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恐怖灵异 > 大明:百姓好才是真的好 > 第76章 再谈海禁
    待处理完薛祥的事情后,朱元璋便让这位工部尚书先退下了,单独留下了朱樉。

    “老二,那日你说关于解除海禁之事,咱思虑多日,觉得还是有几分道理的,不过这海禁关系到沿海安定,

    如今西南未平,辽东存患,若是东南沿海再出乱子,你应当知晓后果。”

    朱樉闻言,重重点头。

    按照他所知道的,至多不过三年,朱元璋便会派遣蓝玉、沐英以及傅友德等人,去平定扎根在云南以及贵州的割据势力,并一举平定西南之患。

    若是如今贸然解除海禁,还没有妥善的措施,那么西南未定,东南还要起祸患。

    如此一来,若是布局错乱,那么老朱这洪武一朝,就不一定能够达成“大一统王朝”这个夙愿。

    朱樉开口道。

    “父皇,您是否以为,海盗生性贪婪,且喜藏匿于海上,派军缴杀不尽,以法也难以收服。”

    朱元璋冷笑一声。

    “莫非你老二有法子?”

    “或许是有的。”朱樉道。

    朱元璋皱了皱眉心。

    “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你跟咱这玩什么文字把戏。”

    朱樉干咳一声说道。

    “父皇,您可还记得您让舟山群岛的岛民迁徙内陆之事?”

    朱元璋眉心皱的愈发深沉,此事他当然记得,立国之初,他为了削弱江南富户豪族的影响力,又或者解除某些地方的割据隐患,就曾数次下令“赶散”,其中一次便是发生在舟山。

    “咱记得,当初汤奏报’海岛居民外联海盗,内相仇杀‘,咱便下了徙民废县的令,还解除了舟山的卫所。

    不过后来有个叫什么……王国祚的进京告御状,说动迁激烈,恐生民变,咱这才给舟山留下了近九千户,迁走一万三千余户。”

    朱樉闻言不禁心生佩服,果真是心怀万民的朱皇帝,哪怕出身农家,少不识字,如今坐上皇位后,还能做到事无巨细,都存于心。

    朱樉开口道。

    “父皇,这舟山乃是由群岛构成,于在海上讨生活,并且难与内陆相连,所以此地民风彪悍。

    不过彪悍虽彪悍,岛上的居民大部分倒也本分,只捕海,不走私,且极其团结,曾不止一次赶走想要袭击村里的海盗。

    岛民捕鱼为生,海盗来村袭杀,所以岛民与海盗是有血海深仇的,就算有勾结者,也只会是极少数,

    且您在舟山建立了昌国卫后,当地从军者不少,多是奔着保卫乡里,驱逐海盗投的军。”

    朱元璋一愣,他倒是不知道还有这种事情。

    “竟有此事,莫非汤和骗咱?”

    朱樉回道。

    “信国公自然不会欺骗父皇,但信国公毕竟身居高位,舟山岛屿众多,大岛有岛民护岛,小岛便成了海盗猖獗之处,如此一来,便会误以为海盗与岛民多有勾结。”

    朱元璋闻言,一拍桌案,哼了一声。

    “这个汤和,打仗容易出错,办事也听风就是雨!”

    朱樉则不搭这个茬,汤和老朱骂得,他可骂不得,他继续道。

    “父皇可能不知道,现如今舟山岛上人口骤减,外加没了成建制的卫所,岛民生活愈发艰难,海盗也愈发猖獗,若长此以往,哪怕有世仇在心,但迫于生计,难免岛民变海盗啊父皇。”

    朱元璋面色一怔,他却是没想到,舟山的那次迁徙,竟然为东南埋下了这样的祸患。

    若事实真如朱樉所言那般,短时间可能看不出什么,但随着时间推移,舟山必然会发展为海盗的大根据地,且更加难以清剿。

    朱元璋越想,面色便愈发严肃,甚至生出了活剐了汤和的念头来。

    思虑一阵,他便联想想到了什么,紧接着看向朱樉问道。

    “老二啊,你说了这么多,但都是隐患之处,莫不是你早有应对的策论,若是有,立马说给咱听听。”

    “自是有的。”

    朱樉回道。

    “若是父皇能够恢复昌国卫,准许舟山岛民回迁,且予以政策安抚,想必他们会一心忠于我大明,为我大明,亦是为他们自己,行那保家卫国之举。”

    朱樉的话让朱元璋眉心一皱。

    回迁么……

    他思考片刻后,便摇头否决道。

    “此举不行,咱若是让他们回迁,那不是告明了天下,咱这是折腾人么,拿几万人的迁徙做朝令夕改之举,此法不妥。”

    朱樉闻言则回道。

    “父皇,这舟山岛民被迁徙到苏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91465/70107430.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91465/70107430.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