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峦说要给两个儿子找学塾上学,还真付诸实施了,只是进展非常不顺。
这天晚上,张峦跟金氏商谈孩子读书的事,张延龄在一旁听着。
“…问过几个先生,当得知咱不是京师本地人,都说不接受学生中途入学。”张峦显得很无奈。
金氏道:“没说你是国子监的监生?”
张峦道:“要不是知道我是监生,他们连面都不肯见,明后天我有时间再去找几个先生问问。”
金氏点点头:“孩子读书是应该的,不然没前途,但以老大那吊儿郎当的样子,实在不行就不读了吧…倒是可以给延龄筹谋筹谋,不要浪费他的伶俐劲儿!”
虽然金氏对张家两兄弟的能力没多少直观印象,但“百姓爱幺儿”并不是一句空话,老母亲心中很难把一碗水端平。
“要读书,就一起。”
张峦摇头道,“厚此薄彼不好。”
说着,张峦往正在炭炉旁坐着烤火的张延龄身上瞅了一眼,张延龄继续对着炭盆发呆,拿出跟以往大哥一样的呆萌神色。
金氏道:“要不这样吧,找他姑父问问…沈家在京城好歹有些势力,帮忙找个学塾应该不难吧?”
“唉!”
张峦叹了口气,“那我明天去问问,但上门拜访不带点礼物可不好。”
“咱现在要省着点过日子。”
夫妻俩后面又开始谈论家里边的近况。
总的来说,就是当下家里的小金库只出不进,金氏也不得不继续过那种节省到一文钱掰两半花的日子。
第二天一早,张延龄看到便宜老爹在那儿整理宝钞。
大明成化年间并没有铸钱,宝钞还有一定价值,张峦也刚兑了一些宝钞,同时旁边还有一些铜钱,不过都是些旧钱。
“拿几文钱去,别乱花,也别让你大哥知道。”
张峦瞅了眼门外,迅速向张延龄手里塞了张宝钞。此时的他,对近来表现出色的小儿子多了几分青睐,零花钱给得也痛快。
张延龄没看宝钞的面额,直接塞回张峦手里,嘴上道:“我在家里吃住不愁,暂时用不着,爹还是留着自个儿用吧…进了国子监,人情往来,平时应酬什么的都需要花钱。”
张峦心中一暖,看向二儿子的目光越发和善,笑着道:“嘿,你母亲没说错,你小子什么都知道,不愧是我的种。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国子监内一个二个都身家不菲,能在京城之地立足,绝不是一般小门小户可以做到的。咱跟那些荫监没法比,不过平常跟同窗总要品品茗喝喝酒什么的,花费着实不少。”
“爹,那个崔儒,你这两天还见过吗?”张延龄问道。
“怎么没见到?每天都能见…都这年岁了,有家有室,有几个还有心思埋头做学问?不过你不一样,你年纪小,学习东西快,我跟你娘商量过了,一定要找个地方让你读书,你可要用心学。”张峦道。
“爹不是说我要和大哥一起去上学吗?”张延龄道。
“你大哥他…”
张峦不知该怎么评价大儿子,最后无奈摇头:“你大哥上不上学跟你没关系,先把自己的事管好。听说这两天,官府的人可能会找我,涉及京城防疫之事,我还在寻摸远近有没有病牛,你有时间不妨到坊里打听一下。”
张延龄诧异地问道:“城里也有养牛的吗?”
“怎么没有?”
张峦想了想,的确牛这东西从来都是用来耕地的,京城虽大,但城里没块可以耕种的土地,需要的还是病牛,条件有点苛刻。
“也罢,你在家里好好听话,别到处乱跑。有个灾病什么的,我可管不了你…我去找你姑父,让他帮你寻个先生,教你好好做学问,将来考举人、进士,光宗耀祖。”
张峦说着,兴冲冲出门去了。
沈禄府上。
张峦提着两包之前徽商送的黄山云雾茶,跟沈禄相见,结果沈禄极为客气,直接准备了一份“薄礼”,包括布帛、银锁、玉牌等物,还有一些松子、葡萄干、糖饼等零嘴,比起张峦带来的礼物厚重多了。
“来瞻,那位陈御史的确已上报朝廷,礼部那边打过招呼,准备让你在京师为人种药,还会派太医院的人前来监督…要是城里不便,就在城外找块空地进行。”
沈禄说着,指了指他提前准备的礼物,“这些都是平时可以用到的,你带回去,给嫂子和孩子。”
张峦惊叹于沈禄的大手笔,但人穷志短,他没法拒绝,故意引开话题:“其实,今天我来是想请你帮个忙,给延龄找个学塾让他读书…那小子聪明,应该有点儿读书的天分,不会给先生丢脸。”
沈禄好奇地问道:“为何不请个西席呢?”
“这…”
张峦一脸为难,“这不是,考虑到孩子需要有个读书的环境和氛围么?”
就没好意思说,自己没银子单独请先生,那每月的束脩可给不起。
沈禄点点头:“京师里的学塾到处都是,北居贤坊周围也有很多,以你的才学,其实在京师开个学塾也完全可以。我想问问你,你不让家里长子读书,是准备让他继承你的衣钵,以后进太医院供职吗?”
“啊!?”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467903/91078396.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467903/91078396.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