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恐怖灵异 > 大唐之太子要我命 > 第33章 唐击吐谷浑
    1

    第二日晨,群臣大宴太安宫。先前,皇后亲自为太上皇梳理头发,见到已经多出来丝丝白发,欲语泪先流。上更还泪。上皇曰:“何忧?人之老,世之常态,如春去秋来,不必复忧。”

    群臣于上苑欢庆,欲击鼓作诗以歌,上欣然许之。

    众人首推秘书监虞世南,上命其以军战为题,作诗。

    虞世南知晓上意,是因前段日子的吐谷浑之事,欲要告诉群臣,准备出兵。而此时群臣以著击碗,赫然是五言歌体诗的节奏,他思索一阵,便跟着节拍开口道:

    烽火发金微,连营出武威。

    孤城塞云起,绝阵虏尘飞。

    侠客吸龙剑,恶少缦胡衣。

    朝摩骨都垒,夜解谷蠡围。

    萧关远无极,蒲海广难依。

    沙磴离旌断,晴川候马归。

    交河梁已毕,燕山旆欲挥。

    方知万里相,侯服见光辉。

    歌行属于古体诗,变化很多,譬如长恨歌、琵琶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江花月夜,都是歌行的一种,高于变化,五言、七言、杂言都可以。近体诗则是律诗、绝句等对于平仄音韵有着严格要求的诗体。二者只要诞生于1840年之前都可以叫古诗。近体诗并不是说现在这种毫无音律,连韵都不压的近代诗。

    歌行难附,这并不利于群臣都参与进来,故而在虞世南之后,上令群臣做律诗以和。以虞世南点兵。

    虞世南首店长孙无忌,无忌笑而起身,三通鼓罢,开口道:“虞老钦点,不敢不从,在下便献丑了。”

    虞世南还礼:“长孙司空谦虚了。”

    长孙无忌作诗曰:

    忆昔龙城将,飞渡敕勒川。

    张弓猎北地,束王致长安。

    阴山古来绝,大漠至此还。

    圣令都护府,都护在燕然。

    上再由长孙无忌点将,长孙无忌首点下位的李政。

    不待李政言语,上欣然同意:“好,那就限你在三通鼓罢和出。”

    和诗有多重,古体诗和诗讲究韵律,声调,近体诗较为简单,只需要意境相同即可,譬如最为有名的刘禹锡的酬乐天。白居易曰: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刘禹锡和诗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李政正在思索要怎么和,鼓声却已经响了起来,阵阵雷鸣,节奏顿生,众人开始以箸击碗。气氛紧张,像是倒计时一般,三通鼓罢,上问其诗,李政和诗曰:

    事有千般变,国无百日圆。

    番邦几回问,廉颇已病残?

    胡歌今又起,饮马西海前。

    凭君敕宝剑,从此封祁连。

    堂内满堂喝彩,上观魏征,笑问曰:“卿可有诗和之?”

    魏征思索之后,开口道:“臣才不及楚王、司空,然今日为上与上皇助兴,臣可豁出颜面,作诗助兴。”

    上欣然允之:“好!就请魏相和诗一首!仍以三通鼓令。”

    说罢,鼓声渐起,节奏再生,群臣兴致极高,又开始以箸击碗。三通鼓罢,上亲加一鼓,四通之后,上问其诗。

    魏征和曰:

    龙城边鼓重,伏允寒弓轻。

    夫死妻儿在,将老国不宁。

    胡笳悲青海,白衣照月明。

    玉门迟有意,春风早无形。

    这一回,满堂沉默,魏征就是这样一个,十分会扫兴的人,所有人都在夸赞圣德之时,独有他一人,要让上皇反省自己。

    一句夫死妻儿在,将老国不宁,把这些请战的人,骂的体无完肤。惨无颜面。

    但李政却没有觉得被羞辱,他对于魏征,却是愈发敬重了,在万世武功面前,他一句胡笳悲青海,白衣照月明,直接了当的展示了战争对于两族人民的苦难。胡笳唱悲,妻儿戴孝。

    等到如同汉武帝一样,看到百姓苦难,想要停止兵戈之时,已是玉门有意,春风已去。

    上面色如常,谓魏征曰:“人皆言你直言犯上,不知尊卑,我不然,视卿独觉妩媚。”

    2

    贞观八年二月,吐谷浑可汗伏允遣使入贡,返回之时,大掠鄯州而去,上遣使让之,征伏允入朝,伏允称病不至,并为其子尊王求婚。上许之、令尊王亲迎。尊王又不至。上一怒,乃绝婚。伏允又调兵马三千,劫掠兰州,廓州。上不愿两国交战,涂炭生民,仍遣使,亲临宣旨,言说厉害,而伏允老矣,听从其臣,天柱王谗言,数犯边疆、又滞纳唐朝使者赵德楷,上又遣使沟通,伏允始终没有悔心。

    上大怒!以右骁卫大将军段志玄为西海道行军总管,左骁卫大将军李政为副总管,率兵出击吐谷浑。又命令西域诸国出兵策应。

    出发前,李政上奏,请帝延期三月征伐,上不解。李政道:“吐谷浑,遥居西海,地广人稀,地势复杂,若此时贸然出兵,必然无功,而十个百姓才能养得起一个士兵,我们贸然出击,不仅劳民伤财,更是无功而返,一旦军队再西海迷路,那么便会白白折损士兵,这样的战争是没有意义的,等我们做了完全的准备,再派兵征伐也不迟。”

    而上闻言说道:“自古兵者,欲先伐其城,必先伐其心,我以你二人兵马,带四夷之卒,非摧城之兵,乃诛心之兵,一诛内民求安之心,二诛吐谷浑边族摇摆之心,你知其天时地利,却不通人和,天时地利不可求,为帅者,当先求人和。次观天时,复用地利。”

    李政哑然。

    2

    六月,段志玄沿天水道出兵,次月进驻张掖。而李政则以兰舟出兵,欲沿海东以进驻西宁。除去本部一千二百人外,加王府兵马五百人。上调左骁卫三府以为其所领。李政所领兵马共计五千余人。

    段志玄领边兵、左骁卫部分兵马、西域诸国各兵马听其调遣,党项、突厥一部,西域诸国共计兵马一万七千余人,中国之兵共计一万两千余人。共计兵马三万余人。

    又调李绩、李道宗、房玄龄加兵部尚书侯君集兼兵部议事。

    3

    就在唐朝忙着准备讨伐吐谷浑时,吐谷浑内部则是一片欢歌艳舞,数次劫掠西域胡商,其战利品不胜枚举。其中,光是往来女子、胡姬就劫掠两千七百余人,天柱王选其色佳者进献伏允,余者充军,或分发下去,以生育。男子为奴,以为其牧马、征战。

    又征伐党项各部重税,以为吐谷浑人之奴隶。礼崩乐坏,民生怨恨。

    4

    兰州、唐武德年间设立。武德八年设都督府。至今未曾撤换。

    而此时的兰州,一片肃穆,吐谷浑大肆劫掠兰州前哨西宁,古称鄯州,如今已是满目疮痍,不堪驻军,鄯州驻军后撤至兰州,以卫西陲。仍以鄯州为前哨,采取战略纵深。二者隔着鄯州对望,皆不敢轻举妄动。

    李政至兰州时,兰州都督府长史新碶前来接见。

    李政没有过多的客套,直接问道:“你跟吐谷浑打了这么久,怎么反击,想过没有?”

    新碶一听,便知道这是个不怕事儿的主,连忙开口道:“殿下,请移步府内一看。”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419819/76407998.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419819/76407998.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