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都市言情 > 新官路商途 > 第六百一十五章 演讲(二)
    “……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资金方面主要依靠政府产业政策指导下的银行融资,这远远超过私营资本积累所能达到的速度与规模。这也造成日本企业不同于欧美其他发达国家企业的高资产负债率。目前欧美企业平均负债率在40左右,而日本企业资产的70依赖于外部的融资,而大部分又直接来自银行贷款,企业债券与股票仅占次要地位……”

    “……如果说日本以制造业为主的贸易部门行事高效令人印象深刻,更多是刺激日本银行业资本规模的急剧扩张,还不足以埋下太深的隐患,但我们还要能够观察到日本同样效率低下的非贸易部门,如金融、服务业以及房地产业。在八十年代中期往后,日美贸易摩擦加剧,日元被迫大幅升值,导致其国内资本涌入证券及房地产市场,刺激经济泡沫快速膨胀,比香港楼市有过之而无不及,这足以能称得上日本银行业呆账坏账高企的根源了……”

    “……而与此同时,日元升值也极大刺激其银行业资本涌往海外的热潮,迄止目前,日本银行业海外资产已经占到40,受到的监管更为薄弱,而在经济危机带来之际,则注定会加剧银行业呆账坏账规模的进一步扩张……”

    “……我们同时还要注意到日本银行业50的资本来自包括股票投资组合供给在内的二级市场,这也将注定金融风暴中必然要承受两种相反的压力,一是经济放缓,外国投资者由于日元走弱而撤资,另一方面走弱的日元,又将促使其国内投资者增加美元贷款,进一步加剧银行业核心资本的流失……”

    “……这种种因素叠加,即便日本产业有着极为深厚的基础,但其经济以银行业为首,所受到金融风暴的冲击,也将极大超乎之前诸多经济学家的预估。随着金融风暴的进一步蔓延、深化,这一预判将很快得到验证。在座的朋友应该很快就能识穿我今天的所言到底是夸大其词、危言耸听,还是确有几分道理……”

    如今经济危机在东南亚地区已经蔓延开来,即便像熊玉琼、苏利文、朱鸿召、朱璐、钱晋章这些人成功躲过前期风暴的摧残,但也是人心惶惶。

    这也注定他们更容易接受悲观的预测。

    就像对一个饥寒交迫的人,说明天即将世界毁灭,他不仅更倾向相信,说不定内心还隐隐有着期待。

    当然,萧良对日本战后经济发展的脉络梳理之深,也远远超乎所有人的想象。

    很多人想到香港游艇之夜,萧良对香港社会经济深入肌理的梳理,即便有些人内心多少有些不屑一顾,但也无从反驳。

    认知根本就不在一个层面上。

    他们所能质疑的,萧良都已经从更高层次进行了阐释,剩下来的,除了选择信或不信,还能反驳什么?

    更关键的,是游艇之夜的判断,已经被残酷的事实所证明,曾经不屑一顾的那些人,今天赶到会场,他们还会继续不屑一顾吗?

    萧良看了一眼腕表,不知不觉都两个小时过去了,示意大家再短暂的休息一下,他拿起主持台前的水杯,润润快冒烟的喉咙。

    接下来的演讲重点,萧良则从日美贸易摩擦以及全球产业转移不可能逆转的趋势等方面,阐述日本新兴it产业的发展,注定将遭受到来自欧美发达国家以及包括韩国、新加坡、台湾等新兴地区的联合包抄夹击而步履蹒跚,难有大的起色。

    而制造业成本快速抬升加上日本自身产业结构的调整需求,促成日本制造业进一步往环太地区转移,与其国内的地产、证券泡沫破灭一起,将共同压制其国内经济活力进一步下降。

    亚洲四小龙除了香港之外,韩国、台湾、新加坡都有较为完整的产业生态,更为健康稳固的金融经济政策,同时体量较小,还保持着强有力的经济活力。

    这决定了三地将受到严重的冲击,但也将有能力更快摆脱金融风暴的负面影响,进入新的增涨期。

    三地在摆脱金融风暴的负面影响后,除了将继续执行限制日本产业资本输入的政策外,还将从化工、汽车制造、信息电子等领域,对日本国内的优势产业形成强有力的竞争。

    过去二十年日本对东南亚地区的产业、金融资本的直接输出,以四小虎为主,而四小虎更为脆弱的经济产业结构,更为复杂的政治环境,注定的长期衰退,也将令日本过去二十年对这些地区的资本输出,长期蒙受巨大损失或难以忍受的低效率回报。

    这些都将构成日本经济在金融风暴过后,恢复艰难与缓慢的要素。

    萧良也由此断言,日本经济在接下来十数年间停滞不前,将是极大概率会发生的事情。

    迄止八十年代之前,全球就已经进行了三次全球规模的产业大转移,而此时正在发生的第四次全球产业大转移,中国与东南亚及拉美地区,是最为核心的承接地。

    这也是目前学界所公认的事实。

    “现在到了整个论题的后半段,也就是说到二零一零年,中国经济总量有无可能实现五倍以上的超高速发展?单纯以现有的经济数据建立模式,我们大概能测算出,中国需要在新一轮产业大转移里,承接70以上的份额才有可能实现这一目标。不过,截止于目前,在这一轮的产业转移中,学界似乎并不认为中国内地表现出比东南亚及拉美地区更强的优势。因此,主流经济学家较为乐观的预测,就是到二零一零年,中国经济体量再增涨一倍,而非更高。不过,主流经济学家他们无法摆脱前三次产业转移实践带来的顽固认知,也没能及时发现新时代、新兴产业以及新的价值观所具备的不同以往的特点。前三次产业转移,几乎都是以整体价值链转移为特征,而八十年代以来,在全球价值链的影响下,产业转移已经演变成某一生产环节或工序的转移,变得碎片化,更注重产业链的布局。现在几乎所有人都在喊产业全球化布局,但在实际的经济发展预测中,学界却又不知不觉间低估了产业全球化的影响。这也就严重低估了中国内地自解放以来在工业化上所做的种种努力,严重低估了中国已经建成的门类齐全的制造业体系,培养的产业工人,对承接带有新特征的新一轮产业转移有着更强大的吸收、融合及再生能力。除此之外,中国广阔市场的高容纳性、内部增涨空间,基础建设的高需求,都将给产业转移带来高过想象的复合增长。这些都是目前学界预估不足的部分……”

    “……事实上从九二年以来,对东南亚及拉美地区,以纺织服装、轻工以及一些技术密集型产业中的中低端为主体的制造业转移,已经增长放缓,甚至陷入停滞。而近几年来,东南亚地区无视外贸出口大幅放缓之事实,看到大量资本涌入,不能为制造业吸收,而大肆涌入地产、金融市场,带来虚假的泡沫,不但不为之警惕,甚至还暗中窃喜,这无疑是这次金融风暴产生的根源。不过,东南亚及拉美地区承接产业转移陷入停滞或缓慢增涨,那全球产业转移有没有放缓呢?那没有放缓的全球产业转移,更多的转移到哪里,说到这里,大家想必不用我再将最后的答案揭开来了吧?”

    “……事实上,从九二年迄今五年时间里,中国实际承接全球产业转移份额,已经从八十年代的百分三十,大幅提高到百分五十以上。比较可惜的是,我没有全国性的数据,只有江省的数据能佐证我这一判断。这些数据我做了一些梳理,此时没有条件直接展示出来,会后我乐意与大家进一步交流分享。而在座大部分朋友,都为这一事实的发生做出或多或少的贡献。”

    “有关新一轮产业转移特征,以及中国展现出更强大的容纳、融合、再生能力,从锡江、东洲、秣陵这几年的招商引资实践,也是全然得到证明的。我两年前在东洲的一次宣讲上也有提到一些,我这边再做一些论述……”

    “……金融风暴的发生,预计还将持续一年左右的时间,往日韩等经济体蔓延也是注定会发生的事情,不要侥幸。这些对身陷危机中的国家跟地区来说,是很不幸的。而风暴过后的经济恢复也将比想象中艰难、漫长,这些之前都已经分析过了。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77817/110351465.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77817/110351465.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