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清晨,紫禁城的午门外,聚集了众多文人学子。他们神色肃穆,怀着满心的期待与忐忑,等待着早朝的到来。
早朝开始,肃顺硬着头皮禀告:“皇上,卓秉恬卓老欲带文人学子联名上书,恳求皇上对西学之事三思。”
李华在脑袋子里思索一番,想到这是六弟奕的老师,不由的脸色阴沉的问道:“恭亲王,卓秉恬欲带头上书之事,你可知晓?”
奕不敢隐瞒,如实答道:“臣已知晓。”
李华冷声问道:“那你为何不加以阻拦?”
奕叩头道:“皇上,卓老心意已决,臣等实在难以阻拦。”
李华怒目而视:“朕推行西学,乃是为了大清的未来,这些人为何如此冥顽不灵?”
李华望着众多大臣们,皆低头不语,不由的怒骂道:“一群饭桶!难道就眼睁睁看着局势恶化?”
大臣们战战兢兢地站在朝堂之上,大气都不敢出。
“你们也是与这天下的文人学子持一样的想法是吧?”
“你们是想让朕当这罪人是吧?”
“你们就是想看朕的笑话是吧?”
这时,奕再次叩头,说道:“皇上息怒,臣等并非此意。只是此事关乎重大,还需从长计议。”
李华冷哼一声:“从长计议?朕看你们就是畏首畏尾,毫无担当!”
肃顺连忙跪地说道:“皇上,臣等愿为皇上分忧,只是这西学一事确实引起诸多争议,还望皇上能给臣等一些时间,想出妥善之策。”
李华怒喝道:“是朕不给你们时间?你们都知卓秉恬要带头上书,可结果呢?还是一团乱麻!”
就在此时,一名内侍匆匆跑来,禀告道:“皇上,午门外的学子愈发增多,人人手持四书五经,齐齐跪于午门外。”
李华听后,心中暗自思忖:“又是这一招,动不动就逼宫。可此次这天下文人,又与上次城内民众大不相同,他们更为顽固。”
李华揉了揉眉心,长舒一口气,说道:“去将午门外的学子们都宣进来,朕要见见他们。”
不多时,众多学子与几位德高望重的先生被引入朝堂。他们齐齐跪地行礼,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华说道:“都平身吧。”
众人起身,卓秉恬将早已写好的上书呈给太监,由太监转交给皇上过目。
李华命人将上书打开,只见两名太监手持上书的各一端,缓缓将其展开,这上书越抻越长,总管太监赶忙命人到中间扶住上书。
待联名上书完全展开后,竟足有七八米长。
太监们小心翼翼地把联名上书抬至李华眼前,供李华亲自审阅。
李华看向台下众多学子,他们手持四书五经,再瞧这联名上书的内容,李华越看脸色越阴沉。
李华深吸一口气,强抑住内心的躁动,命令道:“来人,给几位先生赐座。”
待几名德高望重的先生坐好后,李华这才缓缓开口道:“诸位先生,虽未曾亲自教导过朕,但也曾教导过朕的皇兄皇弟,对于诸位先生,朕甚是敬重。”
卓秉恬起身拱手道:“皇上谬赞,老臣等受之有愧。但关乎西学一事,老臣等不得不进言,还望皇上斟酌。”
李华皱了皱眉,说道:“朕推行西学,乃是为了大清富强,诸位为何如此反对?”
另一位老先生说道:“皇上,儒学传承千年,深入人心,乃是治国之本。西学贸然引入,恐乱了人心,坏了纲常。”
李华道:“朕并非要摒弃儒学,朕保留了儒学所有。只是增设了科技院,想取西学之长,补我大清之短。”
卓秉恬紧接着说道:“皇上,但西学之术多新奇古怪,与我传统儒学格格不入,贸然施行,只怕会引得人心惶惶,社会动荡啊。”
这时,一位年轻气盛的学子站出来说道:“皇上,西学之法与我大清国情不符,若强行推行,天下学子们将无所适从,未来之路迷茫难测。”
另一名学子站出来说道:“皇上,吾等历经十年寒窗苦读,只为考取功名,以报效国家。”
“然而皇上您虽未变革科举制度,但是您对西学设立的那些奖赏,致使那群奇巧淫技之士轻轻松松便能获得奖赏,谋取功名。这实在令天下寒窗苦读的学子们倍感寒心啊。”
随着他的话说完后,直接跪地磕头高喊道:“还望皇上收回西学之令,大力弘扬儒学文化啊。”
学子们见状纷纷跪地,齐声喊道:“还望皇上收回西学之令,大力弘扬儒学文化。”
场面之壮观,让在场的大臣们无不动容。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404295/91966107.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404295/91966107.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