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秋后问斩,太子是狱友 > 第二百七十一章 牵星术
    “呵呵!”

    林煜突然一声笑,打破了牢房内的沉寂和尴尬:“我只是随便说说,百姓既然是民,那朝廷要想百姓安稳,无非就是让百姓能够吃饱穿暖,百姓衣食无忧,国泰民安,那谁又会出来闹事呢?”

    “……就这么简单?”

    “就这么简单,至于你所担心的那些不利,更是完全不必担心,朝廷不拿百姓当人,反而横征暴敛,挥霍无度,那百姓凭什么不造反?”

    林煜这灵魂发问,让杨荣顿时豁然明悟。

    对啊!国家横征暴敛,百姓凭什么不反?

    百姓也是人,都是要吃饭,要生存的,都吃不饱活不下去了,不造反难道等死吗?

    难道要对百姓们说:“你们为什么不在家乖乖饿死,还出来造反给朝廷添乱,造反就不会死了吗?”

    “唉~~!”

    “隔墙之耳”的袁忠彻听到这里,忍不住一声叹息。

    虽然对面的“林先生”说的似乎都是很简单的道理,但这些道理却是有多少人一辈子都想不明白的。

    或者说,揣着明白装糊涂。

    百姓也算民?

    再苦一苦百姓,骂名自有陛下担着。

    “……”

    另一面,杨荣没有问题了。

    林煜也暗自松了口气,算是暂时把人忽悠过去了。

    该说不愧是三杨之一,还真能看出来他夹带的私货,会对封建王朝的统治根基带来巨大隐患。

    不过,让林煜小心收敛那是不可能的,他就是要一步步去试探这些大明帝国高层的底线,把“种子”作为私货夹带在改革的政策里面,一步步的去改变大明。

    “林先生,学生也有问题想问。”

    郑和见到杨荣问完了,连忙举手说道。

    举手提问属于春秋就有的基本礼节,具体可见《弟子职》中规定:“在课堂上,若有所疑,奉手问之;若在路上相遇,学生也需立于道旁,待老师通过后再前行。”

    “林先生,我有一个同僚,他曾经跟随永乐年间的朝廷船队,一起出海下过西洋,而我大明不论远海、近海,出海以后确定海上方位,皆依赖于传统的牵星术与指南针,此颇为的不便。”

    何止是不便啊!

    郑和连续下西洋六次,路途上的时间,就起码在海上漂泊耽搁了好几年。

    这其中既有大明航海技术的限制,也有牵星术与指南针的弊端制约。

    牵星术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秦汉时期,当时的部分天文学者就已经能够通过在海上乘船,观看北斗星的方位来辨识方向。

    到了东晋时期,有高僧法显和尚前往天竺取经学习,回国后也说:“大海弥漫,无边无际,不知东西,只有观看太阳、月亮和星辰而进。”

    这也是比较早利用天上星宿的位置,及其与海平面的角高度,去确定航海途中航线方向位置的主要办法,也被称作过洋牵星术。

    一直到了北宋时期,发明了指南针,过洋牵星术依旧是作为指南针的辅助手段,用于在大航海的时候确定海上方位。

    比如郑和下西洋,就曾经编制过四幅过洋牵星图,全部被收录进了《郑和航海图》:

    《丁得把昔到忽鲁谟斯过洋牵星图》:从印度代奥格尔到忽鲁谟斯,用北辰星、织女星、灯笼骨星、南门双星、西南布司星、西北布司星定位;

    《锡兰山回苏门答剌过洋牵星图》:用北辰星、织女星、华盖星、灯笼骨星、南门双星、西南布司星、西北布司星定位;

    《龙涎屿往锡兰山过洋牵星图》:用东南西北远近四面星、灯笼骨星、北辰星、北斗星定位;

    《忽鲁谟斯国回古里国过洋牵星图》:用北辰星、织女星、灯笼骨星、南门双星、西南布司星、西北布司星定位。

    这四幅过洋牵星图,也是中国最早、最具体、最完备的关于牵星术的记载。

    用最后一幅“忽鲁谟斯国回古里国过洋牵星图”来举例说明:“忽鲁谟斯回来沙姑马开洋,看北辰星十一指(水平线上17度36分),看东边织女星七指为母(水平线上11度12分),看西南布司星八指平(水平线上12度48分)。

    丁得把昔看北辰星七指(水平线上11度12分),看东边织女星七指为母(水平线上11度12分),看西北布司星八指(水平线上12度48分),沙姑马开洋看北辰星十一指平水(17度36分),丁得把昔过洋看北辰星七指平水(水平线上11度12分)。”

    可以说,郑和为了能在下西洋的时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495380/107934200.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495380/107934200.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