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历史军事 > 为帝十二载 > 第45章 柳暗花明
    在这个扑朔迷离的政治舞台上,山西的这场纷争宛如一出扣人心弦的大戏。不是田文镜,便是山西,这二者间的纠葛究竟孰是孰非,朝廷不得不深挖真相。皇上的正月十六明诏,本是希望两年内各省能还清国库亏空,但看来又将是一场空谈。

    田文镜,这位山西的钦差大臣,一到任便召来了所有县府堂官,一场关乎诚信与权力的较量悄然展开。全阳县县令占培人,作为第一个被询问的对象,面对账簿上的完美数字,田文镜却质问他们为何仍对百姓征收苛捐杂税。占培人在田文镜锐利目光的逼视下,只得坦白相告:钱是还了,但那是借自太原县,他不能背负欠债不还的恶名,这才出此下策,对百姓增收过桥费。

    然而,田文镜并不知道,山西的官员们早已结成同盟,企图以他们的老练与狡黠,对付他这位新来的钦差。太原县令的出现,更是将这场较量推向了高潮。他轻松地化解了田文镜的疑问,原来阳泉县的欠款是他们垫交的,他们县之所以富裕,全赖家中都有矿山。

    田文镜一时间有些恍惚,难道真的是自己错了?然而,他很快清醒过来,决定深入彻查。他转向诺敏,要求他配合自己的行动。诺敏却以皇上的旨意只是叫他验收为由,暗示田文镜此举越权。这句话如同一根导火线,瞬间点燃了田文镜心中那根紧绷的弦。他坚信,越是隐藏与抵抗,越证明其中必有猫腻。于是,在诺敏的不满与无奈中,一场深入骨髓的彻查正式拉开帷幕。

    “田大人,您是从第一架开始清查,还是从最后一架开始呢?”有人试探着问。田文镜眼中闪过一丝坚定,他知道,那些银子每一文都不少,即使他绞尽脑汁也难以发现任何破绽。诺敏拿起笔,写下一纸奏折,声音里充满了坚定与执着:“我诺敏一生清廉,只愿为国家和皇上尽忠职守。然而,总有一些人,嫉妒我的成果,试图在我的清廉中找出瑕疵。待此次清查过后,倘若有任何不符,我愿承担所有责任。”

    奏折如快马般送往京城,紧接着,田文镜召集了山西的众官员,开了一场紧急会议。他严肃地警告众人,不要轻易招惹那个被称为“二愣子”的田文镜,以免惹出不必要的麻烦。同时,他还命令各府州暂停向百姓收取税费,待事情解决后再做定夺。

    此时的雍正皇帝陷入了两难的境地。田文镜是他的得力干将,但如果那300万银子真的出了问题,他将面临巨大的压力。满朝文武都在关注着此事,而隆科多作为朝中重臣,必然会站在诺敏这边。雍正心中的天平开始摇摆,他知道,自己必须做出一个明智的决策。

    最终,雍正决定派图里琛前往调查此事。然而,在图里琛出发的前夜,隆科多却亲自上门拜访,暗示他此次任务的艰巨与重要。图里琛深知,自己的每一个举动都关系到皇上的圣明和朝廷的颜面。他深知,此次任务不仅是对自己的考验,更是对整个朝廷的考验。他必须小心翼翼,绝不能有丝毫的大意。

    而此刻的田文镜,仍在方库中忙碌着。他知道,自己的责任重大,但他也相信,只要心中有正义,就没有过不去的坎。他将继续坚守在这里,守护着那份属于国家和皇上的财富,直到最后一刻。

    在北京的深处,一座老式的官邸中,两位重要的朝臣,图里琛和隆科多,正在低声交谈。图里琛,这位朝廷中的人精,立刻察觉到了隆科多话语中的深意。他微微颔首,一脸诚恳地向隆科多请教。

    隆科多凝重地看着图里琛,道出了事情的真相:“图里琛,你的主子,也就是刚登基的皇上,他目前正试图以山西为榜样,整顿整个朝廷的吏治。如果山西出了任何乱子,皇上的声誉都将受到严重的损害。”

    第二天清晨,图里琛就将这个消息完整地传达给了雍正皇帝。雍正微微皱眉,问:“你怎么看?”图里琛低头回答:“一切听从皇上的教诲。”

    图里琛,这位朝廷的精英,不仅在危机时刻能够巧妙地应对,即使在关键时刻,他也始终听从皇上的决策。而此时的隆科多,尽管他的地位尊贵,也只能听从皇上的意愿。

    田文镜的决策出现了失误。山西的库银,那300万两,一分不少。然而,等待他的却是百官的压力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81501/70125295.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81501/70125295.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