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恐怖灵异 > 中国皇帝自我介绍 > 第201章 唐代宗李豫
    简介

    唐代宗李豫是李唐的第九位皇帝,公元762年5月18日出生于东都上阳宫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洛阳市。

    他是唐肃宗李亨的长子,母亲是章敬皇后吴氏。

    如何登基

    李豫从小就特别好学,专攻《周礼》和《易经》,还学习儒家经典,为人也是仁孝温恭。再加上宽厚决断,还是嫡长孙,所以唐玄宗特别喜欢他,在他十五岁的时候,被封为广平郡王。

    755年,爆发安史之乱,成为很多人的人生转折点,李豫也不例外,当时在马槐坡兵变后,他和弟弟建宁王李倓就劝他们的父亲李亨北上灵武。

    到七月李亨即位,于是李豫被封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前面也讲了,郭子仪为副元帅。基本上天下兵马都归李豫节制。当时行军长史是由与唐肃宗私人关系很好的李泌担任。他俩紧密团结,一起处理军机大事,当时朝廷初创,临时招募的兵员很少,又没有战斗力。李豫采用的就是推心示信,招怀留散,等到彭原后,已有几万士兵了。

    随后在各方努力下,逐渐收复失地,当时驻守凤翔,唐肃宗因为信任李辅国和皇后张良娣。两人刚开始互相勾结,阴谋废掉李豫,但是因为李豫功劳,轻易动不了,就诬陷李豫的弟弟,也是他的坚定的支持者李倓,唐肃宗这个糊涂虫竟然相信了,随后将李倓赐死。李豫对弟弟的死极其伤感,但是在这种宫廷斗争中,他也只能保持沉默。

    随后唐肃宗加紧部署对安史叛军的总攻的准备与部署。计划收复京师长安,随后在九月,李豫和郭子仪为中军,最终在回纥和西域的兵马协助下,最终取得大捷,一战而收复长安,李豫率领军队进入长安。

    整个历史平叛过程中,李豫是可圈可点,比如刚攻下长安的时候,当时唐肃宗和回纥约定,土地百姓归大唐,金银珠宝等归回纥,所以攻下长安的时候,回纥就想开抢,最后李豫亲自到回纥的首领面前,请求他们爱护百姓,能否等攻下洛阳再执行,如果在长安就抢,那么到时候洛阳必然难攻,所以当时的回纥首领,非常信服李豫,连唐肃宗听说后,都大声赞叹自己不如这个儿子。

    当然至少这说辞最终保护了长安,到洛阳被攻破后,终究满足了回纥的抢劫行为,不过也是让回纥在乡野小镇抢了三天,主城府库,让回纥进入主城府库将金银珠宝拿走。其它地方也没有允许他抢,就这李豫也深以为患。

    收复两京,让李豫声望大振,在757年十二月,李豫被封为楚王,758年三月又改封成王,随后五月十九日又被封为皇太子。

    761年,唐肃宗患病,李豫就开始监国,当时唐玄宗李隆基和唐肃宗李亨都病殃殃的,李豫作为子孙辈,两边都是衣不解带伺候,也算难得。

    随后762年四月,唐玄宗去世,当时的皇后张良娣因为自己没有子嗣,但是害怕唐代宗上位后,自己控制不住。有时候这全是权力害的,如果他就这样顺其自然,每天吃斋念佛,追求自然的话。当然可能在历史上没有留下什么大名声,但是至少可以寿终正寝,一生活得舒服,可是一沾染上权力,那就完蛋了,他想干掉李豫,另外立一个听自己的,原来和他同盟一起干掉李倓的李辅国这次站在了唐代宗这边,所以说李辅国绝对是个高级的政治动物。最后李辅国和另外一个宦官程元振派兵到凌霄门,把消息告诉李豫,提前将李豫保护到军营里面,随后派人将张皇后等人软禁,唐肃宗本来就小命不长,结果直接就被硬生生给吓死了,同一个月和他老爸一起相约旅居地府去了。

    于是在762年四月二十日,李豫正式即位。

    登基作为

    李豫即位后,李辅国作为拥有拥立之功的人,自然也得到李豫的重视,只不过这哥们只能说分析形势,直到知道什么时候,倒向谁能看得清,只是权力害人再次体现的淋漓尽致,他把李豫当成秦二世胡亥了。竟然劝李豫说:陛下你只要平时在皇宫里面吃喝玩乐就行了,外面的事情,交给我就行,我都给你摆平

    李豫听了及时不爽,但是当时还真没办法,因为当时的李辅国还手握兵权,所以说啊,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伟人总结的非常的好啊,从古到今不管乱世还是和平时期,这兵权,那就是底气啊。

    李豫没有,所以只能暂时停他的。不过暗杀政敌,这在乱糟糟的五胡十六国都没有,结果在大唐盛世发生了,李豫军队里面搞不过,就偷偷的培养了刺客,随后找机会让刺客将李辅国给做掉了,然后全国假模假样的搜捕罪犯。那自然是搜索不到的。

    唐朝上面乱糟糟的,外面这时候也同样不安宁,叛军竟然再度攻陷了洛阳。

    所以唐代宗一旦正式掌权后对被李辅国等打击的平叛将领郭子仪,李光弼,李光进等人进行加封。同时对被张皇后诬陷赐死的弟弟李倓等人也都全部平反昭雪。

    随后李豫命令儿子李适为兵马大元帅,仆固怀恩为副元帅,对叛军发起强大的攻势,当时的叛军首领是安史之乱里面的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

    公元763年初,史朝义走投无路,往北逃窜,想进入契丹,途中被图谋归唐的范阳尹李怀仙给追上,被迫自杀了。李怀仙于是拿着首级来唐朝归降,前后经历了八年的安史之乱终于算是彻底的被平定了。

    安史之乱结束后,有大功劳的仆固怀恩申请分封原来的安史之乱的旧将镇守和朔的提议,这个决定也被认为是让大唐走向灭亡,导致晚唐混乱的导火索,就是藩镇割据势力的逐步形成的起点。

    原本属于大唐的吐蕃,现在的西藏,看到了唐朝的衰弱,就趁安史之乱的时机,逐渐壮大,最终成为了大唐的心腹之患,763年,吐蕃军一度逼近京师。

    李豫紧急让李适继续挂帅,同时启用老将郭子仪,但是为时已晚,不得已李豫匆促逃离京城,到陕州避难,最后藏在山谷中,才得以逃脱,随后吐蕃军攻入长安,后辛亏郭子仪与吐蕃军周旋,让吐蕃军迫于压力,最后抢劫一番,退出了长安。

    随后在同年的十二月,李豫才得以再次返回长安,随后大家都说程元振贻误战机,最终李豫将他流配江陵,同时重赏郭子仪。

    随后立有大功的仆固怀恩被河东节度使和宦官逼迫,无法申诉,于是再763年,开始造反,先是派儿子攻打河东节度使,李豫派人招抚不成,就采纳当时的刑部尚书颜真卿的建议,让郭子仪前去招降,那些人都是郭子仪的旧部,一看郭子仪来了,就都投降了,仆固怀恩的儿子,没办法就自杀了。

    随后在765年九月,仆固怀恩对外声称说是李豫死掉了,带领吐蕃、回纥,吐谷浑、党项等人总共三十来万,再次前来进攻长安,李豫急忙让郭子仪屯兵长安北面,谁知道半路上,仆固怀恩死了。于是郭子仪趁机说服回纥与唐军联合,毕竟是老搭档了,一拍即可,于是两方联手报了上次吐蕃攻入长安的仇,在灵武大破吐蕃,斩首突破五万人,生擒上万人,夺回被吐蕃劫掠的男女百姓四千多人,夺回的牛马更是连绵三百里。可谓是战果辉煌。

    晚年的李豫也相信宦官,但是往往宦官权力大到一定程度后,又被他诛杀,比如受宠信的鱼朝恩等等。

    更重要的是到了晚年的李豫信奉佛教,以至于大兴佛事,养了很多僧人,最终给国家财政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如何死亡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86063/69172469.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86063/69172469.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