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棡,晋恭王,在世之时号称拥有大明第一强藩,掌控山西全境二十六卫约二十万兵马。可谓朱标死后,受尽朱元璋独宠一身,也是朱元璋传位给孙儿朱允炆时,给他留下的护国神柱。
如果朱棡未死,朱棣哪怕靖难起兵,也难以跨过山西境内,只会变成分割一地的孤独反贼而已。只可惜造化弄人,朱棡患病死在了朱元璋的前面,享年41岁,接连白发人送黑发人,朱元璋身心俱疲。三子之死也打破了朱元璋权力顺利交接的布局,给靖难之役埋下了隐患。
临终前,朱元璋再三告诫允炆,三叔已死,你莫再思考削藩之策,恐惹杀身之祸。但朱允炆哪听得进去这些,我都当皇上了,为什么还要被一群叔叔掐着脖子活?在一众文臣,包括方孝孺的怂恿下,登基即削藩,开始了自己的作死之旅。
这些都是后话,朱棣登基之后,心中久久放不下的,就是骑墙的晋王朱济熺,还有他手下的二十六卫强军。算是绞尽脑汁的要对其进行削弱,每每出征,都要优先盘剥一遍山西兵马,削弱其实力。
之所以如此这般,不仅仅因为他与朱棡幼年就不对付,而是从法理上来讲,朱棡一脉膈应到他的皇位了。毕竟朱棣是打着靖国难,清君侧之名打入了京师,是朱允炆这小儿逃走了,他才勉为其难荣登大宝。
可从法理上来说,既然朱棣无心称帝,皇位空缺,按照顺序,也该是由他三哥一脉登基,朱济熺该龙袍加身才是,怎又轮到了他这老四出来越俎代庖?
好在朱济熺还算有些眼力见儿,第一时间进京勤王,恭贺四叔锄奸大功,理应称帝。不然还真就把朱棣给尬在了皇位前,坐也不是,退也不是。
从那以后,朱济熺活着就变成了朱棣的一块心病,如同卡在牙缝间的菜叶,舔得到,咽不下,还恶心人。朱济熿在这时候就充当起了牙签的作用,在山西境内可谓是撩事斗非,一刻不得安生。
时不时举报哪个兄弟图谋造反,时不时调兵和兄弟的人马拉练拉练,有真凭实据他奏,没真凭实据,他捕风捉影也奏,一刻也不让朱棡一脉安生,简直就是明代的《雷雨》,斗得是昏天暗地。
终于,在第一次亲征鞑靼路过山西之时,朱棣特地将晋王朱济熺叫入帐中,将朱济熿还有其党羽对长兄的举报帖子一一列举,最后拔了他的王爷朝服,贬为庶人,次年改立朱济熿为大明第三任晋王,从此鸡犬升天。
总的来说,朱棣已经得偿所愿,朱棡一脉自从朱济熿继承正统后,基本就等于废了,手下兵马十之有八,已经全部由朝廷心腹担任,再也不用担心这三哥的子嗣,何时有叨扰朝廷之祸了。
可朱棣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朱济熿明明已经得偿所愿,但在不做人这方面,一贯就是坚持不做人。对昔日长兄与儿子朱美桂,那是癞蛤蟆拉磨盘,转着圈的恶心人啊!
就像这眼前血书中所言,朱济熿克扣长兄口粮,每天都用泔水桶打来饭菜喂养他们父子,他们的双脚皆被锁链铐在了,晋恭王墓前的小屋门口,像狗一样,终日不得离开超过三十步远。
那泔水已经算是施舍了,赶上刮风下雨,送饭之人根本就不会前来,他们只能采摘门前桑树叶子,煮熟充饥。读到这里,朱高炽气得都想骂娘,只可惜都是亲戚,骂娘可能骂到自己,硬生生憋了回去。
“太不像话了啊。”朱棣深深叹息,算是给此事定下了一个基调——不像话,“朱济熺再如何有错,也是我朱家血脉,怎可被如此作践?我看此事,就安排巡察御史去山西巡访,代朕好生训斥晋王一番,让他收敛收敛。”
“爹,不能这么拉偏架啊?就这么算了吗?”朱高炽平日都是通情达理之人,但这一次,他真通不过去,想起昔日与朱济熺的手足之情,却被兄弟欺负成这样,怕不是他也将自己的处境也代入了进去,试想要是朱高煦,朱高燧当了皇上,会不会也学着他喂自己吃猪食呢?
“怎么跟我说话呢?叫圣上。”朱棣也是来了脾气,一声低吼,朱高炽也是反应过来,这可有外人在,太没礼貌了,连忙鞠躬行礼致歉。
“萧何,你先下去吧,好生安顿朱济熺府中长史,此事暂时莫声张,家丑不可外扬。”朱棣吩咐道。
“臣领命,先行告退。”萧何屁颠屁颠的快步退了回去,皇家的家事,谁爱掺和谁掺和,明哲保身才是正途。
“皇上,如若再不好生管教一下朱济熿,是要出大乱子的。”朱高炽严重道。
“一个分封的王爷,能出什么乱子?他手上的兵马都快被削完了,还能靖难不成?”朱棣一脸冷傲。
“您要知道,他也代表着我朱家的名号,要在分封之地欺行霸市,草菅人命,百姓该如何看待我大明铁律?不是说了,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吗?”
朱高炽揪着的一点,并不光是血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71642/107725287.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71642/107725287.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