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历史军事 > 绝世权臣 > 第412章
    ”

    看着夏景昀一脸正色的样子,东方白也笑了笑,“为了朕登基,耗费心力最大的不就是阿舅和母后吗?”

    他站起身,身板虽小,但已有了几分帝王气度,“阿舅放心,我知道我这位置得来得有多么不容易,断然不会荒废的。三位老师不日便将进京,我也会如往日一般,悉心向学。”

    夏景昀下意识地伸出手,而后反应过来,连忙往回缩。

    不料却被东方白抓住,扯过来按在了自己的脑袋上,冲着他咧嘴一笑。

    夏景昀的脸上露出欣慰,轻轻地揉了揉。

    “阿舅,朕今天也会有礼物送给你。”

    “哦?什么啊?”

    “你别急,等到了午后就知道了。”

    东方白卖了个关子,露出一丝得意的微笑。

    午后,刚刚回府小憩了一阵的苏老相公又被叫入了宫门。

    一头雾水的他,在瞧见了同样进宫的秦老家主之后,便恍然明白了过来。

    “二位国公皆是人杰,哀家相请所为何事,想必无需多言了吧?”

    隔着珠帘坐着的德妃轻飘飘的一句话,将难题抛给了两位老头儿。

    你俩不是聪明嘛,那就先让你们俩自己来争吧。

    苏老相公老神在在,并不开口。

    秦老家主低眉顺目,仿若入定。

    德妃也不生气,三人就这么好像在参闭口禅一般,殿中一片寂静,只有绵长的呼吸此起彼伏。

    “老臣斗胆,请问太后娘娘,可是想让我们两家之嫡女皆嫁予令弟?”

    最终,到底还是苏老相公这个朝臣似乎“更顾大局”,率先开口。

    而这一开口,也彰显了这位老人阅尽世事的睿智。

    苏、秦两家,皆是难得之臂助,以当下之情况,除非德妃已是帝王心性,开始忌惮防备夏景昀日后尾大不掉,有意限制,否则以他们的关系,绝不至于让夏景昀放弃哪一个人。

    而且,若是想要说服某一方退出,也不该将两人同时请来。

    可偏偏苏老相公就像是没参悟到这一层一般,看似愚笨地问了一个很浅显的问题。

    而称呼也很是微妙,不是建宁侯,不是夏景昀,而是令弟。

    德妃自然也听懂了,微笑道:“陛下能够登基,阿弟居功至伟,他生性光明磊落,又爱护百姓,哀家相信他会是一个好的臣子,断不至于猜忌提防与他。而他与二位国公家的贵女皆是情投意合,既然如此,哀家又有何理由,不帮他完成所愿,又有何颜面,让他放弃任何一个心爱之人?”

    说到这儿,她在心头默默一叹,手不自觉地捂在了小腹位置。

    得到了想要的信息,苏老相公又问道:“此事可有先例?”

    苏家和秦家都是顶级世家,夏景昀虽然如今势力不凡,但一个攀附权贵,卖女求荣的名声,他们还是不想担的。

    德妃笑着拿起手边的两本册子,让袁嬷嬷分别递给了两人。

    “这是礼部尚书韩学明自古籍中所寻。”

    苏老相公接过一看,心里不由暗骂,韩学明这狗东西,分明是半抄半编的。

    不过转念一想,估计也就他这种博览群书的人能发觉其中错漏,至于旁人,又有几人看得懂呢!

    而且他着实很喜欢此番商谈的氛围,没有什么藏在背后的权力要挟和考量,有的只是真情实感。

    因为其实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苏炎炎和秦璃都已经钟情夏景昀,从实际情况上来说,不嫁给夏景昀别人也不大敢娶,太后完全可以反过来拿捏他们的。

    但是太后没有,不仅没有,也没有让他们在同意这场婚事的同时,还让他们交出一部分实权,以削弱这个联姻集团的势力,反倒是略带着几分恳求的意味来友好相商。

    这代表着太后真的当他们是自家人。

    自家人之间,把意思传达到了就行。

    他精通权术,不代表他没有人的感情。

    于是他不再说话,秦老家主顺势接过话头,缓缓道:“虽是共嫁,但总有区分,否则令出两门,家宅何安,子嗣如何传承?”

    在太后面前,他到底是收敛了言语,并未说出什么嫡庶之言。

    苏老相公也平静地等着德妃的回复,这一点确实是重中之重。

    德妃微笑道:“既都是正妻,那自然都是嫡子。至于府中后宅,苏家从政,秦家经商,苏家洞庭明珠素有明事决断之才,秦家中京琼花经营鸣玉楼世人共赞,一人执掌家中事务,一人执掌家中财权,各有所长,各有所安,各有所恃,岂不正是珠联璧合?至于传承,那就看各自的肚皮了,左右还能过继回娘家继承家业,怎么也可以有个好前程不是。”

    她这些日子都在记挂着这件事,为之思虑了良久,总算是琢磨出了一个自觉万全的道理。

    苏老相公和秦老家主各自沉默。

    德妃笑着道:“若是二位国公同意,陛下便会亲自下旨赐婚,哀家已请了涂山三杰为婚礼作赋,礼部操办,必不至辱没了二位贵女。”

    这话一出,尤其是涂山三杰的名头一亮,两位老人也不好再装。

    “老臣愿凭娘娘吩咐。”

    当日下午,两则消息接连传遍中京城。

    先是太后娘娘竟查出了身孕,有了先帝遗腹子。

    接着又是陛下亲自赐婚,着礼部择良辰吉日,举办婚礼。

    再加上明日的庆功大典,整个中京城都被这三喜临门彻底点燃。

    随着一夜欢庆,大夏崇宁二十四年初冬,一场宣告朝堂新势力新格局彻底奠定的庆功大典。

    来了!

    这场激起整个大夏朝野剧变,皇位更迭的巨大风波本身,也即将在这场大典后,划上句号。

    天色从夜幕之下透出一缕光芒,而后如燎原星火,迅速将夜色烧了个干净,天地复归一片通明。

    当天光照进平日里肃穆的朝堂正殿之上,殿中已经开始摆上了一张张的案几。

    冯秀云将建宁侯府中人调教得颇具模样,引来不少赞誉,但她调教的终点也不过就是达到此刻这些宫中内侍的水准。

    当这些宫中内侍亲自上阵,这架势便更是不凡。

    因为,这些人,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不算是人了。

    这一点,不论入主宫城的是善弄权术的崇宁帝,还是宽厚仁德的德妃,都改变不了,除非维系这个帝国的制度消失或改变。

    案几、坐垫,在地上摆出横平竖直的线;

    餐盘、酒具,都按照同一种模样在几面上摆得分毫不差。

    不论从哪个角度看去,都有种对称中正的美。

    帷幔束起,随着偶尔走过的内侍带起的风轻轻摇晃。

    银丝炭在炭炉里缓缓烧着,早早便将这一方大殿烘得暖意阵阵,就如同眼下这个日渐好转,蒸蒸日上的朝局。

    到了未时末,便陆续有朝臣抵达了宫城前的广场,三三两两地聊着。

    “登基大典当日已有无数人飞黄腾达,不知今夜过后,又有几人青云直上了!”

    “相比起来,这些主动来朝的州牧能保住自己的位置就算不错了,这境遇之差,谁能说得清呢!”

    “是啊,此番朝局两次翻天,多少显贵被打落尘埃,连带着教坊司和流云天香阁的姑娘样貌才艺都好了不少,不知得空出多少位置。”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458988/87110366.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458988/87110366.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