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恐怖灵异 >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 161 自己挖坑自己埋
    第163章自己挖坑自己埋

    执着不执着的吧,得看是谁。

    包括乔治在内,亚二有六个儿子,自然不担心继承权问题。

    乔治的哥哥们也任性,三哥阿列克谢终生未婚,五哥谢尔盖虽然结婚了,但是没孩子,后来收养了老六保罗和第一个妻子亚历山德拉公主的一子一女。

    乔治家里虽然没有王位要继承,但是有超级公爵的爵位要继承。

    现在又有了万贯家财,叶卡捷琳娜和乔治的舅舅们拼命赚钱,财富总得继承下去,不能便宜了外人。

    圣彼得堡的大公们,12、13岁就知道喝花酒看大白腿了。

    乔治都已经14了,整天跟一帮灰色牲口和快要入土的教授打交道,叶卡捷琳娜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唯恐乔治走上邪路。

    乔治不担心这个问题。

    14岁毛都还没长齐呢――

    14岁身体还没有完全发育呢,沙皇都知道不要让尼古拉过早沉溺情事,乔治也得爱惜自己的身体。

    那就先让老婆在老丈人家里养着吧,等合适的时候再接回来。

    海参崴的发展不能等。

    伊戈尔的徒弟卡尔波夫,在机械设计方面还是很有天分的。

    乔治来海参崴的时候,带了几台德国生产的四冲程奥托发动机。

    卡尔波夫领着几个小伙伴,将一台发动机安装在一辆马车上,于是就有了全世界第一辆汽车。

    也不能说第一辆,现在已经是1885年年底,乔治不知道卡尔本茨的汽车有没有面世,如果有,那这就是第二辆。

    其实也不是第二辆,橡园的库克列夫,已经在今年九月份完成了马车的改装,并且成功让马车动起来。

    只是能动而已,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所以库克列夫很不满意,并没有进行公开展示。

    卡尔波夫年少气盛,马车做成之后,就和几个小伙伴,一起从海参崴机械厂,将马车开到尤里耶夫宫。

    卡尔波夫还是有追求的,至少马车有车厢,人坐在里面不会被冷风吹。

    见到乔治的时候,卡尔波夫和几个小伙伴都很兴奋,他们的马车――汽车这一路上出了不少问题,最后一段路,完全是推上来的。

    发动机的功率不够,车身又太沉重,尤里耶夫宫建在山上,汽车完全没有爬坡能力,不推根本上不来。

    “我已经给圣彼得堡的库克列夫发电报,让他带着他的汽车过来,到时候你们可以好好交流。”乔治把卡尔波夫和他的小伙伴请入尤里耶夫宫,这可都是海参崴的高科技人才。

    “我们之间通过电报,我向他请教了一些问题,这辆马车的传动结构,就采用了库克列夫的设计。”卡尔波夫不贪功,他还没有意识到第一辆汽车的意义是什么。

    如果乔治此时宣布汽车研发成功,那么卡尔波夫就将成为汽车之父。

    今年夏天,莫扎依斯基如愿以偿,正式成为飞机之父,这个世界里,发明飞机没有美国人什么事了。

    莫扎依斯基的发明得到了圣彼得堡科学院的承认,莫扎依斯基也顺利进入科学院,成为科学院院士。

    卡尔波夫如果成为汽车之父,那么也会成为院士。

    院士不仅代表着荣誉,同时还可以为卡尔波夫带来丰厚收入,没有人能抵挡这种诱惑。

    “那这辆车就算你和库克列夫的共同发明。”乔治大方,奖金肯定少不了。

    “接下来你们要把重点放在农业机械,以及工程机械上。”乔治提出新要求。

    海参崴对汽车的需求并不强烈。

    反而对农业机械和工程机械的需求无比强烈。

    有了农业机械和工程机械,海参崴劳动力短缺的状况,就可以得到极大缓解。

    乔治带来的发动机,功率大概是30马力,用来作为农业机械和工程机械的动力足够了。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发动机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卡尔波夫和库克列夫不擅长这个,乔治只能期待科学院能尽早为乔治带来好消息。

    卡尔波夫的汽车虽然还有很多问题,乔治依然让卡尔波夫把车留下。

    这可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辆汽车,具有非常重要的纪念意义。

    再过几十年,如果有老爷车大赛,乔治就可以开着这辆车去参加。

    呵,老爷车?

    跟这台车相比,所有老爷车都是孙子。

    随着圣诞节愈发临近,乔治越来越忙。

    海参崴现在的工厂越来越多,仅仅一个双管猎枪,衍生出的工厂就有11家之多,工人总数超过1500人。

    加上钢铁厂和机械厂、造船厂,海参崴的工人总数破万,物资供应的压力越来越大。

    海参崴的造船厂起步较晚,目前只能生产木质渔船。

    有了发动机之后,海参崴的渔业明年即将进入高速发展期,在使用发动机作为动力之后,捕鱼的效率将大大提升。

    如果把发动机安装到渔船上,再从德国零星购买发动机就不合适了,海参崴必须自产才行。

    好消息是戴勒姆发明的这台发动机,其发明专利被德国取消了,所以海参崴完全可以自行组织生产。

    奥托四冲程发动机,虽然名字是“奥托”,实际上并不是德国人尼古拉斯奥托第一个发明的。

    1807年,法国工程师伊萨克德里瓦斯发明内燃机并注册专利。

    此后,基于里瓦斯内燃机基础上的发明就不断出现。

    1860年,奥托向普鲁士申请了他个人的第一个专利,这个申请却因为和他人的发明太过相似被驳回。

    意思是什么?

    太过相似的意思就是抄袭。

    1877年,奥托终于获得了四冲程发动机的专利。

    但是不久后,这项专利被取消,原因同样是和其他人的专利发生冲突。

    意思还是抄袭。

    所以到现在,乔治也不知道这台发动机到底应该叫什么。

    不管叫什么吧,只要可以生产就行。

    虽然这台发动机不够稳定,频繁熄火,抖动大,噪音大,油耗高等等等等,还有很多缺陷。

    但毕竟这台发动机可以爆发出相当于30匹马的功率,这足够让乔治投资一个发动机工厂了。

    只有发动机工厂还不够。

    圣彼得堡科学院已经组织人手,对四冲程发动机进行改进。

    乔治要求也不高,一口气把功率提高到几百马力不现实。

    乔治只希望短时间内解决稳定性问题就行,想要更高马力,未来可以持续改进。

    这就需要一个专业的发动机研究所。

    奥托研究发动机的同伴,是他的兄弟,期间还一度因为资金问题中断研究。

    乔治这里不存在资金问题。

    同时乔治还可以调集更多资源。

    于是乔治就给布特列洛夫发电报,希望布特列洛夫能让彼得堡科学院研究发动机的研究所,迁到海参崴来。

    产学研一条龙,关键是产和研。

    新技术到底能不能应用于发动机,需要验证之后才知道。

    圣彼得堡科学院拥有研发实力,但是没有验证条件,需要派人把设计图纸坐船送到海参崴验证,然后再把结果返回去。

    即便不考虑验证的时间,这一来一回就是4个月。

    如果能把研究所搬迁到海参崴,那么很多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效率提高的不是一星半点。

    为了解决研究人员的后顾之忧,乔治开出的待遇极其丰厚,普通研究员的待遇,几乎和圣彼得堡大学的教授拉平。

    生活上的问题也不用担心,海参崴现在有学校,有医院,工厂都远离城市,海参崴的自然环境和空气质量还是可以的,除了没有大白腿之外,基本上圣彼得堡有的,海参崴都有。

    而且更好。

    圣彼得堡涅瓦河畔的豪宅,科学院的研究员们,就算升到院士,这辈子都休想染指。

    尤里耶夫宫所在的尤里耶夫山,已经开始开发半山豪宅。

    位于海参崴内部的阿穆尔湾,正在修建海边度假村和疗养院。

    这些都是为海参崴未来的高科技人才准备的。

    虽然乔治的准备很充分,布特列洛夫却不同意将研究所搬迁到海参崴。

    这也可以理解。

    研究所在科学院,乔治就得一趟一趟往科学院跑,为科学院带来源源不断的新项目。

    乔治的化妆品研究所已经从科学院搬走了。

    发动机研究所再搬走的话,布特列洛夫担心终有一天,乔治会把圣彼得堡科学院挖空。

    到时候别说母猪产后护理,猪粪循环利用都没得。

    虽然在布特列洛夫这里碰了钉子,乔治却不着急。

    布特列洛夫就算再护犊子,乔治还有大杀器。

    彼得堡科学院在俄罗斯的地位再高,也总是帝国下属科研机构。

    乔治做不到的事,尼古拉一个电话就可以解决。

    和乌拉尔机械厂相比,布特列洛夫还是有底气的。

    他没有第一时间屈从尼古拉的淫威,而是直接去找沙皇。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73967/66065671.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73967/66065671.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