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阁首辅王易此人,自来名声不好。
早在残暴不仁的隆帝在位期间,王易就被不知多少人骂过。
骂他奴颜谄媚,卑躬屈膝;骂他无文人气节,痛失文人风骨。
原因是隆帝不施仁政,荒淫无度,大修行宫,搞得民不聊生。
在所有忠臣良将纷纷斥责隆帝之时,就是这位位高权重的首辅大人在旁助纣为虐。
王易可说是早就孤家寡人一个了,其家族儿女都与他断绝来往,不齿与他为伍。
隆帝驾崩后,大家以为王易该倒台了吧。谁知此人又得太后看重,仍就身居内阁首辅,不曾有丝毫动摇。
不夸张地说,盼他下台的官员百姓,简直可以从东街排到西街。
可他依然是他,谄媚太后,谄媚恒帝。
王易曾为恒帝制定日常安排。一月中上朝八日,其余时间全部在文梁殿学习。
他还从翰林院挑选人才,专门为恒帝编写如何治理天下的教材。图文并茂,浅显易懂地引导恒帝要如何成为好皇帝。
那教材名为《帝心万里》,便是为恒帝量身定做的专用课本。
吴贤文太傅也是王易亲自四顾雀山去请来的。
当时吴贤文还开玩笑说,“我要知你名声这般不好,说什么也不会跟着你出来挨骂。”
没错,因着吴贤文被王易亲自请出山,也被骂得体无完肤。
岑鸢赐了座,淡淡道,“隆帝期间,王大人曾保下了霍伍将军一家的性命。霍将军却不领情,与王大人决裂……”
他又细数自己所知的几件事。
隆帝大修行宫,极尽奢靡,言官杨止靖大人以命谏言,血溅金銮殿。
杨大人死后,隆帝迁怒于其家人,下令诛其九族。是王易使尽浑身解数,献计献策把行宫修得更加华丽,顺势劝其收回成命。
他的理由是,担心杨大人家的鬼魂影响行宫的运势和风水。
隆帝接受了这个说法,对他十分满意,允了。
杨大人一家九族三百八十九口人,就这么被王易保下来。
可无人知这位首辅大人的功德,只知那行宫因着王易的建议,又多花去数万银两极尽享乐。
杨大人的家人被流放至燕州,燕州人只知杨大人以命谏言,死得壮烈;而京城那位首辅大人为讨帝王欢心,花言巧语从中谋利。
叹世道炎凉,惋世道不公。这世间为何好人没好报,如王易那样的奸臣却横行当道,真是祸害遗千年。
类似的事大的五六七八件,小的数十上百件。岑鸢全程浅淡述来,吴贤文都惊住了。
连他都不知好友王易悄悄做下了这么多事,救下了这么多人。他只知好友绝非表面上别人说的那样,是罪大恶极的奸臣,却也不知真相竟然是这样。
不止如此,恒帝死后,梁国改朝换代,这位内阁首辅王大人没多久又如常上朝,归顺了墉帝,甚至多年来还深受墉帝重用。
每朝每代他都是内阁首辅,简直是个传奇人物啊。
在这十年里,王大人用自己的方式默默护住了多位忠臣良将。
尽管这些忠诚良将并不理解他,不愿与他为伍,甚至唾弃他,暗害他……他还是在自己的位置上平衡着朝堂各方势力。
若不是有他,墉帝没那么快可以将梁国安抚得风平浪静,也许各地早有人打着恒帝的幌子揭竿而起。
乱的,是世道;受苦的,是百姓。
首辅大人以他一己之力,挽狂澜,平余波。
流水的皇帝,铁打的内阁首辅王易王大人此时已惊得不知所措,“皇,皇上,您如何知道这一切?”
岑鸢笑道,“王大人留在老家槐树下的册子,我有幸看到了。”
其实这是谎言。
岑鸢从现代穿越过来时,正好是恒帝以秦勉的身份仓皇出逃,并未真的见过这位内阁首辅。
但恒帝的记忆被他全盘接收,他是知道这号人的。
后来卫北大将军死遁回到梁国以恒帝身份重新登上皇位时,王大人早已作古。
他的后人从老家槐树下找到他记录在册的名单和手稿,送到了恒帝岑鸢面前。
上面记载着王大人这一生,都在致力于保江山,救忠臣良将。
手稿上写着,他无愧于自己,无愧于梁国,无愧于每一任皇帝。
却,有愧于他的家人。
他的家人因他抬不起头,举家隐姓埋名过着艰辛的生活。
他的儿子被他曾救过的将军杀死。
他的孙女被一位他曾于闹市刀口救下的少年掳掠而死。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488895/105618803.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488895/105618803.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