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9

    晚上林如海回明雪堂的时候,耄不意外地看到贾滟正在灯下等她。

    幽静的庭院,曲折回廊上挂着几盏羊角灯,踏进正房,便是一阵熟悉的熏香,昏黄的灯光下,年轻的女子歪在榻上拿着一本书,看似在看书,实则在发呆。侯在正房外的夏堇见了他,正要行礼,却被他抬手制止。

    林如海向夏堇挥了挥手,示意她退下

    夏堇顿时会意,脸上露出一个笑容,无声地退了下去。

    相处的日子渐长,林如海慢慢地发现了贾滟的喜好,她喜欢独处,出去外头的时候没办法,身后会跟着婆子丫头一串尾巴,但在府里走动的时候,身边要么带着锦葵,要么带着要革,两个大丫鬟都有事情的时候,就带着结香、建兰两个年龄更小一点的丫鬃。

    到了夜晚。两个玉儿都请过安回闲云阁安歇之后。明雪常的正房里几乎没人服待,她总喜欢自己一人在里面待着。这跟贾敏很不一样

    贾敏在世的时候,明雪堂里总是很热闹的,四个大丫鬟忙进忙出,罗汉榻旁随时有服侍的仆妇静候着。每次他才进明雪堂庭院的大门,便是此起彼伏的“老爷回来了”,“见过老爷”,十分热闹,

    回想起昔日的光景,仿若隔世。

    原来她离开已经那么久

    其实也并不是太久,两年有余,只是这一年多来,明雪堂迎来了新主母,她悄无声息地将自己的点点滴滴渗透明雪堂和林府,还有两个玉儿的生活。润物细无声

    史太君选的这位年轻女子,确实有她的独到之处,

    林如海撩起衣袍,跨过门槛

    灯下的美人毫无知觉,她歪在榻上,姿态懒洋洋的,带着几分娇慵,令人想起雨后枝头上绽放的海裳舒展、慵懒,美得令人心动

    林如海放轻脚步,走到罗汉榻前,“在想什么’

    想的这么入神,连他回来这么久都不知道。

    在灯下发呆的贾滟,听到林如海的声音,眨了眨眼,抬头看向他,

    其实这时候她应该要起身行礼的,可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有点懒,懒得礼数周全,懒得伪装些什么。情绪来得很莫名其妙,就是一种忽如其来的心累,不想搭理任何人,只想自己安静地缩在自己的小世界。于是,贾滟好像是还没回过神似的,怔怔地看着林如海。

    林如海极少见她这么迷蒙懵然的模样,感觉有些新鲜,他双手背负在后,俯身,漆黑的双目跟她对视,”怎么呆呆的"

    男人低沉的声音带着淡淡的笑意,像是在逗弄她似的,“别是听绛儿说可以到田庄玩,高兴傻了。‘贾滟:“

    贾滟默默地坐正了身体,然后站了起来,“老爷回来了,怎么没让人通报一声

    随即,她又眼尖地看到林如海石青色的外袍上有水珠,问道:“外头下雨了吗

    “下了一点小雨,不碍事。

    “怎么不碍事身上受了潮气,就容易着凉。玉儿的咳嗽才好了些,可别是玉儿的病略好些,老爷又病倒。林如海这一年多来倒是没什么大病,只是小病却不少,有时头疼,有时胃疼,偶尔有点小风寒,贾滟身为一个敬业的打工人,既要当好继母的角色还要当好林如海贴身秘书,身兼数职,但凡林家的这几个人有些风吹草动,她就得打起十二分精神。毕竟,死了谁都不好

    还是小心照料着,争取不让他们早死

    可是林如海表现得就很不在意的模样,贾滟只好站起来,催促道:“老爷快去把潮了的衣服换下来吧。站在他跟前的女子低眉顺目,也不知是什么原因,林如海觉得她眉眼透着一丝倦意

    林如海:“你今日看上去有些乏累

    贾滟睨了他一眼,话语里无端带了几分埋怨,“玉儿咳嗽才好转了些,让你去换衣裳你也不去,事事都要我盯着,当然累了。话一出,不等林如海说什么,贾滟自己就吓了一跳。

    心生埋怨不是好事。

    她从小就活在一个极少埋怨的环境里,父母说埋怨于事无补,想办法改善现状才是正事

    越埋怨就会越加心有不忿,长期以往,别人听了觉得你烦,于自己也无益。

    幸好,林如海并不觉得贾滟在埋怨。

    他只觉得平时总是周到体贴的年轻女子此刻难得流露了些许真性情,令人觉得可怜可爱。

    他含笑看差贾滟,却还是不动

    贾滟被他看得有些不自在,有些恼羞成怒,横了他一眼,“还不去

    林如海终于没忍住,低声笑起来。

    贾滟木然着脸,心想林如海再笑的话,她就要发脾气了。

    林如海大发慈悲,没让贾滟发脾气,他微微俯身,双目与贾滟平视,声音有点轻,笑道:“恼了不过是逗你玩,我这就去换身衣裳出来。贾滟:“

    林如海站直了腰身,转进西次间换衣服。走到碧纱橱前的时候,又回头跟她说:“有一阵子没喝你煮的茶了,前阵子不是带了一些暹罗产的茶叶么煮一杯给我吃,可好‘贾滟站立在原地,心想我能说什么呢

    也不能说不好啊。

    于是,只好去叫锦葵把茶具搬来,茶叶找来,认命地给林如海煮茶。

    但贾滟先前发呆,本来是在想林如海要带她和两个玉儿一起去田庄的事情,寻思着问一下林如海要打点些什么。毕竟,她没有跟林如海带着两个玉儿去哪个地方小住的经历。两个玉儿要穿什么用什么倒是好张罗,但林如海却说不好。她想着想着,不知怎的,脑子就不做主地放空了,林如海回到明雪堂时跟她岔了一下,又忘了。

    等到林如海喝完她煮的茶,准备就寝的时候,贾滟终于想起来这件事情,于是问林如海

    林如海笑着跟她说:“不必带太多人,我把松月几兄弟带上,至于丫鬟带几个,你作主。

    贾滟感觉林如海说了跟没说似的,不过既然他这么说,就全凭她张罗了

    她盯着琥珀色的杯子点头,说:“好的,老爷。

    林如海看着她,神色有些莞尔,说道:“不必这么如临大敌的,那个田庄我从前与裴五去过,是个好地方。如今这时候,正值春耕,野菜也长得刚好,既然去田庄,也不必从府里带什么吃的,庄里什么食材都有。听上去感觉林如海对去这些地方并不陌生,也不像一般的贵族子弟那么不食烟火

    贾滟好奇,“老爷常去这些地方吗

    林如海像是想起了什么事情,沉吟了片刻,然后笑道:“早些年父亲去世,我护送他的灵柩回苏州原籍后,在苏州祖坟旁的田庄住了两年。贾滟“啊”了一声,“我从未听说过此事。

    林如海的父亲是在他少年时去世的,贾滟算了算,林如海应该是在护送父亲的灵柩返回原籍的两年后,再上京参加春闱的。春闱中了进士,殿试探花,后来就被史太君相中,将她最宠爱的幺女贾敏嫁给了他。

    林如海笑道:“不过是在祖坟旁的田庄住了两年,终日闭门读书,有时在山野间游荡,也不是什么值得旁人称道的事情。‘可贾滟觉得这很了不起

    大多贵族子弟在孝期的时候耐不住寂寞,打着守孝的名号,换着法子寻欢作乐的人不在少数

    林如海那时是十三、四岁的少年,正值青春躁动的时候。田园风光再好再迷人,对少年郎来说也有看腻的时候。少年郎的世界光怪陆离,身上总是带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意气和成人不能理解的冲动欲望,

    贾滟还记得上初中时,自己那些不为人知的心事,以及同龄人做出的种种令大人觉得匪夷所思的事情。林如海在那个年纪能在田庄里住两年,可见他是个心智坚定的人。

    她抬头看向林如海,神色认真地说道:“怎么不值得称道我觉得老爷很厉害。

    林如海一怔,哑然失笑

    贾滟没再说话,因为她由林如海说的田庄想到了很多事情,她应该看到过类似祖坟周边田地的一些说法,可是一时想不清。她心里有事,自葱段似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琥珀色的杯子,浑圆的指甲上涂了凤尾花汁,显得手指更白。林如海见她又心不在焉,有些无奈,五指搁在案桌上轻敲,

    细微的声响让贾滟回过神来,她问林如海:“老爷,田庄是专门在祖坟边上置买的吗

    林如海微微一笑,点头,“祖坟周边不仅有田庄,还置办了家塾。从前族人旺盛的时候,大概有十来房。我年少时,还有七八房。祖坟周边的田产和家塾,都是由族人轮流着管的,每房管两年。田庄和家塾所得,都是公家的,用于四时祭祀。我护送父亲灵柩回去那年,刚好轮到我们这一房来管。听林如海这么一说,贾滟想起来了。

    难怪她觉得莫名熟悉,在红楼的世界里,奏可卿病逝前托梦给干熙凤,就跟干熙凤说过贾府败落后,将要如何自救。其中就给干熙凤说过让贾家在祖坟周边置办田地,开设家熟。这么一来,他目家道中落,族中子弟不至干颠沛流离,无处可去。林如海的族人竟那么早就想到这些了吗

    贾滟有些诧异地看向林如海。

    林如海看着她的眼神,不由得笑了,说道:“看来你想到了一些了不得的事情,不妨说来与我听听贾滟有时觉得林如海很像一只大尾巴狼,

    看上去儒雅清贵,十分芝兰玉树的君子人物,却满腹不为外人道的心思和机关。

    林如海像是已经知晓她想到了什么,却非要她说出来

    那也不是什么不能说的

    贾滟想了想,将心里的念头说出来,“听老爷所言,您年少时所住的田庄应是早就置办的,林氏一族这样的田产在祖坟周边应该不止一两处,又置办有家塾。我猜想当初提出在祖坟周围置办田产和开设家塾的人,应是老爷的祖父或是曾祖父。身在高位,皇恩浩荡之下,仍能未雨绸缪,为后世子孙谋,实在令人敬重。

    只有身在高位、享尽荣华富贵的人,才有可能会想到自己一无所有之后,子孙后代该如何卷土重来,林氐一族虽有七八房族人,在京城世代为官的,好像就只有林如海家里这一房

    皇恩虽浩荡,伴君如伴虎

    林家的祖先被圣人重用,见过太多今朝风光得能呼风唤雨,明目便若丧家之犬的人

    一旦圣恩不再,万贯家产也只是过眼云烟。家族想要源远流长,就得有深厚的根基,

    祖坟周围的田产和家塾,所得既是归于四时祭祀之用,即使被抄家也不会被充公。不管林家

    日后犯了什么样的事情,后代子孙总有后路可退。林如海虽然已经猜到贾滟想到了什么,但此刻听她说出来,仍觉得惊喜,对她十分赞棠

    ”你猜的不错。田庄和家塾这些事情,是由我的祖父一手操办的。他虽不是族长,但因为在朝为官,说话比族长还有分量些,他一经提出这个建议,便得到了族人的支持。贾滟闻言,忍不住笑道:“这是为后世子孙着想的事情,族人当然支持。再说,置办田产开设家塾需要的银子,定然是你们家出了大头。”什么你们家

    林如海含笑的声音带着些许无奈,纠正道:“是我们家。

    贾滟顿时噎住,没说话

    林如海又继续说道:“确实是我们家出了大头,但平时这些事情,还是得在原籍的族人才能看着。前两年轮到我们家掌管时,我无暇顾及,就每半年让松月回去苏州过一遍账。祖父当时以为姑苏林氏一族,我们这一代,愈发凋零

    世家大族哪能是那么容易就能发展起来的

    一般大富大贵的人家,不过三代,再多四代就已经败得精光

    想要出一个世家,不仅要子弟众多,还要有相当的向心力

    林氏的向心力是有的,可惜子弟太少。贾家的子弟倒是不少,在京城就有八房,留在金陵原籍还有十二房,家大业大,可惜玉字辈能扶得起来的人没几个,到了草字辈也是纨绔子弟居多,向心力又差如果还不赶紧捞一捞,可能就真的像她所知道的结局那样,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脑壳疼

    贾滟忍不住抬手揉了揉眉心,跟林如海说:“老爷,你们家一一

    停了下,忽然想起林如海刚才纠正她的话,于是清了清嗓子,重新说道:“我们家的祖父如此高瞻远瞩,您也与贾府的两位舅兄感情亲厚,何不提醒他们效仿我们家祖父的做法,让他他在金陵祖坟周围置办用产、开设家塾呢贾府有二十房人,就算在京城的那八房人管不过来这些事情,金陵还有十二房。每房轮一年,都轮一个十二生肖了。林如海挑了挑眉,神情有些高深莫测地看着她

    贾滟:“为、为何这么看着我

    林如海先前没发现,现在发现史太君给他挑的续弦小妻子有些了不得的地方。

    “滟儿,你是在为娘家的族人担心

    林如海端起琥珀色的茶患,语气慢悠悠的,“你的族兄去年才将自己的嫡长女送入宫中,当了后宫的凤藻宫尚书,协助皇后殿下料理后宫诸事。嫂子王氏的兄长王子腾,如今仕途也是风光的时候。宁、荣两府如今虽不像过去风光,却也非一般贵族人家能比。奇告少述底含描之、画密加站>来出了。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402868/84706122.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402868/84706122.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