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峻父子看不懂白景洲画的图纸,只能一边做一边让白景洲在旁边看着。白景洲没奈何,只能抽出时间做监工。好在二人都能很快领会白景洲的要求,新款纺车和织机很顺利就做出来了。
两人也没有辜负白景洲对他们的信任,白景洲大伯娘打听二房让他们做的啥,两人都说是桌椅板凳和箱柜啥的。
而且他们在作坊做工期间,也是每天都栓着大门,不让其他人——包括他们自己的婆娘孩子随意进出的,保密工作可以说是做的很到位了。
在这期间,白景洲的大表哥宁启源成了亲。
他妻子张氏是他舅母堂妹的小女儿,这姑娘性格直爽,干活麻利,娘家是镇上开大车店的,家庭成员还在世的有三个哥哥、爹和祖母,她祖父、娘亲、叔叔等人则是在战乱期间陆续过世了。
和他差不多时间成亲的还有房有顺和房春秀,房有顺娶的是白家村本村的一位姑娘,从辈分上来说,这姑娘是白景洲已经出了五服的一位堂姑。
只比顾文萱大一岁的房春秀则是嫁去了小杨庄的一户殷实农家,她丈夫是家中长子,夫家一家子性格虽然各有不同,但人品都很不错。
这三家顾家和白家都送了厚礼过去,但因为白景洲和顾文萱要带几个小的去州城的天和书院应考,房家的两场喜宴,他们并没有亲自出席。
这里需要提一句,本来白景洲是打算明年书院开学之后,他再带着几个小的去参加入学考试的,但就在前不久,州城留守的穆府管家给他送了一封信来,告诉他天和书院在腊月二十二将有一场入学考试。
这种入学考试和书院的月考、年考不同,是书院临时组织的不定时考试,按照天和书院以往举办入学考试的频率,若白景洲他们错过了腊月二十二的这一次,那么下次他们就只能等到明年的二月底或者三月初了。
白景洲不想等那么久,干脆年前又和顾文萱一起,带着几个小的跑了一趟州城,参加天和书院的入学考试。
只是入学考试,难度并不怎么高,绝大多数考题都是白景洲他们跟着林家父子学习过的。
下午书院的夫子贴出名单,白景洲第一时间就找到了他和白景山、顾文海、顾文澈的名字。
他们四人的名字在名单中段,再往后,白景洲又看见了吊在名单末尾处的宁启瑞的名字。
十一岁的宁启安和白景林、十岁的白景恒、九岁的顾文泽都未上榜,但这个结果也早在白景洲的预料之中。
虽然他们开始系统读书的时间几乎一致,但年纪小一些的孩子,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都是没办法和哥哥姐姐们相提并论的。
顾文萱和白景洲都不是那种喜欢拔苗助长的人,他们带这四小只来,单纯只是为了让他们体验一下书院环境和考核氛围,并不强求这四小只也必须考上。
收好穆翰之的名帖,白景洲和顾文萱带着其他人返回村子。包括白景洲在内的四个人明年会来书院就读,剩下的四小只则会被安排到村里的学塾跟着李繁读书。
值得一提的是,白家村并不是只有白景洲他们这一小撮人在读书,白里正的孙子和村里一些殷实人家的孩子,也都在县城和镇上的学塾就读,而且人家还是打小儿开蒙,之后就一直在学塾刻苦攻读的。
白景洲和顾文萱出钱建的那个村学塾虽然收费便宜,但却因为先生只有一个李繁,所以并不在这些读了很多年书的学子的考虑范围之内。
像白里正的孙子,他就读的学塾就是由几位秀才和一位举人共同教学的大型学塾。
村里其他富户家的孩子虽然没有里正孙子的这个就读条件,但他们所在的学塾却也是曾经教出过秀才老爷的。
有志考取功名的他们,比起新建的、还没有表现出任何竞争力的村学塾,当然还是更倾向于继续在已经有了一些教学成绩的镇学塾就读。
也就只有刚准备开蒙的小娃子,和那些家境贫寒又有志读书科举的学子,才会把目光投向白家村的新学塾。
白里正对此是略有遗憾的,好不容易自己村子有学塾了,白里正恨不能把周边十里八乡的生源都给抢到自己村子,但顾文萱和白景洲却很满意他们有意造就的这个局面。
从他们敲定的极低束修和设立的各项补贴、福利就能看出来,他们办这个学塾的目的不是挣钱、博取名声,而是扶持那些原本读不起书的孩子。
既如此,抢生源什么的就很没有必要了。
毕竟,他们的学塾又不能无限招生,家庭条件允许的富户愿意送孩子去其他学塾,对他们来说其实是在帮他们减负。
“文萱。”村里的新学塾建好之后,不少人找到负责一应杂事的白荣,给家里孩子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486113/109550959.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486113/109550959.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