觐见兴王赵与珞暂且不提。

    郭守敬,字若思,金国邢州邢台人(今河北邢台),元朝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工程专家。

    在天文、历法、水利、数学方面成就卓越。

    月球上有一座环形山,后世这座山便是以他的名字命名为“郭守敬环形山”。

    (历史上的郭守敬是出仕于元朝的,官至太史令,大学士,知太史院事,人称“郭太史”。和宋朝没有一毛钱的关系。此处因剧情需要,让其远赴琼州。)

    在场的众人倒是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原本只当作一位屡试不中的落地学子罢了。

    但当听了他的话,众人顿时明白过来,此人定是擅长杂学的。

    明白过来之后,众人的脸色却不怎么好看了,由刚开始的同情、嘲笑变得羡慕、妒忌。

    人啊,果然,都是属狗的。

    但也有表现得比较钦佩的,更有豪爽之人主动邀请郭守敬到前面茶馆一叙。

    “郭兄,小弟李广利,广州府东莞县人士,数月之前追随赵官家一路至此。听郭兄的话,对这杂学颇有心得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51948/58960365.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51948/58960365.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