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恐怖灵异 > 弘晖重生甄嬛传,我的额娘我来护 > 第20章 初学写字
    弘晖回了海棠苑之后,心里还放不下难民的事,琢磨着什么时候在阿玛跟前试探几句。

    不过这会他可顾不上什么难民,因为他被自己的字丑到了。

    望着书桌上那跟着名家字帖描红的黑墨大字,字迹模糊、线条歪歪扭扭、用墨更是一点都不均匀,真真是一塌糊涂。

    弘晖曾亲眼见过无数人笔走龙蛇,也曾见识过不少珍贵的笔墨,原以为写字算不上难事,可是轮到他亲自上手,方知什么叫做一看就会、一学就废!

    谁能告诉他毛笔字为什么能写成这样?

    弘晖欲哭无泪地一张一张数着这些日子努力的成果,只能说没有最丑,只有更丑。

    “额娘,呜呜…”

    宜修还是第一次见到弘晖这般沮丧过,怕他有什么为难的事,连忙追问一番。

    弘晖捂着自己的小脸,闷声闷气地憋出了一句话,“额娘,儿子的字太丑了。”

    宜修哭笑不得地接过儿子手里的一沓竹纸,略微翻了翻,就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弘晖,你是不是忘记了一件事?你才三岁,能拿得起笔就不错了,还敢指望刚下笔就能写出人家练了几十年才练出来的好字?”

    从门外刚好走进来的胤禛听到了这番话,也开始谆谆教诲起来,“弘晖,不要好高骛远,书法是没有捷径可走的,需要长年累月的下笔练习。再说你才三岁,骨头都还软着,掌控不了笔力也属正常,不用大惊小怪。”

    “多谢阿玛教诲,儿子知错。”

    看着弘晖耷拉下来的嘴角,胤禛有些心疼,赶忙安慰两句,生怕他一向聪慧的大阿哥真的垂头丧气。

    “不用担心,阿玛也是这么过来的,只要你每日刻苦练习,总有一日也能写出这样的好字来。”

    弘晖这才破涕为笑,有些羞臊地挠了挠额头,眼神飘忽,眼珠子还乱转。

    他一向自诩成熟,没想到不过就是一个小挫折,就让他控制不住沮丧的情绪,还闹出一场笑话来。

    胤禛看着儿子的表现,心中有些好笑的同时,也放下了那份说不上来的疑虑。

    到底还是小孩子啊!

    “来,到阿玛跟前来,阿玛亲自教你握笔写字。”

    弘晖猝不及防之下就腾空而起,被阿玛一把抱起,然后坐在了他的腿上。

    啊?这,这…,自己跟阿玛从来没有这么亲近过啊!

    胤禛只顾着将儿子的小手握在手心,他摊开竹纸,用毛笔带着弘晖慢慢地写了一个‘大’字,又写了一个‘永’字。

    “练字要从描红开始,然后再临摹名家字帖,每日勤耕不缀,才会写出一笔好字。古人有云:见字如见人,练书法更是可以修身养性。弘晖,你是我的大阿哥,一定要勤加努力,为四贝勒府撑起门面。”

    看阿玛说得这么认真,弘晖也摆正了态度,“儿子领教。”

    “不过儿子瞧着阿玛的字都能赶得上这字帖了,不知道在诸位皇伯父和皇叔父之间,是不是阿玛的字写得最好?”

    当然,弘晖是知道这个答案的,概因阿玛曾经被人赞过‘书法遒雅,妙兼众体’,而恰巧这话后来传到宫里来了,他也有幸听了一句。

    胤禛心中得意,面上却一片谦虚,“你皇玛法教育得当,他还尤其看重皇子皇孙的书法和学业,所以你那些皇伯父和皇叔父等人都写得一笔好字。他们那是各有所长,不输阿玛!”

    不过,这里面有个例外,那就是与他一向不和的八阿哥胤禩。八弟写得一笔烂字,被皇阿玛打骂了多少次都没能改得了,如今已经破罐子破摔了!

    这话可不好跟弘晖说,毕竟有伤皇家兄弟的情谊。

    “是吗?不过儿子还是更喜欢阿玛的字,看着就是下了苦功夫。儿子会以阿玛为榜样的。”

    胤禛当时没说什么话,回头亲自写了一份字帖叫苏培盛送了来,让弘晖跟着他的字描红。

    然后,弘晖有十来天没见到阿玛的人影,要不是前院时不时来人取他描红的功课,弘晖都要以为阿玛忙得忘记他了。

    这不,今儿又是这苏培盛,他打了个千儿,对着弘晖这个大阿哥笑得有些谄媚。

    “大阿哥,贝勒爷又要奴才取您的功课了,还请您让奴才装了带回去。”

    弘晖将早就准备好的一沓竹纸交给苏培盛,他三日来一回,所以带走的都是前三日的功课。

    “阿玛最近很忙吗?苏公公要好好照顾阿玛,不要让他累着、病着了!”

    “劳大阿哥惦记,主子爷忙着给外城的难民施粥的事,前些日子有些进展不顺,爷累得瘦了几斤。不过最近倒是没太大问题,进展也顺畅了,想来再有几日功夫,主子爷就能闲下来了。”

    弘晖若有所思,阿玛的地位还是低了点,一不小心就会叫人欺负了去。

    果不其然,几日之后,府外传来消息,说是阿玛被御史弹劾了。

    不知是谁出的手,让御史当堂弹劾阿玛,说他以次充好,给难民施的粥里都掺了沙子。

    此时的乾清宫,胤禛头也不敢抬地跪在地上,等着皇阿玛发落。

    康熙没有动怒,还心平气和地问了一句,“胤禛,你觉得在这件事情上,你做错了吗?”

    胤禛想到了弘晖在他面前表现出的怜悯之心,想到了自己在朝堂中可有可无的处境,又想到了他在外城看到的那些哀鸿遍野的画面,最后将场景定格在一个个面黄肌瘦、形销骨立的难民身上,他们望着四贝勒府的施粥棚子的眼神叫他至今难以忘怀,那是看到了求生的希望。

&nb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459224/87205393.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459224/87205393.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