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历史军事 > 绝世权臣 > 第335章
    ”

    显然同样已经收到了陛下噩耗的商至诚惨然一笑,“还能有后事吗?”

    高益坚定道:“别忘了,还有竹林,还有边军,还有那位屡创奇迹的夏公子。”

    商至诚抿着嘴,不置可否,“各自保重。”

    说完,大踏步离开,去往正门,去迎接今夜最棘手的难题。

    而高益也叹了口气,快步走入了殿宇之中的黑暗里。

    一场突如起来的暴雨,将崇宁帝最信重的两人,淋了个彻底。

    宫墙外,是彻底的黑暗。

    德妃按照记忆的方向,快步朝着江安侯府的方向走去。

    刚刚走出几步,就听见耳畔传来一声低呼,“娘娘?”

    听见这熟悉的声音,德妃轻声道:“秀云?”

    话音一落,一个身影便快步走出,一把握住她的手,“娘娘,是我,你快过来。”

    当牵着冯秀云的手,德妃忍不住身子微微一晃,那是心神极度紧绷之后,稍有放松之后的彻底疲惫。

    冯秀云连忙将她扶住,“娘娘,此地不宜久留,您速速跟奴婢来,侯府那边苏先生也都安排好了,您只管放心便是。”

    说着就将德妃扶进了一处屋子,然后和另外几个早已守候在此的护卫一起,从后门出去,带着他们穿越在大街小巷之中。

    “娘娘,你且忍忍,今夜全城戒严,若非我们提前有所准备,连出门都难,马车和坐轿都没法用。”

    德妃强撑着跟上众人的脚步,但也忍不住疑惑道:“你们怎么知道今夜本宫要出来?”

    冯秀云小声道:“都是高阳说的。午后侯府忽然来了一个他随行的护卫,送了一封急信来,信中与苏先生说了他在龙首州已经脱困,正朝着京师赶来,接着分析了英国公此番出兵的几种可能,让我们提前应对,然后提到了一个最坏的可能,就是英国公与萧凤山或会勾结,如果那样,京师可能遭遇灭顶之灾,他让我们立刻通知您,想办法提醒陛下,注意防范。但是当我们拿到信的时候,陛下已经离宫,宫城戒严,我们也进不来了。只能在外围布置,希望万一真的出现最坏的情况,便能接应您出宫离开。”

    她凑在德妃耳旁道:“公孙先生已经亲自去接胶东郡王了,按照高阳的吩咐,直接送去竹林,娘娘不必担忧。我们争取早日送您出城,与他汇合。”

    一听这个安排,德妃悬着的心彻底放松了下来。

    心头再次涌出一个念头:还好有他,还好有他。

    “诸公,可还有什么疑虑?”

    中枢院中,中枢重臣、顶级勋贵齐聚一堂,英国公沉声问道。

    疑虑多了!

    这秦思朝不是早死了吗?怎么又会活过来?

    你三万大军吃干饭的吗?就是三万头猪,他们想悄无声息潜入进去也难啊!

    陛下身边有精锐黑骑保护,这两个人怎么可能得手?

    众人看着眼前躺着的三具尸首,心头忍不住这般想着,但是话到嘴边,却没人会说出来。

    这当中的确不乏崇宁帝的忠臣,但那是崇宁帝活着的时候,没有人会对死人效忠的。

    崇宁帝的死充满了谜团,但无论这个谜团的结果如何,崇宁帝都不会再活过来。

    哪一个身后不是一大家子,在片刻的犹疑后,他们脑中所想的,便已都是未来的利益。

    更何况,院子里的几百士卒不是吃干饭的,谁知道英国公会不会丧心病狂,将有异议者直接砍了。

    朝中副相开口道:“英国公,你有何建议?还望明言。”

    英国公沉声道:“老夫认为,如今朝局本就不稳,四方叛乱频出,当务之急,乃是拥立新君,稳定朝纲,而后彻查此案,清剿余党,以慰陛下之灵。老夫已令巡防营全城戒严,断不会放跑一个凶手。”

    吏部尚书这时候也没往后缩,关键时刻不表态,关键位置就轮不到自己,于是他开口道:“依英国公之见,当以何人为新君?”

    英国公两手一摊,“如果可以,老夫自是愿意让老夫的外孙登基,但他非嫡非长,陛下又恰巧驾崩在老夫军中,老夫断不能行此惹人非议之事。”

    而这时候,一个刻意被叫来的太子亲信沉声道:“东宫正位尚在,诸公有何疑虑,名正言顺之举,莫非诸公还要另做他想不成?”

    于是,一锤定音,众人便齐齐朝外走去,准备去东宫拥立新君。

    走得太急,以至于差点忘了崇宁帝的尸首。

    还是英国公喊了一嗓子,才让几个士卒找来棺木,将尸首装入棺材,匆忙抬着去了东宫。

    东宫之中,太子被外间的动静惊醒。

    太子妃惊惶起身,“殿下,父皇这是要杀我们了吗?”

    太子站起身来,一脸慷慨,“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皇既要我这条性命,拿去便是,何惧之有!”

    说着便披上外袍冲了出去,看得外间伺候的太监一脸仰慕,没想到太子殿下竟能有这般魄力。

    而当群臣禀明来意,太子又顺势表演了一番酝酿了半个夜晚的痛哭流涕,趴在棺木上,迟迟不愿意起身。

    你不起来我们不是白来了嘛

    众人都是老油条,只好跟着演戏,劝了又劝,终于让太子勉为其难地同意了灵前继位,一起朝着宫城走去。

    宫城之下,不用英国公出面,就已经有急于在新君面前表现的重臣或者勋贵开口喊了起来,“商至诚!陛下遇刺驾崩,太子殿下已于灵前继位,速开宫门,迎立新君!”

    宫墙之上,商至诚沉声道:“胡说,陛下好端端的,怎会驾崩!”

    英国公上前,冷喝道:“商至诚,中枢诸公尽皆在此,新君亦在此间,先帝灵柩同样在此,你要一人对抗整个朝堂吗?”

    片刻之后,宫门终于缓缓打开,众人都是一派激动的样子,簇拥着新君走入宫中。

    宫门之后,是空悬的龙椅,是空荡的朝堂,也是新一朝荣华富贵的起点。

    商至诚逆着人流,来到了被众人忘却的崇宁帝灵柩前,轻轻抚着棺木,沉默无言。

    悲喜,在这一刻,并不相通。

    或者说从未相通。

    作为天底下规矩最为森严的禁中,深夜本该是一片安静肃穆的所在,但就在今夜,这禁宫之中,却是一片闹嚷。

    这很不寻常,而每一次这样的不寻常,都代表着一次天大的变局。

    这一次,也不例外。

    执掌天下二十余年的崇宁帝,倒在了崇宁二十四年的晚夏雨夜之中,大夏朝的至尊龙椅,换人了。

    皇极殿前,东方明迈过一级又一级的台阶,走入了皇极殿中。

    四周早已亮起的灯火,为他照亮了那把梦寐以求的龙椅。

    性子急的姿态不稳的,已经忍不住高喊出声,“请陛下正位!”

    声音渐渐汇集,带着他们此刻心头的火热,变得热忱而迫切。

    在一道道复杂的目光中,二十多年的太子东方明,缓步上前,拾阶而上,来到龙椅前,缓慢而激动地坐了下去。

    当他在龙椅上坐定,殿中的景致铺开在眼底,耳畔响起了整齐的山呼声,“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458988/87110289.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458988/87110289.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