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历史军事 > 弃暗投明 > 第二百九十五章 留其全尸,最后通牒
    建安四年四月,江东之战迎来了决定性的转折。

    在刘备的全面攻势之下,孙策与周瑜亲自在毗陵结成了一道防线。

    双方酣战半月有余,最终孙策扛不住进攻,准备放弃营寨撤入城内。

    可因为多次兵败,使得孙策强大的威慑力再也镇不住麾下将领。

    其中有会稽人丁藩、丹阳人妫览叛变,将消息告知刘备。

    刘备随后便将麾下兵马几乎全部派出,用来阻拦孙策回城。

    是役,刘备军投入了三万余人,孙策加上周瑜投入了超过万人。

    而结局却是孙策万余兵马溃散,其本部八千兵马全军覆没。

    增援前来的三千余兵马溃逃,仅余数十骑护送着孙策进入了毗陵城。

    大将程普、吕蒙战死,蒋钦、孙辅等人相继被俘。

    与之相对,刘备军这边死伤不到四千人,俘虏超过五千。

    本来若是没有这一战的话,刘备统一江东的过程或许还有波折。

    但随着这一战打出,刘备入主江东,便只是时间问题了。

    在得到了胜利之后,刘备并没有太过欣喜,而是先入营帐之中会见了这一战的功臣和降将。

    说实在的,刘备历来看不上临阵投敌的小人。

    可在见到妫览和丁藩之时,他还是颇为和善的面见了二人。

    在知道一切的前因后果之后,刘备便感慨道:

    “如此说来,二位也非一心背孙策,实是孙家于此不得人心也?”

    面对刘备的感慨,妫览便急忙为自己等人辩解:

    “请将军明鉴,我等自也非天生逆反之人。”

    “因是孙策其人尚可,可其孙家子弟却非善类。”

    “其妹天生娇纵,少年便喜刀枪,以游街戏弄他人为乐!”

    “其弟孙翊,年未及冠,性情暴躁,喜鞭打士卒。”

    “这从弟孙辅,亦非善类,对我等非打即骂。”

    “如此待之我等,尚要我等为他赴死,我等如何能愿?”

    “固知明公在此,特地通风报信。”

    “今得胜之,我等不敢居功,但凭明公处置!”

    他一说罢,一旁的丁藩便点头附和道:

    “我等背主,不敢居功,全凭明公处置!”

    刘备见得二人这般,自是微微一笑,和蔼道:

    “二位无须如此,此次若无二位助力,我军自难得胜。”

    “不过眼下江东未定,并非表功之时。”

    “唯独先得记下此功,来日再行论功行赏。”

    他这么一说罢,二人都是一喜,又是一番拜谢。

    如此交谈一番,刘备便让二人先去休息,随之看向秦瑱与诸葛亮问道:

    “以二位观之,此二人可否得用乎?”

    诸葛亮闻言便摇了摇头,秦瑱则是开口道:

    “虽不可用,亦须用也,然则彼等非善类也,不可用于镇守。”

    “可带回寿春,来日再行安置职务。”

    “吾意与军师同也,丁藩尚可,妫览实为小人!”

    刘备给出了自己的评价,便摆了摆手道:

    “也罢,虽是小人,亦可一用,且不去论之!”

    “现在我军连战连胜,城内敌军恐怕只有三四千人。”

    “不知二位以为,我军现在该如何动兵!”

    说着这话,刘备自也有些疲惫,这半年多接连转战。

    转眼时间又要入夏,如果可以,他是真不想继续在此地耽搁。

    尽快战胜孙策,组织民生,那今年江东还有些盼头。

    不然到了冬天,势必又要花钱粮救济,这笔帐怎么算怎么亏。

    故而他现在只想要赶紧结束这一场战争。

    秦瑱等人自然知道刘备的想法,诸葛亮直接便道:

    “为今之势,攻城不如攻心,或可遣使劝降之!”

    秦瑱听了此言,却是摇了摇头,悠悠道:

    “孙策若降,难以处置,此人并非吕布,我军实难驾驭!”

    “依在下之见,不若率军前往围城,以信上城,劝孙策今日之内来降!”

    “若降之,可留其全尸,家小皆可得保!”

    “若不降,明日午时,我军便即强攻,城破之际,凡城内俘虏,兼其家小尽皆杀之!”

    “如此,可逼其麾下将士离心,迫孙策投降!”

    他一说罢,诸葛亮和老刘不由都是一阵惊讶。

    须知秦瑱历来看重士卒性命,尤其是俘虏士兵。

    可现在这一策,却是直接宣告了这些士卒的死刑。

    如果孙策执意不降,那城破之时,他们显然是要执行的!

    毕竟,军中最重军令,如果这次宣告完不杀,那他以后他们的威胁将毫无威慑力!

    可秦瑱劝孙策投降的条件,也只是留给全尸。

    这就意味着要孙策二选一,是所有人一起死,还是孙策一个人死。

    刘备听得此言,沉思片刻,不由一阵皱眉道:

    “军师此计虽可行,但是否过于急切?”

    “昔日吕布不降,而战败得免,如今孙策若降,却只得全尸。”

    “便是孙策难以驾驭,亦可先留其性命,缓缓图之!”

    其实相较留下吕布的性命来说,刘备更愿意留下孙策。

    因为孙策给他的观感属实不错,远比吕布顺眼得多。

    如果能收下孙策当大将,他还是想要尝试一番的。

    可秦瑱见他模样,便知其所想,随之摇头道:

    “吾知明公甚爱孙策之勇,可孙策与吕布不同。”

    “吕布所以能为我军容之,乃因此人四处竖敌,将校离心。”

    “然则孙策智勇,天下皆知,兼之周瑜为辅,容之早晚定成大祸。”

    “故孙策其人决不可留之,至多留其家小。”

    “如此,其麾下诸将群龙无首,我军方可安心用之。”

    “不然来日即便江东到手,其麾下众人也难得用。”

    “相比用孙策一人,我军更当重其麾下群贤。”

    “再者,孙策军之所以迟迟不降,便是因为我军以往太过仁义,难以震慑彼等反贼!”

    “饶一吕布便可收买人心,若再饶孙策,来日彼等皆心存侥幸,我军麾下当永无宁日矣!”

    相较刘备倾向留下孙策,他则倾向杀孙策来立威。

    毕竟他们不是没给过孙策机会,可孙策依旧顽抗如此,他们就必须给与雷霆打击。

    现在孙策不降,来日不仅孙策要死,孙策全家都得死。

    同样,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城内士兵还不愿降。

    那他们就更应该来一下狠的,让江东人知道,他们并不只以仁义为主。

    敢造反,那对不起,一样诛灭三族,挫骨扬灰!

    这确实有违他一直奉行的仁政,但相比得到一个满是隐患的江东。

    他更倾向于将一切隐患毁灭于萌芽阶段。

    听着他的解释,刘备一阵沉默不语,诸葛亮则是意会过来,点了点头道:

    “明公,先生此言有理,乱世之中,当用重典。”

    “孙策顽抗至今,若不杀之,难以对我军战死士卒交代。”

    眼见诸葛亮也加入劝解行列,刘备便不再犹豫:

    “罢了,既是二位如此劝解,那我军便如此行事!”

    “只愿孙郎能以士卒为念,不再多造杀孽。”

    当下,他又直接下令移营,带着麾下大军,朝着毗陵行来,分四寨将毗陵包围其中。

    同一时间,毗陵城内,孙策像是做了一个梦。

    在梦中,没有什么刘备,也没有什么秦瑱。

    他参与讨伐了袁术,得到了江东全境,带领着麾下精锐,杀奔荆州,斩杀黄祖,报了父仇。

    在他麾下,一众文武齐心协力,共同辅佐他建立一番大业。

    登基当日,看着一个个熟悉的身影,他露出了会心一笑。

   &nb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484472/109568892.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484472/109568892.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