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恐怖灵异 >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 第852章 又不是不能生
    自由贸易大联盟总部位于君士坦丁堡,和国际联盟没有任何关系,本身就是两套系统,互不干涉。

    威尔逊提议成立国际联盟的目的是提高美国的国际影响力,为所有成员国提供对话平台只是附属功能而已。

    和偏重于国际事务的国际联盟不同,自由贸易大联盟是一个经济组织,目的在于推动和促进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更纯粹也更务实,更具活力。

    以前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只是互通有无,并没有合作共赢这个概念。

    俄罗斯通过自由贸易大联盟首创“合作共赢”模式,所有成员国都为之受益。

    什么叫合作共赢?

    以前保加利亚王国的葡萄酒和南斯拉夫王国的玫瑰酒都将俄罗斯作为主要市场,两者之间存在直接竞争,为了获得更多市场份额贴身肉搏,最终不仅保加利亚王国和南斯拉夫王国损失惨重,俄罗斯的利益也会受损。

    看上去很奇怪是吧,南斯拉夫和保加利亚竞争,俄罗斯的利益怎么会受到损失呢?

    实际上很正常。

    商业竞争到最后,都体现在价格、质量和服务上。

    南斯拉夫和保加利亚打价格战,肯定会在质量和服务上做手脚,最终为这一切买单的是俄罗斯消费者。

    俄罗斯政府的目的是为俄罗斯人提供更好的服务,消费不起葡萄酒和玫瑰酒可以去消费伏特加,市场上又不是没有替代品,但如果花了葡萄酒和玫瑰酒的价格,只得到了伏特加的品质,消费者只会把责任归咎于奸诈的酒商,以及无所作为的俄罗斯政府。

    有了自由贸易大联盟,这事儿就好办了。

    俄罗斯政府只有一个要求,所有进入俄罗斯市场的葡萄酒和玫瑰酒,必须保证质量。

    于是三家坐下来协商,达成一个三方都能接受的协议,这就是合作共赢。

    俄罗斯主导的国际组织,自由贸易大联盟之外还有侧重军事合作的集安联盟。

    羡慕集安联盟这种模式的国家不少,但是申请加入集安联盟的国家却不多。

    加入集安联盟是有条件的,首先要向其他成员国开放国防领域,加强彼此之间的军事合作;其次要允许成员国之间人口的自由流动,这样才能真正融入集安联盟大家庭。

    前面一条还好。

    后一条才是很多国家对集安联盟望而却步的原因。

    俄罗斯的人口足够多,允许人口自由流动,对于人口较少的国家来说几乎是致命威胁,也就高丽这种完全不担心俄罗斯人涌入的国家,才能接受集安联盟的苛刻规定。

    所以这么长时间以来,想加入集安联盟的国家虽然不少,真正加入集安联盟的,只有澳大利亚一个。

    意大利王国入侵阿比西尼亚帝国之后,弱小国家几乎人人自危,这时候就体现出集安联盟的价值了。

    集安联盟只在成员国遭遇外敌入侵时才会触发整体防御职能,成员国如果主动对外扩张,不仅不会得到其他成员国的响应,而且还会被逐出联盟。

    如此一来,集安联盟不仅不会威胁到其他国家的存在,反而会为弱小国家提供安全保障。

    瓦西里找乔治,希望乔治修改集安联盟的规则,迅速扩大集安联盟的规模。

    “为什么?”

    乔治不知道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

    “如果荷兰加入集安联盟,我们的军舰就可以在荷兰的港口停靠,我们的轰炸机也可以使用荷兰的机场,这样等于是将枪口顶在英国人的胸口上!”

    瓦西里敏感的意识到,通过巴黎和会建立的国际秩序正在崩溃中。

    巴黎和会虽然没有为世界带来真正的和平,国联还是一次有益的尝试,不管是法国的殖民地战争,还是澳大利亚独立,实质上都是英法内部矛盾的外溢,并不是国家之间的战争。

    意大利入侵阿比西尼亚彻底打破了国家之间的平衡,社会达尔文主义又开始抬头,俄罗斯的政策,也应该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进行调整。

    这里不得不说,墨索里尼真的是疯子。

    阿比西尼亚帝国的实力弱于意大利,意大利固然可以入侵阿比西尼亚。

    俄罗斯的实力远超意大利,是否意味着俄罗斯也应该入侵意大利?

    这就是老牌英国政客看不起暴发户的原因,有些底层出身的政客,对于政治的理解确实的和那些底蕴深厚的政治家族差距巨大。

    这种似是而非的结论在欧洲很有市场,是贵族阶层维护自身利益的惯用手法。

    其实都是瞎扯,贵族阶层出疯子的几率远超平民阶层,想想世界大战是怎么打起来的——

    “所以,如果荷兰遭到德国,或者是法国的入侵,我们要为荷兰负责吗?”

    乔治冷漠,申请加入集安联盟的国家多了,这就是乔治全部拒之门外的原因。

    从集安联盟成立的第一天起,墨西哥就申请加入集安联盟。

    对于墨西哥来说,加入集安联盟最大的好处是,无需再担心美国的入侵。

    按照瓦西里的说法,接纳墨西哥加入集安联盟,俄罗斯也同样可以把枪口抵在美国人胸口。

    这除了改变俄罗斯和美国的关系,没有任何意义。

    乔治从未忘记,对俄罗斯威胁最大的不是美国,甚至不是德国,而是英国。

    “荷兰不会遭到法国的入侵。”

    瓦西里失望,他希望以对外战争转移国内矛盾。

    乔治不再废话。

    瓦西里自己也知道,荷兰虽然不会遭到法国的入侵,但是遭德国入侵的可能性极大,所以乔治不扩张的决定才是正确的。

    退一万步说,俄罗斯愿意为巴尔干联盟国家的安全负责,那是因为在世界大战中,巴尔干联盟确确实实为俄罗斯赢得最终胜利做出了贡献。

    对于俄罗斯毫无贡献的国家,即便愿意向俄罗斯开放国防和移民,除非像澳大利亚这样利益巨大,否则乔治绝不承担责任。

    连地理位置重要的荷兰,乔治都可以拒之门外。

    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这种在前奥匈帝国领土上成立的国家,乔治更是从来都没有考虑过。

    瓦西里失望而去的同时,墨索里尼则是大发雷霆。

    意军在战场上违犯国际公约使用毒气的行为,遭到国际社会的一致谴责,就连对意大利绥靖纵容的英国都不得不发了一个不疼不痒的声明,对意大利军队的行为感到遗憾。

    阿比西尼亚军队的防线虽然被意军攻破,战争并没有结束,每天的军费支出流水一样,让意大利政府不堪重负。

    这时候意属北非爆发的叛乱,更是雪上加霜。

    “虽然我们还没有掌握直接证据,但是种种迹象表明,北非的叛乱,和俄罗斯有直接关系。”

    奉命调查北非叛乱的齐亚诺一脸忐忑,他的结论是正确的,论证过程不堪一击。

    齐亚诺的父亲卡布里伯爵科斯坦佐和墨索里尼的关系非常好,从进军罗马开始,科斯坦佐就成为墨索里尼最坚定的支持者,齐亚诺也因此得到墨索里尼的信任,前年和墨索里尼的女儿完婚。

    “所有人都知道北非的叛军受俄罗斯资助,证据呢?”

    墨索里尼很失望,有种把女儿推入火坑的感觉。

    单凭外形条件,齐亚诺很出色,标准意大利型男。

    可要想成为墨索里尼的女婿,仅凭帅是不够多,墨索里尼希望齐亚诺在资源之外,还有足够的个人能力。

    现在看来,终究还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我们那些在战场上缴获的俄罗斯军方制式武器,难道还不足以证明吗?”

    齐亚诺表情诚恳,内心在疯狂咆哮。

    政治联姻无关感情,意大利不仅出型男,美女同样风情万种,齐亚诺之所以迎娶墨索里尼的女儿,同样是基于墨索里尼的权势。

    “不,不够!”

    墨索里尼头疼万分,这才明白开疆拓土的难度。

    和德国所面对的困境一样,意大利王国统一的时间也比较晚,错过了殖民大开拓时代,等意大利有能力对外扩张的时候,世界已经被瓜分完毕。

    意大利还是擅长抓机会,硬生生从奥斯曼帝国夺取的黎波里和昔兰尼加,成为意大利殖民开拓为数不多的亮点。

    墨索里尼执政后继续尝试对外扩张,在南斯拉夫碰了钉子后,不得不将目光转向阿比西尼亚帝国。

    墨索里尼万万没想到,实力弱小的阿比西尼亚帝国居然也如此难搞。

    更让墨索里尼难受的是,以俄罗斯发起的制裁。

    欧洲国家的普遍弱点是因为自身缺乏资源,对外依赖严重。

    意大利王国虽然地理优势很明显,但是和法国一样,连粮食都需要进口,才能满足国内需求。

    俄罗斯不仅是欧洲的能源供应商,也是欧洲粮食供应商。

    在失去从俄罗斯进口的谷物之后,意大利不得不加大对美国的依赖。

    美国粮商也不是好相与的,给意大利的出口价格,几乎是俄罗斯的两倍。

    “该死的美国佬!该死的老毛子!该死的阿比西尼亚!都该下地狱!”

    墨索里尼狂怒,没一件顺心事。

    “我们要向的黎波里派出更多援军,彻底镇压当地的叛乱。”

    议长科斯坦佐主动帮儿子解围。

    “是的,我们应该征调更多部队。”

    墨索里尼给老友面子。

    老友面带难色,哪来的钱?

    意大利的情况跟俄罗斯不同,没有哥萨克这种特殊群体,征兵的成本非常高。

    为了征服阿比西尼亚,意大利已经动用了50万远征军,财政濒临枯竭。

    的黎波里和昔兰尼加两地的驻军只有两万人,这么点人只能保证沿海地区的治安,对于广大内陆地区实在无能为力。

    的黎波里和昔兰尼加不仅没有为意大利提供应有的利益,产生的税收连驻军和维持当地政府的费用都无法覆盖,这才是没有动力增兵的原因。

    换成乔治,为了开发昔兰尼加的石油,即便将50万远征军全部调往昔兰尼加都值得。

    这就是金手指的意义。

    更为严峻的问题是,在北非泥潭的基础上,阿比西尼亚帝国眼看着又是一个大坑。

    和的黎波里、昔兰尼加一样,阿比西尼亚帝国同样贫瘠,否则早就被英国和法国收入囊中,根本轮不到意大利。

    想想总面积高达110万平方公里的阿比西尼亚,科斯坦佐就头皮发麻。

    这特么要是驻军加上组建殖民政府,一年要花多少钱?什么时候能回本?

    盈利就别想了,遥遥无期。

    “加税!我们在为意大利拓展更广阔的生存空间,所有意大利人都将为此受益,意大利人应该全力支持正在进行的战争。”

    墨索里尼杀鸡取卵。

    经济危机叠加对外战争,意大利的税赋已经高到让意大利人不堪重负的程度,再加税就是官逼民反,民众的承受力是有极限的。

    齐亚诺想劝说,被科斯坦佐用严厉眼神制止。

    离开首相府,科斯坦佐才耳提面命:“记住你的身份,不要做不该做的事。”

    “我们现在很危险,正在走钢丝。”

    齐亚诺还没有蜕变成合格的政客。

    “那又如何?”

    科斯坦佐的微笑带着嘲讽和冷漠。

    齐亚诺眼角狂跳,那可是我孩子的外公,这样真的好吗?

    “你要永远记住你的名字,你叫加莱阿佐·齐亚诺。”

    科斯坦佐的重点在“齐亚诺”这个姓氏上。

    王国嘛,家族大于一切,不管是谁当国王,都要依靠贵族阶层才能控制整个国家,如果不能正确理解这一点,家族很难传承到现在。

    总有些热血上头的家伙,将王国利益置于家族利益之上,为了王国付出一切,最终身死族灭,传承人断绝,爵位被收回。

    意大利即便输掉战争,承担第一责任的也是墨索里尼,而不是齐亚诺家族。

    科斯坦佐要是够狠,到时候还可以配合国王及时拨乱反正,这样不仅无需为战败责任,反而是王国的功臣。

    至于齐亚诺和墨索里尼女儿的孩子。

    又不是不能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