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恐怖灵异 > 大唐之太子要我命 > 第5章 李好德
    1

    老太君继续道:“好了,以前的事情说完了,那就该说说眼前的事情了。我可是得了消息,这位楚王殿下可不简单,他在荆州的事情,诸位也都有所耳闻,不过三年时间,庶民们就对他是赞不绝口,庙宇无数。这次来,恐怕是请神容易送神难啊。”

    场下一阵商议后,徐都督说道:“依照我的意思,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找个几个死士杀了算了。”

    李使君击掌而笑,说道:“好好好,今天你就当我没来过,你现在就去准备人手,我现在就去收拾家眷。”

    徐都督开口质问:“你什么意思?”

    李使君只是不屑的说道:“一个皇子,刚进河北,就死的莫名其妙。你是不知道查案需要证据,镇压只需要派兵吗?到时候,你派人,暗杀暗杀牛进达、张士贵。”

    众人也都是摇了摇头,否定这一决定。

    徐都督见状,不好说什么,只能说道:“那你说,怎么办,要我说,我就这办法!”

    韩使君立马出来打圆场说道:“徐都督不必着急,依我看,这位皇子也应该不是不通情理之人,逼的我们走投无路,朝廷的脸上也无光。我看,也就是走走样子,咱们好言相劝,以礼相待,也就过去了。”

    李使君继续道:“你当来的是谁?魏征一样的穷书生么?来的是皇上长子,你那点小伎俩,还是省省吧。”

    姓韩的刺史被驳了面子,脸色不太好看,他不似徐衍,是个行伍出身的功勋,他是个正儿八经的读书人,靠着祖上蒙阴,得了个刺史。

    见到众人无言,气氛有些尴尬,老太君开口道:“那依照李使君的意思呢?”

    李刺史却不听言,只是起身整理了下衣服:“他都走到相州了,就是通天的手痒,也无济于事了。我看,各位还是拾到拾到自己的那些个烂事儿,别等到下次见面,是在刑部的大牢里。”

    徐都督闻言是怒不可遏,大骂开口:“李好德!你个狗杂碎,老子打一开始看你就不没安什么好心,你是不是想着,等那鸟皇子一来,你就立马把我们都给供出去?”

    李好德还未出言,老太君先行开口制止了咆哮的徐都督:“徐都督!休要大呼小叫。”

    徐都督见高坐之上的老太君出言,也是冷哼一声,但总归是没有继续说下去。

    老太君又打起了圆场:“我看天色已晚,这么大的事情,也不急于今日这一时,今日就是想叫大家会个面,诸位就先在府内住下,我有望海楼娼女百十人,酒宴也已备好,诸位风尘仆仆,今日就暂时不要商议了,明日再议吧。”

    众人没什么好的意见,看到老太君如此吩咐,也都是领命退去。

    待到众人退去后,唯独李好德稳坐正堂,老太君惊奇,出言问道:“好德为何不走啊?”

    李好德行礼道:“老太君直言李某住哪儿就行。”

    “不急,先去去风尘,你也赶了一天的路了,先歇息歇息。”

    李好德仍然是坚持道:“歇息就该在榻上歇息,李某家中有贱内管着,寻花问柳的事情,与李某无缘。”

    老太君见状,笑了笑,起身朝着李好德走去,饶是李好德,也不敢继续端坐,而是起身行礼。

    老太君打断了李好德的行礼,说道:“现在没有旁人,你我以祖孙相称即可。”

    “是,姨祖母。”李好德虽同意祖孙相称,可仍然以敬语相称。

    (作者学识浅薄,除了爸爸妈妈哥哥姐姐这种,其余太过复杂,写出来也没人看得懂,就干脆以现在称呼好了。毕竟那个时候不像现在,七弯八绕的,爸爸的堂兄的老婆的娘,说不定都能联系在一起,实在难以考证。)

    老太君满意的点了点头:“既然是一家人,那就说点家里话,走,扶我去苑内转转。”

    “是。”李好德恭敬搀扶着老太君朝着苑内走去。

    而老太君则是真的就像是说家里话一样的,说起了陈年往事:“当年,我的侄女,下嫁给你的父亲,我其实是反对的。”

    李好德默不作声,只是低着头慢慢的听着,而老太君也不在意他的表情,只是慢慢悠悠的走了,她年逾八十,又熬了一个大夜,有些累了。

    “三十年前,隋炀帝大修洛阳,每月征调民工二百万余,昼夜不停,死者达十之四五,装运尸体的车子,络绎不绝。你的祖父,带着一家老小,为了避免徭役,跑来了河北。你当时不过五岁而已,在你爹的怀里,饿的连眼睛都睁不开了,只剩下一副骨头架子。你爹养不活你,就把你扔在了高府的门前,想着这户是个好人,就把你收了,为奴为婢是你的命,若不是个好人,饿死在高府门口,也是你的命,总好过看着自己的孩子饿死。”

    李好德也是叹了口气,不知道如何言语,只是一阵无奈。

    老太君继续道:“郡公,心中不忍。他当时叹息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他说,这孩子到我高府门前,是缘分,是上天希望他能救一救天下的苍生。于是命人将你抱了进来,你饿的是出气多,进气少,吃不得东西,他就叫府内的乳娘喂你,一连三天,高烧不退。兵荒马乱,找不到郎中,他就自己读起了医书。可能是天可怜见,还真让他几副草药下去,把你救活了过来。”

    唐朝以前,医生称号杂乱,没有统一的称呼,外科的叫金创医、食疗的叫食医,这里统一以宋朝南方口音为准。

    李好德爷死一阵感叹:“郡公之恩,没齿难忘啊。”

    老太君继续说道:“后来的事,你多多少少知道一点,他不愿意你这孩子在高府为奴,一边让人找寻你的父母,一边让先生叫你读书识字。你也聪慧,堪堪七岁就能背的出诸葛武侯的《出师表》,你还说,励志要做丞相那样的人。”

    李好德应道:“我背出来时,郡公大喜,特意送了我双环佩,至今随身携带,遇到不顺心的时候,我便拿出来温润一番,好时刻牢记郡公嘱托。”

    老太君继续说道:“你母亲没能活下来,早在关中就已经病故,寻回你父亲后,郡公怕你没有母亲,父亲又是个糙汉子,无人知你温饱,不顾我这个从母的反对,将我仅仅十五岁的侄女下嫁给了你父亲。我因此埋怨了他许久。你别怨我。我侄女的母亲过世的早,是我这个从母一直待在身边。”

    李好德摇摇头道:“当年我父亲已经是年近四十,母亲嫁过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419819/76407947.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419819/76407947.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