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天下主人,老谋深算者如陛下,又怎么会轻易授予权位呢?”
“依我看,朝廷或许有大的变动!”
“当前的储位之争集中在了第一位公子与第十位公子之间。”
“不久,长公子即将前往北原。十公子本就在咸阳颇有名气,现这样大力揽人,很难说不是皇帝授意的信号。”
“不论是什么情形。”
“十公子得到皇帝信任都是不可忽视的事实。”
“而如今既然十公子表示要招人入伙,如果我们不抓住这个机遇,等到十公子势力强大后再想进入核心团队将非常困难。”
“既然选定了十公子的道路,就没有回头路。”
“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此外就像我说的那样,十公子还未掌握六国官员的人脉,因此,此
直到这时,他才开始梳理被推荐上来的人选。然而,大多数推荐来的人他都不认识,也实在不敢贸然做出决定。
最终……
他决定前往华府。
---
长青
夜幕降临。
秦长青趁着夜色来到华府。听到秦长青到来的消息,华阜急忙带领华府的人到门外迎接。
秦长青看到这一幕,颔首道:“未事先告知就贸然来访,还望华右庶长和华御史见谅。”
华阜笑着说道:
“十公子屈驾来临,华府实乃蓬荜生辉,臣等人岂敢有任何责怪之心?请进。”
秦长青点点头,跟随华阜进入华府内。
落座之后,秦长青直接开口道:“华右庶长,这几日我的行动想必右庶长已经听说,我此次前来的目的就是为了此事。”
华阜与华寄相视一眼,表情异常冷静。显然,他们都早有预感。
华阜说道:“十公子给各大氏族发出书信的事,臣早已知晓。不过,十公子这次来访究竟为了何事,臣的确不敢妄作猜测。”
秦长青笑道:“右庶长言重了。”
“我在咸阳时间有限,对关中氏族并不熟悉。原本只是想征集几名小官吏到尚书司任职,但却未曾料想到关中氏族如此热情,纷纷举荐人员,让我颇感不安,害怕辜负了好意,同时也担心漏掉人才,因此想请右庶长给予意见。”
秦长青的声音诚恳而真切。
说完,他从袖口掏出一份竹简,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人名。
华阜心神一凝,拱手说道:“臣岂敢推辞?”
接着,华阜接过那份竹简,略一浏览,心中已有定数,沉声说道:“这些名单大都是关中氏族的代表人物,臣可以帮助筛选一番。”
华寄看了两人几眼,低声问:“十公子,为什么突然会有这种举动?”
他的目光充满了疑问。
按理说,秦长青的身份刚刚恢复,应该低调行事以避免麻烦。如今长公子还在咸阳,而秦长青却迫不及待地着手“招揽人手”,这岂不是让人说闲话?
况且……
秦长青如今贵为大秦十公子,理应不在尚书司任职。以前没人提起,但现在他的这一举动已经引来了诸多官员的关注,并且已经有大臣上奏请求陛下罢免秦长青的尚书令职位。在他看来,这一举措实在是有些得不偿失。
他对秦长青有所了解:秦长青并非一个轻率行事之人。那这次为何会这么急于行事呢?
秦长青面露无奈。
叹了一口气,说道:
“我也知道其中诸多难处。但我这么做的确是迫不得已。事实上我并非仅是在填充尚书司而已,我的目标在于郑国。”
“大秦国实行新政已有数年,许多方面显露出一些问题。我曾在民间了解过这些利弊,便提出了一些改革措施,希望能够弥补不足,纠正失误。然而,由于这些新政已经在各地实施多年,要想短时间内调整并非易事。因此,我提议先在郑国进行试验。”
“尚书司负责此项任务。”
“陛下降旨了吗?”华寄问道。
秦长青点点头。
华阜说道:“照此看来,十公子向各大氏族推荐的人,并非要在咸阳任职,而是将去往郑国?”
秦长青再次点点头,苦笑道:“确是如此。”
“我对关中各大氏族还不够了解,因此才担心找不到足够的人选。于是就发了几封信,想着或许会有其他子弟愿意加入尚书司。未曾想各大氏族反应竟然如此强烈,不仅推荐了大量的旁支子弟,还有直系亲属。这让我不知所措。”
“倘若提前说清楚。”
“我也定会在书信中明确说明。如今可能已经得罪了关中氏族,内心也颇为不安。”
秦长青态度谦卑,
话语间流露出些许悔意。
华寄仔细打量了一下秦长青,但并未完全相信他的话。
如今卫国朝歌已不再是曾经的重要都城,跟咸阳不可同日而语,若得知去向是卫国,岂会这么多人自告奋勇?
很明显,秦长青这是故意为之,恐怕另有深意。但关中氏族本身并不齐心,或许能够借机检验他们的真实意图,倒也不错。
华阜微微低头,仿佛未曾察觉。
淡然道:
“十公子亲自致函已是极大的荣幸,他们岂敢有丝毫异议?”
“只是咸阳和朝歌毕竟相差甚远,如果不如实告知大家,恐怕会引起各族子弟的抵触和不满,如此选拔的官吏可能也无法符合公子的心愿。”
“我毕竟还有几分声望。”
“这样的事还是让我来做吧。”
“不过,公子挑选官吏有没有什么具体的标准?”
“新政改革确实是一场重要的变革,如果选出的人能力和职位不符,或是人选不合适,岂不是会影响公子的声誉?”
秦长青微微皱眉,沉思道:
“虽然没有什么硬性要求。”
“但也并非毫无标准。”
“朝歌不同于咸阳,条件较为艰苦,远离家乡更是需要坚定的决心。最关键的是要有实际做事的能力,肯做事,能办好事。”
“若要担任尚书司的官职,就必须做好吃苦耐劳的准备。”
“若不能承受这样的挑战,还是不要去的好。”
“尚书司是个新设机构,规模较小,必须尽量简化人员,官吏们也要更加辛苦一些。”
华阜目光一闪,拱手说道:
“我明白了。”
“一定将这些要求如实告知所有人。”
“请问我公子此次前往朝歌要待多久?”
秦长青淡淡道:“至少半年。”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70616/108643917.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70616/108643917.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