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科幻小说 > 红楼:我是贾琏 > 第335章 情报体系
    人的脑子是否清醒,财富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

    换一个说法就是,财富的量与社会地位是否匹配!

    这方面贾琏很清醒,钱这个东西哪有社会地位重要呢?

    在大周朝,有地位才有钱,有钱地位不够,你就是肥猪,随时被人抬案板上一刀下去。

    东平王主动放弃了山海关,不是因为山海关不重要,而是因为太重要了。就他手里那点东平铁骑,站着山海关不放,就是承辉帝的眼中钉肉中刺。但是,放弃山海关意味着获取大量财富的渠道断了,辽东物产再丰富,没有渠道卖不出去,就是一堆废物。

    现在看来,辽东的货物能到京城来,可见山海关的渠道打通了。京城的渠道原来应该也是有一些的,崇文门税监案的爆发,导致了渠道受损。

    收买也是要看人的,有的人仗着身份,什么钱都敢收。

    再仔细想一想,不难得出接近真相的大案,前段时间辽东货物大举进京,原本的渠道断裂,导致货物积压。

    在京城,谁的货物没人敢动呢?熟知京城底细的人,不难发现贾家的商铺。以前不敢往前凑,那是因为贾家有个不按套路出牌的贾琏,现在的情况紧急,说不得要试探一下。不能收买贾琏,还不能收买贾蓉么?

    “回去了!有事情可以去找我。”捋顺了思路后,贾琏不着急了,交代贾芸一声,回去继续上班。

    倪二那边也交代下去,派人盯死玄真观和假尼姑。

    如果真的发现贾敬那边通过假尼姑与甄家还有勾连,所谓的大伯也顾不上了,就是一把火的事情。

    防患于未然的想法滋生后,贾琏一路在想着,如何筹谋,要杀就要杀干净,绝对不留一点隐患。

    想到龙禁尉里可能还有卧底的存在,贾琏更是忍不住叹息一声。卧底这种事情无法避免的,可怕的是能把消息压下去,说明地位不低。

    负责盯着甄家的首领,至少是个副指挥使吧?龙禁尉的副指挥使不多吧,南北二衙,加起来也就是四个副指挥使。

    到底是裘世安的人,还是夏守忠的人。

    比起裘世安,贾琏更愿意与夏守忠打交道,还是提醒他一句吧。

    还在上班的夏刚接到一封信,里面就一个地址,看一眼夏刚就知道是谁在找他。

    城南姐妹的家里,贾琏正在交代倪二,城东城南,多置办几个宅院放在倪二的名下,日常需有人维护,仅作为备用。银子自然是姐妹俩的帐。

    如今的倪二,走到哪都乏人称呼一声【倪大爷】,怎么来的,他心里很清楚。没有贾琏护着,最多三天就得被人丢运河里喂王八。

    贾琏交代的事情,自然是尽心尽力的去办,回头把地址交上去就好。下面的人倒是好安排的。

    买房子的目的自然不是为了金屋藏娇,而是有些事情不方便明着办,需要不为人知的地方。

    不限制甚至放纵倪二发展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情报。这玩意也没那么高大上,地头蛇多了,情报自然也就有了。

    倪二走后,贾琏把柱子叫来问话:“家将里头,有没有专门刺探的情报的好手?”

    柱子摇摇头:“回二爷,小的不知,回去问问我爹,他知道。”贾琏无奈的挥挥手:“去问问。”

    是时候建立属于自己的京城情报体系了,以前不搞是不需要,随着个人地位的水涨船高,仇家越来越多,不搞不行了。

    关于情报的事情,贾琏有限的知识来自影视剧,也不知道靠谱不靠谱,还是问问专业人员吧。

    柱子离开不久,夏刚便到了,一顶很不起眼的二人轿子,直接走侧门进的院子。

    贾琏迎他入内后,屏退众人,低声问:“龙禁尉负责情报的人归谁管?”

    如此突兀的问题,夏刚被惊着了,狐疑的看着贾琏问:“怎么想起来问这个?”

    贾琏没细说,摆摆手道:“你别管,知道的,能说就说,不能说也不勉强。”

    夏刚陷入了沉默中,他在迟疑,长时间的犹豫后,微微点头道:“南衙指挥使田兴达,潜邸之臣,负责管理卧底,归密卫辖制。我叔叔实际负责的是北衙,也有刺探情报的部门和手下,干的是盯梢和打探情报的活。你知道的,龙禁尉在京城确实有抓人的权力,但抓人之后没有处置权。你是不是发现了什么不对的地方,请一定及时转告。”

    夏刚的判断自然有他的道理,贾琏手下掌握着五城兵马司,京城的治安、卫生、防火都能管的到,手底下数千人,都是地头蛇。这些人别看不专业但人多,并且直接接触的都是京城里的三教九流。有什么风吹草动的,贾琏知道的比谁都快。

    小年夜,自持掌握一切的龙禁尉和御马监,不就吃了大亏么?要不是贾琏及时增援,皇位没准都换人了。

    贾琏凭什么及时增援,当然是信息及时了。龙禁尉的人还是有局限性的,至少身份不能暴露,消息的传递也没五城兵马司方便。

    还有个事情夏刚没法说,南衙指挥使田兴达这个人,不是靠本事吃饭的,是靠资历靠忠诚。

    有一次夏守忠喝多了吐槽,说裘世安和田兴达,本事全在陛下跟前如何表忠心,真办事不行。

    夏刚深知,贾琏和夏守忠之间是有默契的,也算是准盟友的级别,所以,能说的他都说了,进一步加深与贾琏的关系,属于个人的人脉。

    “你叔叔有没有派人盯着甄家?”贾琏很直接的问。

    “这事我还真知道,我叔叔讲过以前安排了盯梢,小年夜之后,裘世安要求撤掉盯梢的,说他的人早混进去了,没必要惊着甄家。”

    贾琏听懂了,下意识的挑拨一句:“督公与裘大伴之间,地位不平等啊。”

    如此没有技术含量的挑拨,夏刚当他开玩笑,还是很耐心的解释:“我叔叔掌握了北衙和御马监,适当的向裘大伴低头怎么了?”

    “了解,吃独食会撑死!”贾琏深以为然,裘世安和夏守忠之间也是有默契的。

    “你了解个屁,裘大伴做事极有分寸,两人合作愉快,互不侵犯,何必要斗出个结果,换一个人来接着斗?有意思么?”

    贾琏点点头:“今天的事情,要不要向督公说,你看着办。总之,一切要保密。”

    “多谢了,今后有重大消息,记得互通有无。”夏刚隐隐觉得事情不小,也不多留,抱手告辞。

    柱子回来已经是半个时辰后了,门外通报:“二爷,我爹来了。”

    规矩这个东西,就是要给人遵守的。别看这里不是贾府,张三父子一直守着规矩。

    贾琏表示张三进来说话,见面后张三见礼完毕,立刻汇报:“二爷,老公爷在的时候,有几十号人摆弄消息来往,当时都算是归赖大管。后来赦大爷不成器,政二爷又是个读书的苗子,老公爷年迈不能理事,便把他们安置在了辽东。政二爷当家这些年,也没怎么管过他们。”

    我就说贾府怎么可能没有搞情报的人,贾代善看清楚了贾赦贾政不能扛起贾府继续荣耀的大旗,采取了保守的策略。至于贾敬,在贾代善看来不过是侄子,也不是个争气的东西,所以干脆就把相关人员安置在偏远之地。

    “你能联系上他们么?”贾琏还是很想知道,这些人的情况如何,能不能继续用。别的不说,他们的经验很有用。

    张三听了沉默良久才道:“当年是我护送他们去的辽东,我可以去一趟辽东叙叙旧。”

    贾琏沉思一番,点点头道:“好,你走天津借水师的船去辽东,辽东地面不靖,多带人手,安全第一。”

    张三问:“二爷,见了他们怎么说?”

    贾琏很干脆的回答:“问问他们,愿不愿意回京城,愿意的话就跟着你回来,我负责安置他们。”

    说着话,贾琏让如烟去取来三千两银票,递给张三道:“一千两路上花销,剩下的是给他们的安家费。”

    张三接过银票,非常干脆的告辞离开,贾琏在炕上往后一倒,身边的如烟赶紧扶着,枕在腿上。嗯,别问为何知道贾琏喜欢腿枕,就是知道。

    手掌天下权的事情,贾琏是没想过的,因为太过作死了。

    现阶段,必须推动大周尽可能的多接触西方,掌握西方的动向。大周的使团派出去了,法国的使团主动上门了,这些都是好事。

    但,远远不够,还要加快速度。

    大周高层对于西方的了解,还处在一个片面的阶段。

    西方能在近代胜出中华,很大的原因就是那个养蛊的环境,不停的战争打出来的。

    战争催生了武器的进步,战术的进步,通过殖民战争掠夺的财富,成为了资本主义诞生的基础。

    最近忙的脚不沾地的夏守忠得知夏刚来求见,多少有点意外。

    见面之后很不耐烦的问:“不知道我最近很忙么?没给我惹事吧?”

    夏守忠无根之人,夏刚虽是侄子,比亲儿子都受重视。

    夏刚把贾琏相邀密会的事情说了,夏守忠听罢忍不住紧皱眉头道:“这小子滑头的很,一定知道什么,却不肯明说。”说着语气放缓,慢慢道:“裘世安的事少管,免得吃力不讨好。没见南衙那边,我路过都绕着走。贾琏那边,以后保持关系,这小混蛋做人还算仗义!”

    晚上回家的时候,看见门口等着的贾蓉,贾琏露出笑容,不动声色的打招呼:“蓉哥儿,等着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442459/103267163.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442459/103267163.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