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恐怖灵异 > 大唐之太子要我命 > 第36章 回朝
    1

    唐军胜利后,李政令裴宣机继续追击伏允。伏允惊惧,遣牧马而逃,裴宣机追兵八百里而还。

    段志玄于五日后赶至,兵部敕令段志玄于西海以南设伏,夺取伏允王城,抢夺他们的牧马。段志玄此时已经人困马乏,迟滞不前。帝震怒,当即免去段志玄西海道大总管、右骁卫大将军。

    后李政令裴宣机分出一府兵马再追三百里,夺取牧马三千匹,牛羊上万,自西海而还。此战虽以唐军胜利告终,但段志玄因为迷路,并未与吐谷浑主力交战,李政仅仅与吐谷浑部分兵马交战,伏允潜逃,吐谷浑大部仍然得以保存。

    这也是李世民因为段志玄停留不前大怒的原因之一。

    李政离开鄯州时,百姓夹道相送,如今班师鄯州,百姓同样夹道相迎,锣鼓震天。而李政却无喜色,他知道伏允没有死,吐谷浑也没有彻底平定,他们迟早还要卷土重来。这里或许还要遭受他们的破坏。

    为难之际,房遗爱自请留守,李政不同意,让他跟自己的父亲商量一下,毕竟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

    房遗爱说道:“我早年不愿读书,父亲为了我的前途,将我送进军营,换个功名,我也是不以为然,每日浑浑噩噩,能过一日是一日,长安酒楼是好,可那太过漂浮,我的脚踩不到地面,我的心里从来没有安静过,他们恭迎我,是因为我的父亲,但是这里,我很安静,他们欢迎我,我知道,那是因为我对得起他们,我可以坦然接受。他们从来不认识谁是房玄龄,他们只知道房遗爱。”

    一个人有多大改变,就看他经历了多大的事情。

    而后房遗爱去信房玄龄,他的笔记歪歪扭扭,可仍然是每个字都由自己手书。即使很多语句都只能以白话文书写。

    房玄龄接到信后,老泪纵横,谓其妻曰:“君可知吾儿已生参天之志?”

    同日,房玄龄进宫,为房遗爱请命,自留边塞,上闻之骇然,问其原由,房玄龄如实以答,上大喜,特赐房遗爱为鄯州都督,都督鄯州诸军事。并赐鄯州刺史。鄯州军政大权集于一身。

    李政回朝之日,他对房遗爱说道:“你如今不再从事延安府了,但我希望,你可以记住延安府内的精神,你因为这样的精神成功,我希望,你也能毫无保留的教授给你的下属们,让他们也受到百姓的爱戴,也能在战争中存活下来。”

    房遗爱道:“吐谷浑平定之日,臣再事延安府!”

    2

    秋,壬酉。

    上屡请上皇避暑九成宫,上皇以隋炀帝终于彼,恶之。后上为上皇于长安东北处营建避暑宫殿——永安宫。后更名——大明宫。

    河南、山东、淮、海大水。

    吐谷浑再寇鄯州,房遗爱领军击退,鄯州大捷,复寇凉州。上大怒。

    欲请李靖为将,可又顾忌李靖老矣,长途劳累。李靖闻言,自请为将,上欣然允之。任用李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刑部尚书任城王李道宗为鄯善道行军总管,兵部尚书侯君集为积石道行军总管,凉州都督李大亮为且末道行军总管,岷州都督李道彦为赤水道行军总管,利州刺史高甄生为盐泽道行军总管。并突厥、契苾之兵,共六路大军讨伐吐谷浑。定于十二月,征讨吐谷浑。

    李政因功获封一千二百户。以完婚之名,暂留京师,不参与吐谷浑之战。又因完婚不可有杀气,李政不再从事左骁卫大将军一职,仍领左骁卫大将军。裴宣机、尉迟宝林二人升任左骁卫将军,尉迟宝林暂代左骁卫大将军事。

    在轻描淡写之间,此役的功臣——李政,被闲置。嘉赏之后,再无实权。

    2

    李政被架空后得了闲,他本想着干脆住在李靖府上算了,可李靖被李世民点兵,去了军营练兵,准备征讨吐谷浑,李政在京又无知己好友,戴胄也已经病故,一时间有些不知道要找谁。

    思来想去,干脆进宫看看爷爷。

    如今,太上皇已经是白发苍苍,自玄武门后,深居简出,不肯再露面于群臣,而李世民也没有特意架空他,许多前朝老臣,进京之时,也会进宫看看这位太上皇,李世民大多加以褒奖。譬如早先名臣裴寂,武士约等。

    “你怎么想起来这儿了?”李渊看着李政,饶有兴趣的问道。

    李政一时间有些伤悲,他如今也同样被架空,见到太上皇,更是一番滋味涌上心头,不知道如何言语,更有欲语泪先流的感觉。

    一位乱世枭雄,开创武德之治的老头子,怎么会看不清李政的心中所想,颇有同病相怜的感觉,他并非怜悯李政,而是在怜悯他的孩子,如今李世民的处境,何尝不是他当年的处境呢?二子争龙,他怎么能不偏向太子呢?可若是真讨厌李世民,又怎么会以天策上将加封?又加以最高实权官尚书令。无非是为人父母,手心手背都是肉。他想的不过是李世民主外,李建成主内,二子同心。

    可父母怎么想,儿女们却不能理解。

    想到此处,这位退隐多年的老人,叹息了一声说道:“来了就陪爷爷下下棋,大安宫有的是地方住。”

    往后的几日,李政居住大安宫,不曾出门,醒了就陪太上皇下棋,观礼,喝醉了就随意找个地方躺下,尽量让自己不去想那些糟心的事情。他自认为对的起任何人,可这样的结局,谁也接受不了。他还记得两仪殿内的话:“欲行非常之事,当用非常之人。”这一声期许,如今看来,成了笑话。

    而在大安宫,李政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段恋情。

    2

    时至秋中,大安宫内花草开始逐渐摇落。自宋玉一句:悲哉秋之为气也。千年悲秋由此开始。

    李政醒复醉,出了殿门,随意找了个花中之地,开始晒起了秋阳。衣服早就不知道扔哪儿去了,大概时喝酒起了兴致,又把那名贵绸缎做得衣裳,赏给下人了。如今身上只穿了一件贴身的素衣,青丝也早没了束缚,衣服都扔了,那发冠还留着干什么。

    如此衣冠不整,放在平日里,早被禁闭了,可现在嘛,有了太上皇罩着,就是李政亲爹来了也不敢管。

    就在李政抱着葫芦,开始享受秋阳之际,一声压抑的惊呼传来。

    “哎呀呀!你快起来!”

    李政半梦半醒间,只觉得有一双手,在推搡自己,将自己推的滚了好几圈,本就晕乎乎的脑袋,更加晕了,直接吐了出来。

    见到李政呕吐不止,那始作俑者一声悲叹:“完了完了,我的花啊!”

    吐了好一阵,清醒了不少,就是脑子依旧晕乎乎的,看着已经学会影分身的眼前人,李政摇了摇头,又揉了揉眼睛,依旧看不清。

    他一时间有些无名怒火,他很烦这种自己无法控制自己的状态,开口质问道:“你是谁。”

    听到李政的怒气,那始作俑者开始有些惧怕:“我我没有名字,他们叫我玉儿。”

    虽然才入宫中,但宫内的事儿,也知晓不少,无论眼前男子是谁,敢在太安宫喝的酩酊大醉,都不是她能得罪的。

    听到眼前温香如玉的声音,李政一下子酒醒了不少,声音也软了不少:“你这是在干什么?”

    “晒花呀,把这些残红晒一晒,晒干之后,用来洗衣服会很香。”

    李政自知理亏,说道:“那你再采一些不就行了,上哪儿有,我叫人带你去。”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419819/76408004.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419819/76408004.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