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挽天倾 > 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崇平帝子钰要是他的儿子,该有多好……
    宫苑,福宁宫  殿宇之外,风雨不停,淅淅沥沥的雨水拍打檐瓦,雨幕千丝万线,而殿中气氛静谧。

    迎着那中年帝王的目光,贾珩朗声说道:“父皇,儿臣这次只抽调骑军,此外就是察哈尔蒙古的精骑,随军出征,这样大概调用六七万精骑,京营仍可留足兵马十万余众拱卫京师,至于红夷大炮,如今尚在南方海师战船之上装备,往来携带也不便,而且此次也用不上。”

    既然是以精骑分路捣寇虏之巢穴,笨重的红夷大炮携带起来就不便,当然骑军会带上燧发枪,作为突击。

    崇平帝心头振奋之余,心底又有一股忐忑生出,说道:“子钰,此举可是深思熟虑而过?”

    既是察哈尔蒙古精骑,又是留足兵马拱卫京师,看来子钰是充分考虑过的,并非一时意气之争。

    贾珩道:“父皇,儿臣一路过来,都有慎重思量过此事,如果等到明年,我大汉休养生息之后,再行平定青海,女真大败之后,渐渐恢复元气,局面可能更为棘手,只是这一切,还要看父皇的心思。”

    崇平帝闻言,点了点头,道:“事关重大,朕可能要思量思量才是。”

    他自然是倾向于向西北用兵,但现在刚刚遭逢一场大败,满朝文武为此忧虑不已,再次兴兵攻打西北,是否会影响朝局动荡?

    崇平帝定了定心神,沉吟说道:“子钰,江南新政推行的如何?”

    贾珩道:“新政清丈田亩已在勋戚之列开始,两江总督衙门最近也正在抽调干吏,正在江苏全省推行新政,但经西北兵败一事,想来还会再有波折。”

    崇平帝面色阴沉几分,说道:“如今朝廷正是诸事艰难之时,一些心存侥幸的宵小又开始阻挠新政。”

    如果西北举兵大胜,江南新政早就顺利推行了,但南安一朝大败,新政无疑也被蒙上了更多的阴影。

    贾珩点了点头,说道:“父皇所言甚是,还是以兵事之胜助力政事才是当紧。”

    崇平帝凝眸看向那少年,目光温和几分,问道:“你这一路舟车劳顿,容妃,让御膳房准备一些膳食,朕与子钰边吃边谈。”

    “是,陛下。”原本正在听着翁婿两人叙话的端容贵妃,轻轻应了一声,然后领着几个女官出了宫殿。

    崇平帝温声说道:“子钰,西北那边儿,你再和朕说说,南安这次是怎么举兵大败的?”

    贾珩沉吟道:“南安既然领兵前往海晏,就已经中了西北虏寇的诱兵之计,彼等先后丢弃海晏、湟源两县,目的就是促使南安与柳芳等人率兵深入青海,以便后续截断粮道,前后夹攻。”

    崇平帝闻言,沉声说道:“还真是处心积虑了,如果朕当初听你之言,想来也不会有这场大败。”

    这位天子说到最后半句,其实语气还是稍稍弱了一些。

    因为,这相当于承认自己先前犯了错误。

    贾珩道:“彼时,南安等人跃跃欲试,急于立功,而朝中文臣也多是支持彼等领兵西进,父皇心忧江南新政,又为彼等蒙蔽,这才信用南安等人,其实,纵然儿臣去江南主持新政也无妨,但凡征西主帅不是南安,也不会有此大败。”

    归根结底就一句话,那就是南安郡王等人刚愎自用,天子虽然有错,但也情有可原。

    而最后一句,除了南安,谁都行,更是一脚将南安踢进垃圾堆之列。

    崇平帝闻言,心头剧震不已,两道瘦松眉之下的目光怔怔看向那少年,对上那真挚的眼神,心头不由生出一股莫名愧疚之意。

    子钰这是…给他台阶下呢。

    十万大军,一朝全军覆没,他为天子,九州万方之主,岂能那般心安理得?

    如今神京城中,家家缟素,户户嚎哭,他还能文过饰非,无动于衷吗?

    贾珩见崇平帝面色变幻,劝慰道:“父皇,纵是古之圣皇也非四方皆捷,如能四夷宾服,开万世太平,此败又何足道哉?”

    说着,目光关切地看向崇平帝,轻声说道:“父皇还是要保重龙体才是。”

    崇平帝闻言,面色重又平静下来,心头慰贴几许,轻轻叹了一口气。

    贾珩转而又提及一事,说道:“儿臣回京之时,在开封府遇到皇后娘娘,娘娘闻听父皇之事,心中忧切不已,已经折道返京。”

    崇平帝面色微异,温声说道:“朕不是让…”

    说着,轻轻叹了一口气道:“罢了,罢了。”

    梓潼也是担心他的身体,他不是胡乱折腾身子骨儿了,西北之事,全权交给子钰就是。

    这时,端容贵妃在几个宫女的簇拥下,进入殿中,抬眸看向翁婿两人,轻声说道:“陛下,子钰,吃饭吧。”

    崇平帝刚要起身,贾珩与一旁的戴权连忙上前,两人搀扶着崇平帝来到餐桌之后。

    崇平帝抬眸看向端容贵妃,道:“容妃也坐下一同吃些饭菜吧。”

    端容贵妃玉颜明丽,轻轻柔柔说道:“陛下,臣妾不饿,臣妾服侍陛下就好。”

    她能明显感到,子钰回来以后,陛下的心情都好了许多。

    她这个女婿,没有找错。

    贾珩此刻落座下来,拿起筷子,开始用着饭菜。

    崇平帝抬眸看向那风尘仆仆的少年,说道:“子钰这一路紧赶慢赶,风餐露宿,真是不少辛苦。”

    贾珩放下筷子,温声说道:“为社稷奔波,儿臣不觉辛苦。”

    现在的天子可以说处在一种十分矛盾的心态中,看似对他的愧疚,但其实还潜藏着一丝危机。

    那就是…他贾珩比天子更圣明。

    他任何一个张扬的言行举止,都可能种下祸事之因。

    崇平帝点了点头,温声说道:“子钰,你先前叙说以精骑前往西北用兵,可有详细的用兵策略?”

    贾珩看了一眼左右的宫女和内监,低声道:“父皇,此为军国之秘,待私下奏对如何?”

    崇平帝见此,讶异了下,旋即心头明悟,道:“子钰说的对,是朕心急了。”

    端容贵妃弯弯柳眉之下,玉容含笑地说道:“陛下,子钰应该是成竹在胸了。”

    崇平帝凝睇看向那面容清隽的少年,对上那湛然有神的眸子,心头也生出一股期冀。

    眼前少年自领兵以来,从来不打无把握之仗,什么时候让他失望过?

    贾珩陪着崇平帝用过午饭,崇平帝仍是不放贾珩离去,翁婿两人坐在靠着轩窗的廊檐下,看着殿外扑簌而落的雨水。

    崇平帝问道:“子钰,你这次去江南推行新政,可有所见所思?”

    贾珩默然片刻,说道:“国朝立国百年,勋戚官绅在州县地方树大根深,兼并土地,富者阡陌连田,贫者无立锥之地,江南风气奢靡,物欲横流,官吏沉沦享乐,不知北国生民之多艰,蒙边患之苦痛,亟需革除积弊,一扫沉疴。”

    崇平帝闻言,面色幽远,感慨说道:“子钰直指要害。”

    贾珩道:“父皇为中兴有为之君,锐意进取,不出二十载,天下太平盛世可见。”

    崇平帝摇了摇头,苦笑道:“朕这个身子骨,只怕撑不住那个时候了,这几年忧劳国事,只是强撑罢了。”

    贾珩连忙说道:“父皇春秋鼎盛,只要善加保养,就能很快调养过来,还望不必为国事过虑伤身,如今大汉,唯父皇有魄力,有威望举新政,除旧弊,纵然是为了大汉社稷,黎民苍生,陛下还当保重龙体才是。”

    其实,天子这是潜意识的试探,他如果顺着说,那就真是…活腻了。

    而那一句唯崇平帝能举新政,除旧弊,更是将天子的重要性无限凸显。

    崇平帝默然片刻,却没有接话,目光望着庭院中的如帘雨幕,道:“子钰,西北这一仗,朕就托付给你了。”

    贾珩道:“父皇放心,只是儿臣以为,和硕特蒙古可能会派使臣求和?”

    “为何?”崇平帝闻言,眉头微皱,道:“和硕特蒙古不是在西北想要犯我西宁?”

    贾珩道:“和硕特蒙古可汗固始汗征讨西藏,青海和硕特蒙古的主事之人是多尔济,如果儿臣没有猜错,这次西北战事原是女真郡王岳讬煽动,如今虽然连续取得两场大胜,但西宁府城仍是安然无恙,固始汗不可能两面作战,求和只是时间问题。”

    崇平帝眉头紧皱,说道:“和硕特蒙古会求和,那我朝如何应对。”

    贾珩道:“等到那时,朝中文武势必有所心动,谏言父皇不再兵发西北,以休养生息为要。”

    相当于他的立场始终与大汉文武群臣相悖。

    其实,就在不久前,和硕特蒙古已经派出了使臣前往西宁府,向金铉转达了多尔济的意图,那就是可以和谈,并且提出了可以将南安郡王以及柳芳送回神京,换回硕讬的建议。

    崇平帝目光微动,不由陷入沉默之中。

    西北蒙古会和谈?

    贾珩抬眸之间,凝了凝眸,轻声问道:“不知父皇那时可还信儿臣?”

    廊檐之下,风雨纷飞,那蟒服少年两道浓眉之下,平静目光灼灼而视,带着一股难以言说的锐利神芒。

    但只是一闪而逝,就迅速敛去锋芒,转而谦和温煦,并不让一位帝王觉得不舒服。

    不远处,一袭蓝色衣裙,身形窈窕静姝的端容贵妃,正在侍奉茶水,似有所觉,螓首偏转而望,目光秋波盈盈地看向那少年。

    那是一股难以言说的凝然气度,令人心折。

    或者,翁婿两人隔桌而坐,而那少年剑眉之下,目光明亮,平静而温煦。

    其实,某种程度上,已稍稍超越了臣子的卑微位阶,但此情此景,再加上帝婿的身份,竟有一种难以言说的自然而然。

    “朕不会议和!”崇平帝对上那双神采绽放的明眸,掷地有声。

    他绝不妥协,有子钰在,西北一定能打赢,也必须打赢。

    唯有打赢,新政才能顺顺利利的推行,才不会有西北与辽东两相联合,明年再来相犯的局面。

    贾珩起得身来,朝着那中年帝王拱手相拜,声音有着斩钉截铁的坚定:“父皇放心,儿臣不会让父皇失望。”

    崇平帝心头剧震,凝眸看向那在斜风细雨下躬身而拜的少年,恍若一棵百折不挠的松树,不知为何,心头忽而生出一股怅然若失来。

    子钰要是他的儿子,该有多好?

    这九州万方…

    此念一起,天子心头猛然一跳,还未等来得及细思,耳畔忽而传来端容贵妃轻笑低语的声音,自带的清冷玉音与已为人妇的娇媚糅合在一起,有着难以言说的相得益彰,道:“陛下,用茶吧。”

    然后,秋波明眸看向那少年,声音轻柔如和风细雨,说道:“子钰也用茶。”

    崇平帝道:“子钰先坐下吧。”

    贾珩重又落座下来,端起茶盅,轻轻抿了一口。

    一直与崇平帝待到夜幕降临,天穹之上一轮皎洁明月高悬中天,贾珩这才离了宫苑,向着宫外行去。

    “怎么说?”陈潇骑在骏马之上,凝眸看向那少年,轻声说道。

    贾珩低声说道:“先回去吧,等这两天看看朝廷的风向。”

    可以预料,关于是战是和,还要吵上一场。

    不过这一次是天子站在他一旁,这次乾纲独断,而后如果获得大胜,崇平帝多少能释然了一些。

    不是乾纲独断不对,而是断错了对象。

    宁国府  后宅之中,灯火明亮煌煌,三个金钗布裙的丽人围坐在一方小几旁,正在小声叙话。

    秦可卿一身淡黄衣裙,螓首之上以一根木簪定住,秀发披散于肩后,那张如牡丹花瓣的华艳脸蛋儿随着身子渐重,更见丰润妍美之态,此刻半躺在软榻上,正在与尤氏、尤二姐、尤三姐三人叙话。

    “京里现在都在说,大爷回京了。”尤三姐柔声说道。

    尤氏道:“西府的二老爷说,宫中下了圣旨急召着他回来。”

    秦可卿轻轻扶着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4695/58083399.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4695/58083399.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