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恐怖灵异 > 大唐之太子要我命 > 第16章 翠微宫上
    2

    再说李政这边,由于动作迅速,章程流畅,河北西部的受灾地区,在所有人都没有反应过来的情况下,很快灾情平定下来,但这也直接导致河北东部的开始惧怕。

    而对于沧州,李政也鞭长莫及,他既不能直接出面干涉沧州的事情,也无法在利益捆绑的团体里,从内部瓦解他们。他试探性的接触过沧州,人人对于他是避之不及,包括沧州百姓在内,也对于他是没什么好名声,这得益于有心人的宣传,说这楚王啊,来了就抢地方,把本来的地,全给抢了去,重新分配。

    勋贵们惧怕,百姓也是惧怕,谁愿意自家丰收的地,一夜之间换了主人呢?再穷再贫,总归是自己的地,分出去,谁能接受?分多分少先不说,也没人说,就是分多了,别人眼红,分少了,自己不甘心。利益重新分配,阻止的主要阻力,从来不是上层阶级,而是那些不明所以的下层农民。在有心人的煽动下,立马就能拿起武器,对准那些想要为他们好的人。

    沧州百姓只道李政是个土匪进了城,到处打砸抢。

    但,河北东部的局势已然大致敲定,在所有人都措手不及的情况下,李政雷厉风行的改革,大致是成功的。

    赵可成正在恭敬的汇报着近日的公文:“堂阳、阜城、枣强等县已经开始秋种,按照殿下的意思,从灾轻的地方调拨粮食,又追回了各地义仓粮食,以低价流入市场,稳定粮价,如今除了衡水、下博等重灾县粮价居高以外,其余县粮价基本趋于平和,但距离灾前的十三文一斗仍然有些差距,如今的粮价稳定在二十二文一斗,官府又暂时扣下了官员本月的俸禄,以借贷的行事借给百姓买粮买种子,如今是海晏河清,人人都在称颂殿下呢。”

    说到这里,赵可成还学起了稚童们的歌谣:“

    有妖祟,落西边,发了大水良田淹。

    天覆落,兆民冤,禹后无贤几千年。

    终南山,有神仙,化形成王请民愿。

    楚王过,天下安, 各家余粮百十千。”

    李政脸色变了变,一阵铁青,然后说道:“把楚王改了,送进宫去,要快。”

    赵可成后知后觉,连忙抽了自己一嘴巴子,说道:“我这就去改。”

    李政又叫住了急忙转身的赵可成:“等等,不要改了,直接送去吧,找张猛虎,六百里加急,让他亲自送去。”

    赵可成又是点头应诺:“哎!我现在就去。”

    也不怪赵可成后知后觉,没有政治敏感,这些天他忙的屁股都没时间落地,看到自己忙了这么久的成果,有了回报,一时间被喜悦充满了心智,故而反应如此之慢。

    3

    辛酉末,(九月初,天干地支不是农历,是二十四节气。两个节气为一轮。)

    京城的天已经是阴雨沉沉,似乎马上就会雷霆震怒,天将倾覆。此时的权力中枢,早已被太子掌控,唐皇李世民。如今仍然在钟南山避暑。即使已是清秋时节。

    “这封家信写的好啊,又是贞洁烈妇,又是祖宗之德,我看,早写几年,陈情表也是不如啊。”

    上位看着低着头的房玄龄,调侃着说道。

    而下首的房玄龄只是赔笑着说道:“臣当年尚未发迹之时,这些人唯恐避之不及,如今倒是一个比一个贴切,这家的亲戚,那家的侄子,每年都要登门拜访,连门槛都快让他们踏平了去,臣就干脆每年闭门谢客,一概不见。”

    而上位似乎是开着玩笑的说道:“你把这封信拿给朕,就不怕你的夫人与你置气?”

    房玄龄脸色一红:“她不敢。”

    而上位顿时大笑,又看房玄龄脸色更红,为了不伤这位首相的心,又强忍着笑,摆摆手说道:“我只是一时间想起了观音婢刚刚给我讲的一个笑话,不是笑话爱卿你。”

    房玄龄能说什么呢,只能有些幽怨的说道:“家里的事儿,劳烦陛下挂怀了。”

    李世民也不好再拿这个位极人臣的心腹开玩笑,话锋一转,说道:“太子那边怎么样了?”

    房玄龄也是收放自如,皇帝玩笑时,他也跟着玩笑一下,而说起正事,却是一点也不带笑意:“昨日朝会时,御史们弹劾楚王殿下的折子,都快堆满了案台,大雅跟杜正伦帮忙处理,依照他们商议的结果,是想让臣来问问陛下,要不要先把楚王叫回来?”

    其实朝臣们商量的结果是免职,可房玄龄想了想,还是决定说是交回来。

    上位却一脸不满:“叫回来?叫回来干什么,那这一趟终南山朕不是白来了么。告诉太子,你就说:这个国你是怎么监的?几个手下的官员一施压,就被人牵着鼻子走了?一国储君,要有自己的主见。”

    房玄龄有些犹豫,但还是开口为太子说上了几句好话:“这陛下,太子也有他的苦衷,我听说,朝臣们见不到您,东宫的门槛都快让那些御史踏碎了,还有一大群人跪在丽政殿门外死谏的。太子对这些人,是打也打不得,骂也骂不得,好话说了不听,说狠了还要被还上几句嘴。”

    而一身纱衣的男子却满不在乎的说道:“不然朕来钟南山干什么?朕早就知道,他在河北大刀阔斧,京城就会跟在后面收拾烂摊子。逼太子,总好过逼朕吧?再说了,他是太子,这些事儿,以后常有,总不能群臣一逼,他就委曲求全。让他感受感受为君不易也是好的。”

    房玄龄有些无奈,但还是继续汇报:“还有一件事,臣出长安时,拦下了楚王府的人,是一封密信,臣索性一并给带来了。”

    上位看了看房玄龄,笑着说道:“你是出长安碰上的,还是进行宫碰上的?”

    房玄龄面不改色心不跳说道:“是臣出了长安后,至于具体在哪儿,臣只顾着着急见陛下,一时想不起来了。”

    李世民没好气的接过了信件。

    房玄龄这会也不恼,只是面色如常的在一旁静悄悄的站着。

    打开信后,赫然是那首河北童谣。上位问道:“你看过了?”

    “臣不敢亵渎楚王密信。”

    “拿去看看。”

    房玄龄这才拿过看了起来,一看心里暗暗后怕,还好没送进东宫,而是被自己拦了下来送到了终南山,这信送到东宫,恐怕这阴云真的就要塌下来了。但如今,依旧是面不改色心不跳的递了回去。

    上位带有深意的问道:“你怎么看?”

    房玄龄答道:“陛下之德光照河北。”

    而上位问道:“这上面写的可是楚王。”

    房玄龄说道:“楚王本就是陛下的教出来的,父子之间,不分彼此。”

    上位仍然不肯罢休,继续追问道:“上面说有妖祟,落西边,河北以西在哪儿?长安是西、晋阳也是西,这妖祟可暗有所指?”

    若是魏征在这儿,恐怕一句:“一国之君,安能信鬼神之事?”就直接怼脸上输出了。可房玄龄毕竟是首相,不是谏议大夫。不可能一点面子也不留,动不动触怒皇帝。魏征诤言是匡正得失,他诤言就有些不顾大局了。正所谓在其位谋其政,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他思索片刻后说道:“西边之意,臣以为,并非单指方位,而是要拆开来看,西为方位,而边,则有边陲之意,我朝西部边陲,乃与吐谷浑接壤,历代劫掠往来商旅,天朝子民,实乃我朝自突厥之后,第一大患。杀戮过多,杀孽犹重,引来了天罚,自然倾覆黄河之水,黄河自西向北而后向东向南在向东,归根结底,一脉相承,关中有圣上隆德,圣上乃是真龙下凡,四海龙王、雷公电母不敢造次,只能过了关中,作威作福,这才苦了河北百姓。”

    “那这禹后无贤几千年,你作何解释?”

    房玄龄答道:“臣曾亲闻虞世南上《圣德论》后,陛下手诏,曰:‘卿所论太美,但朕德甚寡薄,恐有识者窥卿,为后人所笑。卿引古昔无为而治,朕未敢拟伦,比之近代,乍踰之耳。卿睹朕之始,未见朕之终。宜付秘书,若朕能慎终如初,则可也。如违此道,不用后代笑卿焉。’自古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419819/76407967.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419819/76407967.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