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必须尽快通知十公子才行。”
“来人,”
“给我备一匹马,我立刻去追赶芈莲,告诉她通武侯已醒的消息,提醒十公子要加倍警惕,以防再出意外。”
华寄点头应承。
片刻之后,
华寄跨马而去。
室内,
华阜忧虑重重。他根本没想到此刻王贲竟然会苏醒;王贲昏迷了一年多的时间,关中的氏族都认为他已经不在了,从未考虑过要联系王氏族人,因此,秦长青对付胡亥的行为也没有引起多少关注。如今,王贲的苏醒确实让他们感到措手不及。
他知道,
虽然王贲可能不对秦长青表示任何指责,但是由于他长期昏迷状态,健康状况并不为人知,假如他此时突然去世,情况可能就会变得复杂。那时恐怕就会有人说这是因秦长青处理胡亥的行动所致。这种情况下,该如何为十公子辩护?
如果王贲过世,
影响可不小。朝中许多人都受到王翦、王贲父俩的恩典,一旦他们从中挑拨离间,对秦长青的打击将是极大的。原本朝中权力分配在向秦长青这边倾斜,然而这件事可能会完全改变形势并倾向于公子。
并且,王贲也十分受陛下信重。如果他去世,陛下的心态也会产生影响。之前处理赵高的举动就已经触碰禁忌并受到了严惩,如果陛下再因此对他产生不满的话,将来想重新获取陛下信任将困难许多。
华阜心情也十分沉重。
不久之后,
华寄回来了。
“追上去了吗?” 华阜迫不及待询问。
“追上了。我已经把通武侯复苏的事情告诉了芈莲,她会转告给十公子的。”华寄回答道。“时间怎么就这么凑巧呢?”
“哪怕晚一点也好呀。偏偏在这关键时刻发生了。”
现在,一切都无可逆转了;唯一能期盼的,就是王贲的身体状况能够保持良好,不至于再度出现意外,并且希望他们能保持沉默以免在天寒地冻之时给王贲再次带来精神 而导致不幸事件。
他不由自主地叹了一口气,
实在是运气不佳!
倘若王贲稍微早些时候苏醒,则不至于秦长青采取如此决绝的方法,如果更晚一些,则禁闭结束的秦长青可以亲自诊断一下他的体格情况并安抚对方的不安。即便无法做到全面谅解也能部分宽解,无论如何,事情都不会发展到现在这样难以收拾的地步。
现在他们也实在束手无策了。
与此同时,
芈莲怀着忐忑的心情进入皇宫,见到秦长青时将此信息悄悄告知于他。听了这一消息,秦长青两眼顿时发亮,兴奋地道:
“通武侯醒了?这是件好事。”
然而芈莲欲言又止,
过了一会儿才压低声音,“但是阿公他们担心……”
秦长青微笑安慰道:
“不必过多忧虑华御史们的担忧”。“小民图个自身平安,庇护一家人安全。”
“君子则为国家筹谋,造福万民之利。”
“通武侯不是个斤斤计较之人,他是位君子,并具有大气量,他怎会因为私人利益就作出不理智行为?”
“另外,王氏一家始终是忠于大秦的!”
他们又怎么会自损根基?
她听得若有所思。尽管不懂太多政治,但她听到秦长青这么说,心中也就安定下来。随即将自己此行的任务继续进行 —— 服务公主和其他人。因此,虽然中途有些小意外,但这些并未动摇她心中的决心。
她想到秦长青的境遇,小小年纪就被流放在外,不知吃了多少苦头。恢复身份之后,又遭遇诸多变故。作为一个没有母亲的孩子,他无人可以倾诉,只能将所有痛苦默默咽下。
见此情景,
薄姝几人不由得有些不知所措。
不过,
芈莲很快就调整过来,擦去眼角的泪水,脸上又露出了温和的笑容,“现在一切都好了,这两个孩子多可爱啊。”
秦长青默默摇头。
女人往往是情感化的生物。虽然对芈雪没有任何回忆,自然也不会有任何依恋之情。但他依然感到有些不解。虽然他跟始皇并没有那么亲近,但内心对他非常敬仰,可能是因为那份师生之情和长辈之感。
或许是
一种崇拜强者和追求利益的心理驱使吧!
他在偏殿内站立片刻后,朝着薄姝眨了眨眼,随即悄然离去。虽说他仍需留在宫中禁足,但并没有局限于某一处。这些日子除了照看孩子之外,他还频繁出入皇子书房,与几位兄弟相处愉快,尽管表面上看似和谐无间。
当他走进皇子书房时,
里面显得格外清净。
寒冬季节,
许多皇子们越发懒散。加上大部分人的课业已经结业,此刻的王子书房更像是大家偷闲之地。
公子闾正在埋头读书,
公子荣禄则玩耍一把木剑。偶尔比划一番,似乎相当享受。公子高近迷上了茶叶鉴赏,得知喝茶还需使用特制茶具后,便主动问秦长青请教一些知识,目前沉迷于茶艺的乐趣之中。
王子书房里弥漫着宁静的气息。
秦长青的抵达并未引起特别的关注。
他的禁足已经为人所熟知;并且这段日子频繁造访书舍,所以其他人已然习惯。
但所有人都明白,尽管他受到父亲惩罚,其地位远超出其余的王子。
秦长青席地而坐,
翻看竹简开始细研阅读内容。
他在审视《商君书》,
过去阅读之时未曾深入了解,但现在随着人生阅历的累积,他逐渐悟出更多见解。重读此书籍,有了全新的感悟,商君书中描述更多的是关于人类的本质探讨,并深刻剖析了人的本性。
本性的丑恶正是核心观点。
但秦长青借助现代的思想理解,《商君书》同样存在一定问题,儒家倡导通过法规统一治理百姓,辅以控制国民手段,并让普通人在高压环境接受统治,实现法治顺利运行。
但那些老百姓当真不懂法令么?
或许未必如此。
历史证明,中华民族一向被历代 评价为智慧民众。
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因为民众不关心法令或国君的伟大战略,他们唯一关心是,官员领导之下的生活能够维持生存并且越来越好,与别人对比付出最少努力获取最大报酬。
人民总是现实的!
仅靠法律 民众服从只能短时实行,
不可能长期维持尤其治理这样一个聪明民族!
秦长青凝视着竹简沉思良久。
长时间冥思苦想着。
竹案上却没有多增添一个字。
尽管他思考良多,却未能得出结论秦国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70616/109120338.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70616/109120338.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