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燃2003 > 第四十一章 我有上中下三策
    听到赞同的话语,李副校长脸上挂起了自衿的微笑,顾盼自雄的望着会议室的众多大佬。

    一群书呆子!

    这么阻止了表决通过,那么杨志远给的钱…

    算是拿稳了。

    他兜里的录音笔正在运转着。

    晚上交给幻想华亭的人后,银行卡上就会多上一大笔丰厚的私房钱。

    再忍忍,老丈人身体已经不行了,这次趁着老丈人临死之前再升一级,他就只待老丈人咽气,干脆的离婚。

    被坦卡骑脸压了二十年,这种日子他已经受够了。

    其实,不管有没有这钱,他今天都会把这个局给搅和了,至少拖到他安全上任。

    这钱,拿得真轻松。

    又不违背良心。

    一群孔乙己,太好拿捏了。

    确实得赶紧走。

    再在这里呆下去,自己的斗争水平都要被这群猪给拖掉一个境界。

    见会议室里大局已定,王德超叹了口气,苦笑了一声,

    “诸位…”

    他很想说一句“诸位,你们的良心真的不会痛吗?”

    但是想想,他也只能算了。

    不是每个人都是那么纯粹的。

    集体表决,弃权还好,但只要有一个人有反对意见,这字,大家就都不敢签。

    都不容易,也能理解。

    众人也是长叹一口气,其实他们心里都很清楚。

    他们今天否决的,不是28个亿资金的事情。

    而是復旦大学再次腾飞的契机!

    王德超意兴阑珊的继续说着,“那么基调就这么定了,明天…”

    “等等!校长,各位领导。”石广勇用笔敲了敲茶杯。

    见众人目光集中在自己身上后,石广勇站了起来,“抱歉,今天这个议题,其实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性。”

    “什么可能性?”郑副书记疑惑的问着。

    石广勇淡淡的说道,“如果我们此次拒绝了厚朴的收购。

    那么,我们将不可避免的进入到另外一种可能。

    秦天川将很有可能对復旦复华发动要约收购。”

    他很清楚,在座的,除了復旦复华的总经理陈叔阳外,没人清楚资本市场的规则。

    这特么的就是一种悲哀。

    拥有决策权的人,压根儿对游戏的玩法都不清楚。

    所以,石广勇很清楚,校企改革,只能走校企脱钩的道路。

    校办企业,作为特定时期的特殊手段,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任务了。

    是时候,结束这一切了,就像女儿大了,总要嫁人,成立新的家庭一般。

    未来,是属于‘校企合作’的时代,是产学研结合的年代。

    “要约收购是指收购人,通过向目标公司的全体股东发出购买其所持该公司股份的书面意见表示,并按照依法公告的收购要约中所规定的收购条件、价格、期限以及其他规定事项,收购目标公司部分或全部股份的收购方式。”

    说罢,见众人眼里一片茫然,石广勇赶紧补了一句,“简单的说,就是强买!

    秦天川可以通过《证券法》赋予的权利,以一个固定的价格,比如就是刚刚说的每股3341元,向全市场进行公告,收购复华全体股东手里的股份。”

    李副校长顿时来了火气,“你为什么早不说?那我们今天在这里讨论这个有什么意义?”

    石广勇有些无奈的看着他,“刚刚的3341元,只是我举的例子。厚朴集团的出价不一定是这个价格。

    或者高于3341,或者也有可能是现价257,甚至还可以是现价打7折,18元。”

    王德超心里盘算了半响,问道,“有没有具体区间?”

    石广勇苦笑了一下,“《证券法》没规定。”

    冲着王德超解释完毕后,石广勇继续说道,

    “要约收购期间,二级市场的交易规则,也就发生了变更,所有股东的卖出对应他一家的买入。

    那么所有股东都得选择,是否卖出。

    所以,一旦发生要约收购,我们还得进行一次决策,是否卖出。”

    李副校长嘶了一声,“请问,石大教授,这里面有区别吗?我们现在不同意,下次也不同意不就行了?”

    石广勇耸了耸肩膀,“目前,我们的持股比例是3288。

    如果厚朴集团通过要约收购取得的股份数超过我们,他们就变成第一大股东了。

    地方也不会愿意要我们手里的股权了,因为失去了壳资源的价值。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一分钱收益都不会有。”

    汪源嘬着牙花子,觉得有些牙疼了,

    “小石,你说,有没有这么一种可能,秦天川这次被我们拒绝后,他会知难而退?”

    石广勇点了点头,“这种可能性理论上存在,但是…”

    见他吞吞吐吐的模样,心里鬼火起的李副校长发飙了,吼了一句,

    “但是什么但是?!”

    石广勇却像是看他一眼都觉得污了眼睛一般,干脆身子一转,甩了个后脑勺,自顾自的向着其他人说着,

    “事实上,厚朴集团已经通过二级市场购入了股份,这一点情况请复华股份总经理陈叔阳同志向各位领导汇报。”

    李副校长气得频频点头。

    好样的!

    你小子就记着,以后千万别落在我手上!

    否则不死也要扒你一层皮下来!

    一直在旁听的陈叔阳站了起来,面无表情的说着,

    “根据我们今日收盘后向华国登记公司查询的结果显示,厚朴集团截止今日,已持有復旦复华499的股权。”

    陈叔阳一肚子的火,明明是復旦复华的事情,结果全特么的是一群根本不了解情况的人在决策。

    王德超咳嗽了一声,“老陈,这代表什么意思?你给我们讲讲。”

    虽然復旦大学的这个大股东穷逼的要命,对上市公司一点帮助也没有。

    但是对于王德超这个校长,陈叔阳还是很尊敬的。

    毕竟,尽管復旦大学穷,但这个大股东从来没有挪用过他们上市公司一分钱,也没有要求他们分过一分钱的红,让他们将全部的经营所得累计利润用于公司经营。

    哪怕是上市公司按照规则分红,属于復旦大学的那份依然是让他们挂着往来款,无息借给他们使用。

    王德超说,復旦大学作为復旦复华的娘家,太穷了,所以让復旦复华自己把日子过好。

    陈德超耐心的解释着,“按照规则,当厚朴集团持股比例达到5的时候,需进行公告成为持股5以上的显名股东。

    与之同时,厚朴集团也就有了要约收购的资格。

    而当厚朴集团持有的股份数量达到30的时候,就会强制触发要约收购。”

    汪源闻言倒吸了一口凉气,而后却疑惑的问着,

    “那既然秦天川他们有这样的手段,为什么还要找我们买呢?

    如果他操作操作,甚至可以把我们的股价打低再收购啊?”

    虽然他对股票不懂,但毕竟复旦是个财经强校,里面的手段,多少当故事听过。

    石广勇笑着解释着,“厚朴集团首先是为了节约时间,毕竟通过二级市场购买,需要多次公告。

    而找我们买,一次性就可以解决问题。

    其次,因为我们的持股比例不算低,找我们购买,他可以直接排除一个实力强劲的二股东。

    最后,理论上,在厚朴集团成为显名股东后,我们还可以增持股票,这为交易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

    所以,对厚朴集团而言,直接搞定我们,是最划算的选择。”

    说罢,他耸了耸肩膀,“当然,最后一点根据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可以事实排除掉。”

    众人闻言一愣,随即纷纷却是恍然后苦笑连连。

    復旦大学,有个屁的钱来增持股票。

    汪源手指无节奏的敲打着桌子,半响后问道,“所以,小石…

    现在的局面是不是,如果我们这次不卖,我们连回收投资的机会都没有了?”

    石广勇点了点头,“我很遗憾,但现实便是如此。

    根据现行规则,法人股不能在二级市场上流通,只能法人主体间协议转让。

    如果我们决策是不卖,那么极有可能面对的情况便是永远也卖不出去。

    在这里,我不得不提醒各位领导,其实,对于秦天川来说,復旦大学在股东名单里面,对他来说不是坏事。

    甚至…请各位领导想想,卿云这个名字的含义。”

    听到这里,来自东北的汪源瞬间没压住火,“哎呦我艹!”

    众人听着他这句骂街也是一阵好笑,不过想想后,纷纷表示骂的好!

    石广勇无奈的叹了口气,“各位领导,事实上,我个人认为,我们考虑的思路偏航了。”

    众人顿时愣住了。

    王德超嘶了一声,让他继续说。

    石广勇干脆将电脑连接上屏幕,“各位领导请看,现在的持股5以上的名单如上图。

    我在想,我如果是秦天川,我最好的方式是,收购復旦大学手里持有的復旦复华14股份数。

    这样,加上他现在自有的499股份数,总持股比例达到1899,足以让他力压复旦大学持有的1888成为成为大股东。

    同时,他再辅以二级市场上继续增持的手段,收购流通股,或者与其他法人股接触谋求收购,将自己的持股比例接近总股本的三分之一达到安全线。

    那么在外人眼里,情况就变成了…”

    随着石广勇的操作,屏幕上股东名单只剩下厚朴集团和復旦大学两家。

    众人默然了,随着石广勇缓缓的删掉‘厚朴集团’四个字,而后打上‘卿云’两个字时,众人捂着额头不知道该说什么是好了。

    最差的情况,便是如此。

    但这一定便是最可能的情况了。

    “所以,明天我们在谈判的时候,很可能,秦天川提出的收购股份数量不是我们持有的全部股份数。

    坦率的说,由于我们并没有退出股东名单,甚至还在二股东的位置上,这可以算作‘部分转让股份以实现资产盘活’。

    由于法人股里,我们还有1888,华亭国资还有16。

    只要秦天川持股比例不超过我们两家合计数,那么国有股依然占据大头,每年的国有产权登记依然有效,这并不涉及到国有资产流失,而是一次市场化的交易。

    至于几年后,他继续增持,打破了这个平衡…”

    许增摸了摸下巴,“小石,我能不能这么理解?

    如果…交易后我们的持股比例小于华亭国资,比如1599,

    那么此后秦天川打破平衡,要持有比我们两家加起来还多的股份数时,决策风险不在我们,而在华亭国资?”

    石广勇闻言点了点头,“常务说的对,如果是这种情况,确实如此。

    到时候,头疼的是华亭国资,他们必须选择是否增持,以保住国有产权的属性。”

    郑副书记冲着许增比了个大拇指,“你这个老阴比!”

    众人哈哈大笑起来。

    只有没有责任,啥都好说!

    此时,石广勇却冷冷的说了一句,“各位领导,你们放心,厚朴集团不会让这种情况出现的。”

    众人的笑声戛然而止。

    石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58849/61493647.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58849/61493647.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