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恐怖灵异 > 大唐之太子要我命 > 第2章 氏族
    1

    退朝后,李政赶忙叫住了准备前往尚书省的戴胄。

    “戴相公!戴相公!”

    戴胄转身看去,一脸疑惑:“楚王殿下有事?”

    李政笑了笑,开口问道:“戴相公哪里走啊?”

    “自然是回去处理灾民粮饷调拨问题,无论谁去赈灾,户部要出一部分,还要先知会邻州刺史,以户部做保,借调粮食。”戴胄不解的回答道,似乎对这位平日里根本不常联系的楚王,突然前来,有些不解。

    李政却一把抓起了戴胄的手,开口道:“不急不急,政务之事,晚些也无妨,戴相公,还是随我一道去千秋殿认错的好。”

    戴胄更是不解了:“我有何错?”

    “戴公不知刚才所犯大忌?”李政问道。

    “还请楚王殿下明示。”

    “你在朝堂之上,公然否决太子的提议,这还不算大忌?”

    “魏玄成否认得,我戴胄否认不得?”戴胄仍然不解。

    “魏征不过一谏议大夫,否认了也就否认了,您身居两部尚书,又是大理寺卿,你要出言,可就”

    “那楚王殿下官居二品,比我戴胄还要多上一品,不也是否认了?”

    李政焦急的跺了跺脚:“我否认,是我知陛下念天下百姓之苦,此乃顺应圣意。若我无帮无助,此乃哀兵,哀兵必胜。可相公位极人臣,出言帮我,百官又无一人为太子发声,岂不是成了骄兵?岂不是叫陛下不满?太子一向恩宠,今日朝堂之上拂了面子,怎可轻饶?”

    听完李政的分析之后,戴胄却突然放声大笑,而后说道:“楚王殿下,独你一人心念苍生,而我戴胄则要如同满朝士人,畏手畏脚?此非我戴胄所学之道。殿下不必担心,若真有雷霆震怒,我戴胄一肩担之!戴某学不来朝堂直言,事后恭维”

    说完,拂袖而去。

    李政看着远去的戴胄,摇了摇头,暗自感叹:“真是文人风骨,君子之道啊。”

    李政没有想到的是,戴胄若是去了,那才叫自寻死路呢,贞观一朝诤臣无数,可不是靠朝堂直言,事后恭维换来的。

    2

    “你来干什么?”李世民看着面前的李政,十分不满的说道。

    李政笑着说道:“孩儿来给阿耶送些绸缎,这是刚从楚地运来的新货,品质要稍好一些,故而最晚送来阿耶处。”

    李世民看了看李政手里的绸缎,又看了看李政,这才说道:“放那儿吧。”

    “诶。”李政应诺,然后放下了绸缎,可却并未离去,又站在不远处。

    李世民放下了手中的文书,看着李政:“还有事儿?”

    李政犹豫片刻开口道:“孩儿还是要讲一讲黄河水患的事情。”

    可李政还未开口,李世民就抬手打断,然后对着一旁的侍人吩咐道:“去煮上一盅好茶。”而后示意李政走向了偏殿。

    “坐!”李世民指了指面前的位子,同席而坐是一份莫大的恩赐。说的是二人共用一张桌子。这个席就是桌子底下垫着的竹片连成的东西,夏天可以用来卧,十分凉爽,平常用来隔绝地上的灰尘。有云:席地而坐。不是一屁股坐在地上。

    李政乖乖坐在坐具之上,没有着急开口,李世民则将一封文书拿给了李政:“这是黄河水患,德州刺史徐卓上奏的折子。当初戴胄建议取隋文帝旧制,命天下大修义仓,我觉着是好事,于是同意,如今你看看,这义仓的粮食,不但没让粮价降下来,反而是愈发不可控制。”

    李政看着一条条名列有数的数据时,一时间心惊胆战:“这可是欺君之罪,河北官员可以贪墨成这个样子?这上面受灾可跟报上来的大相径庭,只说河北十五州大水,这上面可是说了河南河北共四十余州,皆遭水患。”

    李世民如此说道:“自古有天灾少报的习惯,一来为了彰显皇帝有德,二来,尽量避免朝廷的重视。”

    说到这里,李政叹了口气说道:“可等这赈灾粮饷的百姓可就苦了,活不下去就只能卖田,卖妻,卖女。而商人大户则疯狂的压价,荆州的良田七十石每亩,稍逊一些的最低不会低于五十石,可若是受了灾,水淹过之后,只要一有赈济不力的时候,他们怕是不会给过三十石。商人逐利,自古使然。”

    李世民却是说道:“说高了,朕问过了,二十石不到。”

    李政惊讶万分,开口道:“这是要逼反山东百姓啊。卖田充饥,不过是饮鸩止渴,田没了,农户沦为奴隶,十石卖出去的粮食,一百石恐怕都买不回来。没了地,没了盼头,今年不反,明年不反,后年呢?外后年呢?”

    李世民更是勃然大怒,拍案而起:“朕早就说过,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可这些人是不会听的,他们只要知晓其中一二,也就不会朕什么事情了,朕宁愿不要这天下大位,不要这拨乱反正的功绩,可隋炀帝不懂,山东的豪强勋贵也不明白。”

    李政沉吟片刻问道:“阿耶准备派谁去河北?”

    李世民目光如炬:“你。”

    李政欣然领命,而后说道:“我向陛下再举荐一人。”

    李世民答道:“说。”

    李政道:“南康州都督府长史,刘洎。”

    李世民思索了下,饶有兴趣的说道:“此人我的倒是听说过,他以前是出仕萧铣,官做的不小。”

    李政却解释道:“萧铣败亡之时,他尚在岭南,不曾与阿耶作对,反倒是一听说萧铣战败,便献表归降,要说,也当是太上皇时期的老臣,他在南康州一待已是十三年。治下百姓安康,是个贤臣。阿耶任人唯贤,此人正好。”

    李世民笑了笑:“还有什么要求,说吧,一并准了。”

    “我要赏罚生杀。”说完,李政解释道:“河北山东的情况,不杀人是不行的,死了人,百姓才会相信朝廷是赈灾的,而不是伙同他们的,天下大乱才过去几年,山东河北就腐败成这个样子,不杀不足以慰民心,不杀不足以治贪腐。”

    李世民几乎没什么犹豫:“杀人的权利朕不能给你,但是黜陟的权利,可以给你。还有么?”

   &nb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419819/76407941.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419819/76407941.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