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恐怖灵异 > 什么?慈禧是我老婆? > 第116章 广州十三行
    明清两朝闭关锁国,对本国老百姓和商人呢,实行海禁政策,片板不得下海。

    与此同时,外国商人没有允许,也不能随便开贸易。

    当时英国的马戛尔尼使团,带着乔治三世致乾隆皇帝的国书以及天文地理仪器、乐器、钟表、图册、毡毯、车辆、武器、船只模型等价值13,000余英镑的礼物。

    从英国不远万里,带了这么多的礼物,唯唯诺诺的觐见乾隆皇帝,希望让乾隆皇帝开放贸易,可是乾隆皇帝依旧没答应。

    正因为此次,乾隆皇帝也错失一次让大清与世界接轨的机会。

    尽管如此,但是大清皇宫里西洋玩意儿真不少,而那时大清的丝绸、瓷器、茶叶、等等行销欧洲。

    既然闭关锁国了,这样的贸易是如何进行的呢?

    实际上大清在广州一直有一些商行从事对外贸易,在历史上被统称为“十三行。”

    那这十三行到底是怎么回事?后来命运如何?

    十三行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朝,当时朝廷就实施海禁,万历年间只允许广州对外经商,当时在广州有个世博体举,负责征收外贸税收。

    但是给洋人收税,大明玩不明白。于是呢,就指定一些商家对外贸易,并且从这些商家身上收税,这些商家统称为三十六行。

    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对外贸易的商家,数量并不固定,清朝康熙年间海禁严格,广州只剩下几家商行,到了乾隆年间,对外贸易的洋行有二十六家,其中最兴盛的十三家,被称为十三行。

    这个名字也就成了对外贸易洋行的统称了。

    十三行的贸易对象,包括了当时西方的主要国家,比如英国、荷兰、西班牙、普鲁士奥地利。

    看上去是非常国际化,但当时的朝廷打心眼儿里瞧不起这群洋人,当时的英国就被称为红毛国。

    而且朝廷规定,所有洋人买卖货物,哪怕是跟官府做生意,都必须由十三行做中介。

    这样的规定后,十三行就获得了,对外贸易的垄断权,一度非常繁荣,当初有一首诗:阳传征出是官商,十字门开向二洋,五丝八丝广断好,银钱堆满十三行。

    道光皇帝刚登基1822年时,十三行所在的街区发生火灾,光烧掉的白银就有四千万两,史籍里记载,洋银融入水沟长至一二里。那时国库存银不足三千万两,简直是富可敌国。

    十三行的掌门人,过的是非常奢靡,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颐和洋行的伍秉鉴。

    2001年,在美国《华尔街日报》(亚洲版)曾刊登过一个名为《纵横一千年》的专辑,统计出上几个世纪全球最富有的50人。

    其中,有6位中国名人入选,分别是成吉思汗、元世祖、明朝大宦官刘瑾、清朝巨贪和珅、清朝富豪伍秉鉴和民国财长宋子文。

    在六人当中,唯有伍秉鉴是纯粹的商人。

    伍秉鉴家族在十九世纪前期,就坐拥两千六百多万银元的财产,他的豪宅矗立在珠江边上。

    除了伍秉鉴之外,其他洋行的行主也是不遑多让,他们见多了西洋的东西,盖得楼也是仿照西洋的洋楼。

    当时十三行商人迅速崛起,成为清朝一代与两淮盐商,山西晋商,三强并立的行商家族。

    不过啊,大清的规矩里,商人始终都要被权力玩弄于股掌之间。

    十三行商人也不例外,乾隆年间皇上喜欢西洋玩意儿,每年两广总督、广东巡抚,和粤海关,都要进献各种奇珍宝玩,比如钟表、珐琅器皿、等等都让十三行去采办。

    官府心情好,给点银子,大部分时间就是白拿,最后绝大多数货款都由十三行付现。

    到最后就成了潜规则,白拿东西是小意思,十三行商人都有钱。

    主要是朝廷知道他们有钱,只要国家遇到灾难、战争,或者皇室权贵红白喜事,等等,就勒十三行的商人主动报效国家,或者赎捐。比如乾隆皇帝公元1788年,镇压台湾林爽文,就勒令十三行商人捐助三十万两。

    根据官方档案记载,从1773年到1835年,十三行总共向官方捐献了五百多万两白银。

    商人们自嘲:宁为一只狗,不为行商手。

    当时伍秉鉴甚至主动提出捐献八成财产给官府,然后自己留两成退休,但是朝廷拒绝了。

    到了道光年间,鸦片走私问题逐渐突出,大清既然规定了洋人贸易,只能通过十三行,所以鸦片问题第一个背锅的就是十三行的人。

    首当其冲就是伍秉鉴,伍秉鉴几十年来与大清官场打交道,如履薄冰,处处小心,每年光孝敬银子就捐出去不少,但是这次遇到了硬茬子,直接就在被羁押了。

    自此之后,就是林则徐虎门销烟,随后就是鸦片战争,大清是一败涂地。

    当时伍秉鉴身心疲倦坐在广州城里,听着城外英国炮声不断,吓的是瘫倒在地。

    他知道英国人早就对通过十三行的代理贸易,积怨已久,朝廷要是败了,英国人势必要求开放通商口岸,那么十三行的垄断地位,就会彻底消失。

    所以他率领十三行众商人,积极捐纳财产,修建炮台,希望大清能打赢这一仗。

    然而大清实在不争气,广州将军奕山自作主张跟英军谈判,和约签订后,奕山向道光皇帝上奏,竟把大败说成大胜,把自己求降说成是英国人乞求通商,把赔款说成是商欠。

    道光皇帝为了早日结束战争,在不知实情的情况下批准了和约。

    按照协议清军六日内退出广州城二百余里,并且七日内要交出六百万银元的赔款。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404295/88307128.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404295/88307128.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