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安长公主对于宝钞都提举司地,这些提前量还是感到非常的欣慰的。
她实在是没有想到人家早就已经想到她前面去了。
并且她终于明白了陈寒对他有多么的下功夫。
陈寒曾经跟她讲过。
一定要让她有一份体面的,并且能够让她感到满意,还能够实现她价值的工作。
一开始很多人对她离开京城都非常的疑惑。
要知道她在京城的时候,已经可以说是地下钱庄的大股东之一,有着美好的前程,可以赚的盆满钵满。
即便她有个儿子,也能够过得很好。
可是她却依然毅然地选择了跟着陈寒来到了现在的宁波。
在这个曾经被陈寒用强硬手段屠杀了大量有钱人的地方扎根下来。
当时宁安长公主刚到的时候受到了许多人的歧视。
当地有很多人因为对陈寒有着很强烈的不满。
大家对陈寒都怀有怨恨的心思。
当听说宁安长公主是陈寒派过来的时候,对她的敌意也是非常强烈。
她在此地搭建帝国银行的前身之时也受到了不少的刁难。
甚至在江南有很多她原本的合作伙伴,在听说她来到了这里之后都觉得非常的不理解。
甚至劝说过她不要在这个地方多待。
陈寒在这里留下来的那么多仇恨,一旦强加在她一个女子身上,能受得了这些吗?
宁安长公主却坚决的站在了陈寒这边。
因为她觉得陈寒所做的这些东西都是对的。
正因为她在江南这個地方呆过,所以更明白江南这些大地主们有多么的可恶。
所以对于友人的那些劝告,她都没有听。
甚至即便有很多人说,如果你再这样下去,有可能会有生命危险,她也没有在意。
甚至还真就有生命危险。
因为有几次她不仅收到了从外面射过来带着信件的威胁信。
在很多时候坐马车出外,也有莫名其妙的人,驾着马车横冲直撞向他冲过来。
面对如此的威胁,宁安长公主依旧能够坚持站在陈寒这边。
不仅因为她对陈寒的依赖,更加让她觉得值得的是,陈寒在江南这一带留下来的民心民意。
那些有些人当然是觉得陈寒是个魔鬼。
但是在这里的那些个百姓们,在听说了宁安长公主是帮助陈寒做事的,马上就表现出非常多的诚意。
人家愿意给他干活愿意给她指路。
愿意给她指点迷津。
甚至有很多人大大方方的将自家珍藏许久的木匠工艺,都给拿出来,帮助她做任何事情。
这就是宁安长公主所看到的,江南地带对于陈寒的补偿。
这让宁安长公主更加坚定自己的决心。
如今来到了宝钞都提举司,她更是发现陈寒在做任何事情都做得非常的完善,让她没有多少后顾之忧。
就像现在,她一想到马上要建设大明帝国银行,来到了宝钞都提举司,人家的提举就知道他要干什么。
马上告知她有三百名曾经印刷过宝钞的工匠,早就被陈寒给派到了宁波,就等着和她一起大展拳脚。
宁安长公主非常感慨,“真是没想到国公爷把每一步都想得那么的清晰,看起来他让本公主在江南给他搞着帝国银行,是早就有这方面的想法。”
李海说道:“下官虽然不知道国公爷到底要做具体是什么事,但是下官能感觉到国公爷为了让百姓们过得更好。
为了让咱们大明财政方面能够更加完善,其实做了很多的事。
不仅在外征战之时,想着要将更多的黄金白银运送回大明。
更想着要建设真正的让大家都放心的保操制度。
其实国公爷的这份心思,大家都看在眼里,都很心疼。
这么一个年轻的小伙子为朝廷为百姓做了那么多的事。
我们这些人之所以那么有干劲,就因为有国公爷这样的强有力的引导者,在前方帮助我们把所有问题都给解决,把所有难题都给趟平。
他留给我们的是一个有完善架构的框架,我们只需要往这个框架里面添加东西也就是。
大部分的奇思妙想都是由他来完成。
我们这些人说的不好听一点,不过就是提线木偶。
但即便只是作一个提线木偶,能跟着国公爷一起做这些事情,我们都觉得值。
弟兄们现在一想到自己要做的那些事情,就觉得能跟着国公爷才能够真正实现自己的理想。
我们能跟着国公爷这辈子都觉得值得了。”
一想到这些,其实李海想到的就是弟兄们在提到国公爷的时候,那种充满崇拜的眼神。
那种愿意为国公爷奋斗到死的眼神。
即便没有高薪,即便没有加官进爵大家都愿意。
更遑论陈寒,为了让下面这些弟兄们能跟着自己一起同甘共苦,还给了他们非常高的薪资。
甚至保障了他们家里能有最好的安排。
有不少家里有小孩的兄弟,小孩都直接安排进了由朝廷专门设立的学校。
他们老家的老人也得到了当地宝钞提取司的照拂。
这种种考虑都让下面这些人感到非常的感动。
所以跟着陈寒做事,他们没有任何的怨言。
即便要他们去死,他们都愿意。
这就是陈寒的人格魅力。
人的权威是怎么积累的,不是因为你自己被封了个官,人家就信服。
更多的是你要做一些什么事让你下面的人感到值得。
就像陈寒这样,绝不仅仅只是给你派任务。
更多的是让你的家人得到更多的照顾。
让你没有后顾之忧。
让你能够看到上升通道。
让伱能够拿到一笔足够让人羡慕的薪资。
让你有骄傲、有自豪。
让你精神上得到满足。
这才是陈寒能够在这么多锦衣卫弟兄们心里边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甚至这些弟兄们在短短的几个月的时间里能够抛头颅洒热血,为陈寒做事的真正动力所在。
这也是陈寒现在能够成功的原因所在。
宁安长公主听着李海的话后心里十分的暖。
陈寒是她的男人。
是她心里边最崇拜的男人。
听着李海这么称赞自己的男人。
听着李海这么信服自己的男人。
她觉得与有荣焉。
有一种满满的幸福感。
这可能就是他愿意跟随在陈寒身边做事的原因所在了。
李海带着宁安长公主进入到了宝钞都提举司的后院。
这里已经有许多工匠正在忙里忙外。
他们忙的倒不是在印刷宝钞,而是在保养这些印刷工具。
看着如此齐全的印刷机器,以及那些专业的工匠,宁安长公主终于是放心。
不过很快李海就提出了自己的疑惑。
“其实我们在工匠门到来之后,就询问过工匠们如何进行防伪工作。”
工匠们也觉得这是一个大问题。
因为当初即便是宝钞印刷出来之后,也有许多人造假。
造假问题一直都存在。
即便朝廷出台了十分严苛的惩罚,可是利润太大,导致许多人铤而走险。
“这要是咱们新印刷新宝钞就遇到假的宝钞盛行,这可就有些个打击士气。
所以不知道公主殿下您有没有从国公爷那里得到一些,宝钞防伪这方面的的印刷技术。”
一说到这个只是工匠的技术总管就走上前来。
他五十多岁的年纪已经在宝钞局工作了三十多年。
还真别说现在即便是宝钞已经退出了流通。
可是朝廷为了能够遵守所谓的祖制,每年还是会印刷不少的宝钞。
这些宝钞不再流通到市面上,而是赏赐给外国朝贡的使者。
虽然朝贡的使者们看到这些个宝钞,也觉得这是个擦屁股的纸。
但是总有一些纪念意义。
所以每年都会有印刷宝钞。
技术总管也是早就听说,全天下能够制造贾宝钞的不少。
即便他们的技术过硬,但因为有很多普通人不认识真假宝钞,所以在防伪方面,是一定要做好打算的。
李海之所以这么问宁安长公主,是因为他觉得既然宁安长公主被陈寒委托做这么重要的事情,一定会有所交代。
甚至他一直都认为,陈寒做事情是那种非常全面的人。
不会轻易的做一些没有准备的事。
让宁安长公主来接手这摊子事,那肯定就会给宁安长公主一些相应的技术。
宁安长公主看着李海微微一笑:“你还真别说,这次从日本过来的信件当中。
除了如何安排帝国银行的建设工作之外,印刷新的银票的防伪工作,国公爷也给了不少的建议。”
听说是银票,工匠们都愣了一下。
连李海也不知道银票是什么意思。
宁安长公主解释起来:“如今我们所要新印刷的宝钞不能叫宝钞了,应该叫银票。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66803/91025170.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66803/91025170.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