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恐怖灵异 > 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 第249章 ,戏曲教化和时代楷模
    第249章,戏曲教化和时代楷模

    回到赵里之后,扶苏把自己的兄弟召集起来,对他们说了当夫子的事情。

    扶苏的这些兄弟也是非常心动,他们本是高高在上的公子,现在却成了落魄的农夫,要说他们安天知命,那就有点太高看他们的境界了。

    有选择的话,他们是不会想成为农夫的,只是他们担心出了赵里,会受到那些仇恨始皇帝的人报复,所以只能留在赵里安安分分的当一个农夫。

    但现在他们小弟胡亥天天出现长安城都没有问题,而且活的还比他们滋润,这让胡亥的这些兄长在妒忌的同时,也有一丝轻松。

    胡亥当过秦二世都没有受到清洗,他们这些公子想必更加不会被清洗了。在安全有保障之后,这些公子就不想继续留在赵里当农夫了。

    而现在有机会成为夫子,显然是他们改变身份最好的机会,虽然还是在农村教书,但夫子好歹是士人身份,可以让他们逃离最底层。

    翌日,扶苏就带着他的这些兄弟去找了吕枢,表示他们兄弟都愿意成为夫子。

    戏曲讲的非常仔细,尤其是里面讲种植冬小麦流程都非常细致,看完这戏曲就可以学会如何种植冬小麦。

    “扶苏夫子说的有理,我等可以种个几亩试一试,即便失败了,也就损失一点种子。”今年他们收成大涨,用几亩地来种植冬小麦冒这个风险还是可以。

    扶苏道:“长安城有个农学院,可以到那里去问问,我等一户凑个一斗粮食作为报酬,想来应该是足够雇佣一个农家子弟帮你教导我等种植冬小麦。”

    当即就有眼热的村民道:“里长这冬小麦,我们也要种啊,人家一年又种麦子,又种大豆,一块田种两次,赚两份钱,还能肥地,我们只能赚一份钱,怎么跟人家比。”

    里正江涛皱着眉头:“戏曲上虽然演的好,冬小麦我们没有种过,出了问题,我们就不一年就没有收成,到时候全家老小都得饿死。”

    扶苏迟疑道:“这种消息虽然不是什么机密之事,但也只有大汉的高层能了解吧,兄台是如何得知这些消息的?”

    戏曲的名目叫《桃源乡村故事》

    现在长安城的士子都在做最后一波冲刺,寻找自己出人头地的机会,根本不可能到戚乡这样的乡下地方。

    看得懂的人也很少愿意去教导百姓,能做到这一点的,无一不是实干家,这样的人不说是万里挑一,但也算是几百人当中的人杰,数量太稀少了。

    三就是在天子召开诸侯大会,天下各路诸侯齐聚长安城。

    在这两年时间,会稽郡的人口增加了3成,田地面积增加了五成,修建两百里水渠,税赋增加了十余倍,会稽郡百姓却家家粮食满仓,能做到几天吃一顿鱼肉,这点即便是陈郡,南阳都很难做到。

    很多儒生都激动的称天子为三代之下第一明君了。对于言必称三代的儒生来说,这已经是最高的地位了。

    最后一幕石头带领百姓走上富裕生活的时候,台下的村民都纷纷拍手叫好,这太有代入感了,尤其是今年秋收之后,很多人家中都多了几石粮食,这不和桃园村发生的事情差不多。

    在吕枢的调动下,扶苏的这些兄弟成为了戚乡下一个有编制的夫子,为大汉的天下发光发热。

    长安城的机会如此之多,自然吸引了大量对没什么根基,也没什么背景,更无名师指导的中小地主家的寒门士子。

    扶苏正式成为赵里的夫子,而他的兄弟也纷纷离开赵里,去往戚乡其他村里成为夫子。

    扶苏又翻了几页,后面还有介绍陈郡太守商农的,说什么商农不忘初心,即便成为太守,依旧在田地间劳作,他管理的陈郡,更是粮食连年丰收,税金连年暴涨。

    “你还忘了石头他们还多种了一季大豆,这玩意儿能肥地又能卖了赚钱,一石大豆也有60钱,这样一算的话,桃源村的每个村民能多赚上万。”

    扶苏想了想道:“冬小麦在关中已经有不少人播种了,连陛下都开始用戏曲来宣传,此事应当不假,不然有损陛下的威严。我们不懂如何种植冬小麦,但关中有人懂得,我等可以想办法去长安城找农家子弟来指导,只要掌握了种植原理,以大家十几年的耕作经验,应该不会失败。”

    扶苏找到一个儒生拱手行礼道:“楚人扶苏见过兄台,敢问兄台尊讳?”

    第一幕精彩的故事吸引住所有村民了,连扶苏也被吸引了,虽然他也知道汉军是因为找到了函谷关小道,攻入关中,但通过这个故事他才知道,而发现这个小道居然是秦军的士兵,而这个士兵之所以会被汉军俘虏,是因为他们的主将让他们送死,这让扶苏不由得苦笑了,这算是自作自受吗?

    徐凡非常重视戏曲团的作用,定都关中之后,在吸纳大量宫女,戏曲团的编制在快速扩张当中。

    这让吕枢大喜,自己治下有十几个读书人,这不是成为夫子的天然人选。所以吕枢才找到扶苏他们,甚至还恐吓扶苏他们,让他们知道机会难得,再不抓紧以后就没机会了。

    而赵里有戏曲可以看,四里八乡的村民纷纷涌入,本事只有几百人的赵里,多了上千戏迷,虽然说不上锣鼓喧天,但也是人山人海。

    扶苏恍然道:“原来是一个能吏。”

    大汉三年十月五日。

    徐凡只是按照他习惯宣传,但对天下士林造成的轰动是巨大的。这个时代的人争名夺利,名还在利前。

    对于推广小麦种植,徐凡是下了非常大的力气的,不但是用戏曲宣传,还提高粮食收购价格,让小麦价格比粟米高,加上小麦的产能又比粟米高,天下的百姓自然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但还很多赵里的百姓已经开始计算:“小麦的价格比我们的粟米要贵20钱一石,而且产量也高了三成,那么桃园镇的每个人不就比我们多赚了几千。”

    第二幕开始,就是石头开始造福家乡的故事,石头退役之后,他发现家乡贫苦,很多人连饭都吃不上。他带着村民做工事赚粮食,用自己的赏赐帮助村里人购买麦种,种植冬小麦,带领全村的村民种植冬小麦,5月冬小麦丰收,石头又带领村民种植大豆,再次丰收,在石头的带领下桃源镇快速富裕。成为四里八乡第一富裕村镇。

    今年让了这些村民有点积蓄,他们想的是修缮房屋,购买农具,或者是给自己的子女,或给自己娶个老婆过好日子,他们手中的粮食都是有用处的。村民们没有金钱和胆量去冒险,冬小麦有点违背他们的种田的常识了,他们不敢冒这个险。

    据说在会稽郡即便是普通百姓也可以吃到鱼肉,会稽盐更是占据了江东半壁江山,靠着鱼盐行业的收入,会稽郡成为了天下最富裕之地。会稽郡歌谣道:太守叶腾执政忙,一年富裕民安康。两载政通人心喜,百姓和谐笑语长。”

    “而且担心失败,我等何不干脆就种个几亩,这样一来,即便是失败了,那么也不会损失太大。”

    他这些兄弟离开之后,扶苏还是有点伤感的,大秦灭亡之后,扶苏更加重视他的这些兄弟了,只是为了更好的发展,他们终究还是会离开这里的。

    首先是长安城第一次科举开始,据说朝廷要招募上千士子,考完之后这些会安排到墨子学院,农学院,医学院学习,鲁班学院,经过一年培养,只要合格者都可以成为汉吏,这吸引了无数士子来长安城。

    江涛的话,让所有人都沉默了,这是非常现实的问题。

    “这还是咸阳吗?”他在这座城市生活了几十年,现在不到一年时间没有见过咸阳,还是第一次看到它是如此的充满活力,这种热闹的场景是他父亲统治下的大秦看不到的。

    “就按扶苏夫子说的办。”扶苏说话条理清晰,甚至连长安城的事情都了解,很快就赢得了村民的信任,赵里村民把请农家子弟的任务交给了扶苏。

    所以徐帆就想到用戏曲来宣传各种农业知识,医疗知识,新式观念,戏曲团就是文化的宣传队,是徐凡改变这个世界最重要的利器。

    即便是在后世乡村的生活也是非常枯燥的,更加不要说秦末的这个时代了。

    很快一个在汉军护卫的马车队进入长安城当中。

    这个时代油灯还是珍贵物品,普通村民根本买不起,所以像后世电影那样晚上演出是做不到,蒋丽他们傍晚太阳还没有下山的时候开戏。一直唱到天黑结束,大概也就唱一个时辰的样子。

    团长蒋丽道:“你们出一些人手帮我们搭建高台。”

    二就是贤者会再次在长安城召开,整个汉国各地贤者都纷纷进入长安城。

    汉军在刚刚占领关中的时候,戏曲团曾经到赵里演出过,受到当地百姓热烈欢迎,很多村民都能哼上几句《天仙配》的台词。所以当再次有戏曲可以看的时候,村民们当然动力十足,一个个都上去帮助戏曲团成员,搭建高台,场面极其热闹。

    他们开始购买农具,或者修缮自己家的房屋,打造新式家具,为自己家的儿子找个老婆,到处找媒人,此时的到处都能看到成亲的队伍,整个关中都融入在喜庆的气氛当中。

    这账一算,所有的村民都轰动了,他们平时都是以物易物的,一年下来能有个三瓜两枣,已经算是丰收,也就是今年徐凡又减税又免摇役,才让他们赚了点钱,想到不远处还有人比他们赚的更多。

    扶苏继续问道:“会稽郡太守叶腾很有名吗?怎么他来到长安城会有如此多人激动?”

    像徐凡这样主动为臣子扬名还是前所未有的事情,这极大满足了士子的自尊心,对比始皇帝的行为,徐凡的形象在士子心中已经成为了千古名君。

    一时间长安城之大,都有点拥挤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士子们为自己的前途不断拼搏。

    管弘笑着拿出一本书籍,上面写着《大汉月刊》

    “会稽郡太守叶腾也来长安城了!”忽然一个声音大叫道。

    这部戏曲就大致于相当于后世的那种乡村故事,这些故事徐凡都有免疫力了,但在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却是前所未有的好看故事,尤其是还发生在他们身边,记录他们自己的故事。

    这些大会都吸引了大量的读书人,因为此时长安的机会太多了,可以考科举成为汉吏,也可以拜入诸子门下,寻找机会。还可以投靠各方诸侯发挥自己的才干。最后还把自己的文章投递给大汉的太守们,得到他们的赏识,从而飞黄腾达、

    管弘道:“关键太守腾对百姓是真好,关中百姓也是知礼之人,太守腾善待百姓,百姓自然拥戴太守腾这样的好官了。”

    这个时代文盲还是占据绝大多数,想要快速传播知识,光靠书本肯定是不够的,因为大部分百姓根本看不懂。

    吕枢在偶然的情况下了解到,扶苏和他的兄弟都识文认字,曾经在长安城抄书赚了许多钱。

    而后管弘羡慕道:“英才得遇明主而侍,天子还主动为英才扬名,陛下简直是上古明君,我等真赶上好时代了。”

    秋收结束之后,整个关中都变成热闹,手中有闲钱的关中百姓,朝廷又没有派徭役,操劳了几百年的关中百姓,终于有点空闲的时间来经营自己的生活了。

    秋收结束之后,天气还没有转凉,长安城却变得异常热闹。

    他不是没有去长安城,想找一些穷书生来当夫子,但他们对戚乡的招揽不屑一顾,能到长安城的士子都是小有家产的人,他们怎么可能会在意100亩土地,他们要的是考上科举,成为汉吏,光宗耀祖,而不是跑到关中的农村发光发热。

    戏曲内容也很简单,就是讲一个叫石头的汉军军官,本是秦军小兵,受到汉帝感化,投降了汉帝,帮助汉帝攻克了函谷关,立下了大功。立功后石头,不为名利所动,功成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73713/70626399.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73713/70626399.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