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历史军事 > 绝世权臣 > 第351章
    而且,他还是在逃亡途中,对时局消息掌握得不那么周全的情况下想到的,不得不说,是个好女婿啊!”

    苏老相公眉头一皱,“怎么就成你的女婿了?”

    赵老庄主脖子一梗,“义女不是女?”

    “臭不要脸,义女怎么就是女了”苏老相公正要反驳,忽然一愣,“你个老东西是想压我辈分是吧?”

    赵老庄主哼了一声,“你与其担心我压你辈分,不如担心一下秦宝林到时候给你来个捷足先登吧!没看见秦家姑娘也跟在一道的吗?”

    苏老相公动作一僵。

    一旁的苏家家主弱弱道:“父亲,世叔,咱们还是说说接下来怎么办吧!”

    “用你多嘴!”

    苏老相公呵斥一句,然后看着赵老庄主,“龙首州你去还是我去?”

    赵老庄主伸了个懒腰,“还是我去吧,你坐镇苏家坞,泗水、云梦两州你若是稳不住,被朝廷打进来了,就赶紧找块豆腐撞死。”

    苏老相公哼了一声,“若是小小一个群龙无首的龙首州都拿不下来,你也找块豆腐撞死吧!”

    能把你俩都撞死,这豆腐估计也能名垂青史了苏家家主在心头默默嘀咕着。

    中京城,那场巨大的风波似乎已经像洗礼过中京城的无数场暴雨一般,来时汹汹,转瞬便被忘却在时间和人心中。

    在权力的吸引和对利益的追求下,人们似乎已经选择了当下最划算最保险的办法:维护这个看似稳定的秩序,并且积极地进入它。

    对于这个秩序最顶端的太初帝东方明而言,这样的日子是他希望的,也是让他沉醉的。

    闲时信马由缰,无拘无束,忙时军国万民,言若千钧。

    白日有百官俯首、夜晚有淑妃献桃。

    朝会之时,他坐在龙椅上,望着在眼前绵延开去的中京城中轴线,望着山呼万岁的群臣,心生感慨。

    “报!”

    一声高呼,只见一个绑着八百里加急令旗的小兵,从宫门直冲进来,高举着手中信筒。

    “前丞相苏宗哲以胶东郡王之名,打着为先帝报仇的旗号,起兵造反,云梦州、泗水州皆举旗响应!”

    朝堂登时一片哗然。

    而与此同时,一个消息也在中京市井之间悄然流传。

    据说先帝淑妃为了保持荣华富贵,主动色诱新君,陛下多日来都夜宿昭阳宫,流连忘返,难以自拔。

    朝堂之上,率先从震惊中反应过来的依旧是如今新朝的中流砥柱萧凤山。

    他扭头看着信使,虎目堂堂,“你说领头之人是谁?”

    信使被这目光看得心神一晃,结巴道:“苏苏宗哲。”

    朝臣们这才反应过来,立刻就有人呵斥道:“大胆,朝堂之上,竟还胡言乱语!苏老苏宗哲已经死了数年,这是天下皆知的事情,如今怎么可能起兵谋反!”

    “是啊,苏相被秦逆逼死,这是世人皆知的,先帝都曾遣使慰问,难不成人还能死而复生不成?”

    “你这是何处的消息?怎生这般荒唐!”

    群情汹汹,在权力的威势下,那信使只敢趴在地上,一动不敢动。

    这时候,反倒是先前严肃的萧凤山缓和了语气,温声道:“不必惊惶,你只是传信的,消息有误也不是你的责任。你把信筒给本相。”

    信使定了定神,感激又佩服地看着萧凤山,双手将信筒递上。

    萧凤山下意识地拆开,拆到一半才在周遭诧异的目光中反应过来,他不动声色,打开看了一眼信筒,然后道:“陛下,信筒之中没问题,您可以查看了。”

    董良连忙跑下来,双手捧着信筒递给了东方明。

    东方明按下心头的微微不悦,将信纸取出,一眼扫去,沉默了片刻,示意董良将信纸传给萧凤山。

    而后他扫视堂中,开口道:“消息是云梦州州牧府传来的,应当为真。啧啧,不愧是一代名相,这藏得是真够深的啊!把天下人都骗了!”

    说到后面,他的语气都带着几分咬牙切齿,“偌大一个云梦州,他旗子一举,便传檄而定,这还是我大夏的天下吗?啊!”

    群臣在这样的愤怒之下,都默默低头,研究起脚踩的地砖的花纹。

    还是萧凤山主动开口道:“陛下,地方叛乱,朝廷自有方针,不论是苏宗哲也好,还是胶东郡王也罢,抑或割地称王的普通人也罢,只要与朝廷作对,就是反贼,就当被满朝文武和天下万民共弃之。眼下之首要,便是安排平叛诸事。”

    他用眼神示意着年轻的皇帝,你这会儿当着群臣的面发疯发怒,既掉份儿,也于事无补,赶紧糊弄过去,一会儿咱们开小会吧!

    东方明也接收到了这样的信息,反应过来,故作沉稳地缓缓点头,“此言有理,诸位爱卿,可有良策?”

    一帮人就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说了起来。

    但这个时候在朝堂上说出来的,大多都是些没什么屁用但不犯错的废话。

    比如削去朝廷对胶东郡王和苏家的恩赏,传令天下,明确其为反贼;

    又比如将其在中京的产业尽数查封,亲友尽数捉拿;

    再比如派遣使者,带着王道威仪,当面怒斥,以王道教化感化,定能令其羞愧掩面,自觉有负皇恩,便可不战而屈人之兵

    东方明装作耐心地听着,然后实在听不下去,瞅着时机便宣布了散朝,而后中枢成员自动留了下来,而兵部尚书、新任的户部尚书、以及两位武将将军,也都被叫到了小朝会的现场。

    乾元殿中,东方明吩咐赐座,然后看着众人,“诸位都是朝堂之中流砥柱,如今局势危急,大家有何良策也都说说看吧。”

    这句局势危急,倒不是虚言。

    如今天下烽烟处处,反贼占山为王、攻城掠地,已是让朝廷焦头烂额。

    如今泗水云梦两州之地,尽数反叛,而且尽归一人,让胶东郡王一跃成了天底下的头号反叛势力。

    天下十三州,通常意义上的北方有足足十个州,南方总共就三州,泗水、云梦、广陵,如今胶东郡王已经拿下了其中之二。

    若是再加上一个广陵州,那在某种程度上真可以说是划江而治,半壁江山了。

    对朝廷来说,简直就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几乎可以想象的是,当这个消息传出,不知道有多少投机之人,会立刻动身启程,前往云梦州或者泗水州。

    兵部尚书道:“陛下,以臣之见,不如沿袭先帝之策略,立刻集结大军,以雷霆之势,将泗水、云梦二州平定,再携此威势,将士信心、士气都正值顶峰,余者大小叛军就皆不在话下了。”

    一个中枢重臣也点头附和,“苏逆当年门生故旧遍布天下,胶东郡王也有皇子身份,一旦不能立即剿灭,便会成为心腹大患。”

    “非也!”一位武将开口道:“胶东郡王如今坐拥两州之地,兵精粮足,势力庞大,贸然一战,如果失利,后果不堪设想,而且一旦相持,军力空虚,其余各地叛贼坐大难制,局面更糟。先帝之策的根本,是打绝对有把握之战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458988/87110305.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458988/87110305.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