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恐怖灵异 > 我在大夏窃神权 > 第463章 火爆
    冬季北风呼啸,但是却架不住如今天京交易所的火热,从交易所开市之日,一连五天,每日都人潮如流。

    虽然几两银子一股的价格对于其他地方的大夏百姓遥不可及,但是对于天京这个地方,仍然是大家能够承担得起的价格。

    普通百姓家庭,在这个年代本来就没有将银子存在钱庄的习惯,都是攒着当家底,以应对不时之需,如今交易所的火爆,即使只吸引了天京普通百姓十分之一的存款,仍然将狂热的股市往上更推了一层楼。

    首先就是最著名的火车商会,每股从发行价的一两银子一股已经飙升到八两银子一股,而且大家预计就在这一两天的时间内,就可以突破十两银子一股,让整个火车商会价值两千万两白银。

    而且这两千万两白银还是所有人都认可的价值,普通百姓这个时候在犹豫,反倒是稍微有一些有学识的人已经眼睛通红。

    如果不是最近几天,周铁衣压着各大世家再抛售了二十万股出来,价格早就涨到天上去了,仅仅只是七天的时间,十倍的收益,而且是一场全民参与的狂欢,大夏从建国以来,就从来没有这样的好事。

    再加上报纸的推波助澜,除了天京,六环机关城两地,已经有各地的富商们带着大量的银子前来购买股票了。

    天京交易所的火爆,最直接影响就是旁边一整条街,原本火车站和天京交易所都设立在朱雀城城郊,周围的瓦房民居多是自用。

    但天京交易所内不提供茶水,火车站也不提供茶水,因此就衍生出了茶摊一条街。

    特别是午后,交易所如今出了新规,员工休息一个时辰用餐,也让挤在交易所的百姓们蜂拥到周围觅食,大家最喜欢的就是找一家带着饺子或者面铺的茶摊一边看着今天的报纸,一边又高谈阔论着自己新买的股票,各家报纸甚至因此催生出了午报。

    “《天京报》增刊,墨石案落地!”

    今天的午报因为特殊的原因,所以百家报纸都没有抢这个头条,连报童在贩卖的时候,也被警告过,只需要吆喝墨石案的事情,不能够提起另外的事情,因为上面关乎到大夏圣上的《明己诏》。

    墨石案?

    已经习惯了购买报纸,如今又财力大增的诸多炒家们先是订购了一份报纸,然后拿起上面的增刊开始阅读。

    “《明己诏》?”

    当百姓们看到这一版之后,忍不住微微惊呼。

    诏书这个格式天下只有一人能够发出,那就是当今大夏圣上,而自从《天京报》刊登以来,即使有圣谕板块,但多是天后代笔,上面也多写一些养花之流的杂谈。

    如今第一份诏书下达,以‘明己’命名,不得不让人多想。

    满街的笑意被一份报纸收拢,这个时代,大家对于皇权的敬畏是刻在骨子里的。

    等所有人读完整篇诏书,先是有些茫然,因为这篇明己诏好像是大夏圣上自责的话语,虽然上面的文章并不是用白话文,而是用如今推行的新古文,显得有些晦涩,不过百姓们还是看懂了最重要的一句。

    “朕之过,实乃三年不问朝事,罔顾天下百姓,懈怠朝政,以至群臣傲慢,擅权为争,今登闻鼓一响,天降灾祸,实乃罪责朕身。”

    这让人忍不住联想到当初李剑湖弄出的大事,敲响登闻鼓,引出了墨石案,当时墨石案公讼之时,最后李剑湖胆大包天,从山铜府的一个小世家问责到周铁衣乃至于大夏圣上,当时天京百姓们本来就对李剑湖不对付,认为此子不识好歹。

    但今天大夏圣上的《明己诏》一出,好像是坐实了这件事。

    带着这种想法,众人继续阅读后面的报纸,上面简述了墨石案的起因,过程,判罚,从圣上的《明己诏》到兵家各个大将的问责诏书,再到地方世家贪污人员的抓捕抄家流放,涉及人数数万人,收缴钱财六百万两白银,其中还有很大一部分白银未被追缴,以对方的实业作为抵押。

    一项项判罚下来,涉及方方面面,即使没有像以前一样大开杀戒,但是每个涉及的人员都有判罚。

    最为重要的是墨石案在后面写出了解决方案,对于绝大多数的百姓而言,这就是已经能够接受的结果了。

    很多时候百姓们争一个对错,不是说要精确到每个人担几分责任,天下事太复杂,没人能够准确把握好这个度,但百姓们仍然希望天下有一杆无形的,公正的道德标尺,能够赏善罚恶。

    现在墨石案结案,从上到下,大夏圣上连自己都没有包庇,周家连嫡长子都因罪请辞,这就是最好的标注,有的时候他们仅仅只是需要上位者一个态度。

    “陛下圣明啊!”

    有老学究读完文章,忽然扑通一下跪倒在地,对着玉京山的方向叩首。

    他这一拜,顿时让周围人唏嘘不已,大夏圣上能够醒悟自己的过错,这对于百姓而言,已经是极好的事情,更何况在后面还有周铁衣这种贤臣给出解决方案,并且有效实施。

    对于这一点大家毫不怀疑,如今天京交易的几支股票,都和太行山的煤,铁,墨石有关,百姓们从中现实地得到了利益,这就是对这个案子最好的结案,远比杀几千上万人更来得实惠。

    “这天下到底是要出圣人啊。”

    天京交易所一处围起来的小院,张三摇头晃脑地喝着酒,听着外面的人高呼圣明。

    他的对面,一位身穿着青色同进士服的年轻士子打断道,“张兄,是圣皇。”

    张三看向对方,嗤笑道,“你科考的时候不懂咬文嚼字,所以只是同进士,怎么在我面前倒是学会了咬文嚼字不成,我可没官赏给你!”

    身穿同进士服的士子天庭广阔,眼窝深凹,眉弓略带困相,听到张三的话,忍不住摇了摇头,这人说话还是和以前一样冲。

    “这科考对于我等不过是敲门砖,我已经进入了门内,张兄在门外,还在意进士和同进士的区别吗?我今日是来引你入门的。”

    高文灿反唇相讥道。

    这也是大夏朝廷的常态,虽然进士比同进士出身要好上一级,但是历来担任宰府的人,反倒是同进士比进士更多。

    后来儒家也专门研究了其中的道理。

    得出的结论有两点,第一就是同进士录取的人数是进士的十倍。

    第二就是进士一般都是直接进入学部作为编修,起点高的同时也容易好高骛远,希望候补到天京周围的实权官职,反倒是同进士,只要有地方空缺知县,都会填补上去,而儒家修行与安民之法息息相关,一个学部编修反倒是比地方知县修行得更慢。

    不过即使这样,进士们仍然鄙夷同进士的出身,同时不愿意纡尊降贵,即使候补知县,也会尽量选择天京周围的县,而不会选择穷乡僻壤之地。

    当初张三狂妄,连自身儒家修为都可以舍弃,自然也没有参加今年难上加难的科考,所以被高文灿讥讽。

    张三骂道,“怎么?在门内的狗拿着块骨头也要让我门外的人来抢吗?高文灿,你也不看看自己是什么东西!”

    “冥顽不宁!”

    高文灿冷漠地站起身来,话不投机半句多,他本来就对今天招揽张三的事情并没有多少把握,本着在这交易所相遇,所以就试一试,结果这人还是像以前一样不识好歹。

    走到小院门口的时候,高文灿忽然顿住了脚步,转身说道,“本来以为你创办《新学报》,是有胆子和他争的,但没想到你连和他争的胆子都没有!何论狂士之名。”

    两人都是聪明人,从宫中开北门,天后选拔同进士,太学院生,立翰林院编修《农典》,就意味着天后的权力真正实质性伸向了外朝,而天后能够得到圣上和百官的默许,当然不是因为外面报纸上写得君臣同心,事实上和百姓们见到的恰恰相反,在大夏这场权力斗争中,双方一刻都没有停息,周铁衣不断地创造出新的权力岗位,这些权力岗位不断增强大夏国力,所以大夏圣上不能够简单的废止,只能够让人不断地接手这些权力岗位,给了周铁衣喘息的机会。

    而周铁衣就像是被整个大夏的国家机器不断架着奔跑的人,一旦停下脚步,就是他被国家机器碾碎的时候。

    张三不屑地笑了笑,这个时候还想要用激将法,“狂士这个名头我早就丢了,若你想要,送给你又何妨?至于你说的胆子…你有本事在我面前吠叫,是因为你背后有主人,但你真有胆子吠叫,此时就应该在你口中的‘他’面前叫唤了!”

    高文灿深深看了张三一眼,“会有机会的。”

    麒麟阁内,周铁衣已经可以预料到今天中午这篇《明己诏》之后股市的盛况了,当百姓们高呼圣明,圣明之声不断回响在玉京山周围,至少天京地界的百姓们相信,他们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之中,自然而然这也会为如今火爆的股市再添一把柴火。

    当天午后休市,火车商会的股价彻底站上了十两银子每股,这对于天京绝大多数人而言,已经极高了,至少对于普通百姓而言,这是他们无法企及的价格,但是在周铁衣看来,这还只是一个开始,每个牛市的起点十倍都只是一个基础,之后在他的刺激下,还会有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73599/108798633.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73599/108798633.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