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二在旁边也惊了一下,不过他也没说什么。
“小丫头,你说什么?”
冯大夫又试探着问了一句。
“我说。”
李乐星笑眯了眼睛:“这一株二百两卖给您吧,多谢您前几日救了我,还给我爹娘兑换了银子,您是个大好人,这是您应得的。”
这下冯大夫彻底惊呆了,他结巴道:“这这这,这不好吧,它明明能卖五百两的,你们这可是亏了一大半啊!”
“没关系呀,这不是还有一株吗,等这个我们有时间再拿去县城卖,如果爷爷您有渠道能帮我们卖出去那就更好了。”
冯大夫看了看另一株差不多大小的人参,点头道:“好,我确实是认识不少药商,你们若是信得过我的话,可以把这个留下交给我,不过另一个你们确定二百两卖给我不会后悔?”
说罢他便看向李老二,小孩子的话做不得数,还是得看她爹的意思。
李乐星也转头看着自己阿爹。
李老二觉得闺女的做法很稳妥,若是他俩去县里卖这两株大人参肯定会引起动静被有心人盯上惹来祸事。
交给冯大夫卖就不用担心了,还不能让人家白帮忙,所以另一个就当给人家的辛苦费了。
李老二点了点头道:“拜托您了。”
冯大夫瞬间眉头舒展哈哈笑道:“好,既然你们这么够意思,那老朽也不能差事儿,剩下的人参就交给我吧,保证到时候令你们满意。”
于是三人达成一致,买卖过程十分和谐。
李乐星还把那两个何首乌也送给了冯大夫。
可给冯大夫高兴坏了,抓了不少养发和补气血的药方子送给她。
父女二人最后身揣二百两巨款和半筐码得整齐的药包出了妙春堂。
冯大夫为了方便他们买东西用,只给了一张一百两的银票,另一百两贴心的换成了碎银,满满一大钱袋,还多给了两大串铜板,一共二百文。
父女俩果然在街上买了不老少的东西,提着大包小裹去了白鹭书院。
这个时辰学子们都在书院读书还未下学,李老二只好把东西托给书院门口负责开关大门的老汉,算是古代的门卫,由他转交给李大牛。
老汉认得李老二,因为他之前来看过儿子几次,也知道他儿子是杨家小少爷的书童,杨家那个小少爷聪慧过人,过目不忘的名声已经传遍整个书院,无人不晓。
老汉自然也对他身边那个小书童印象深刻,连连保证一定转交到,请他放心。
虽然没见到大哥,但是李乐星也没耽误时间,她和阿爹商量好先去米铺打听一下粮食的价钱,准备先订个一千斤。
他们这里闹旱灾,万一等到时候真的颗粒无收,粮食价格肯定会疯涨,趁现在时间还早先多订点给村民们发下去,等后面看情况再说。
两人去各家粮铺打听了价格,选了一家价钱最合适的徐记粮铺。
他们家一石糙米五百文,由店家称重后李乐星了解到一石糙米大概是一百四十斤,而之前问过阿爹他们喇叭村是个小村,总共就一百三十七户人家,不算杨家就是一百三十六户,按每户人家分一百斤糙米算的话,她需要一百石的糙米,也就是一万四千斤,一石五百文,那一百石就是五万文也就是五十两银子。
算完价格,李乐星和阿爹商量直接买一百两的,给每户分两百斤,剩下的他们自己家屯着。
李老二没有异议,听完闺女的小声分析后他也想到万一再过段时间还不下雨,粮食价格肯定涨得厉害,不如一口气多囤点,全村每家二百斤糙米勒着肚子怎么也挺过一冬,至少能保住自己的田地,待来年开春就都好了。
两人商量好,李老二便定了二百石的糙米。
给了店家掌柜五十两的订金,等他们晚些派人把所有粮食都送到喇叭村后再给剩下的五十两。
等李乐星和阿爹回去告诉了乡亲们傍晚去村长家领粮食时,大伙儿得知真相后都炸锅了。
大家聚在一起叽叽喳喳个不停。
妇人老人全都掩面哭泣,差点要给李老二一家跪下。
吴氏连连摆手惶恐道:“你们这是干什么,大家乡里乡亲的,何况我家狗丫也是在后山挖的东西换的钱,这后山是咱们村的,上面长的东西自然也是咱们大家伙的。”
话虽这么说,但是所有人都很感激他们一家的好,毕竟这后山的东西都是谁挖到就归谁的,自己挖的野菜都是自己吃,也没有谁会分给别人说是大家的。
大家也不下地了,纷纷都挤在村长家的院子里等着送来的粮食,每个人都泪眼婆娑的,一直恭维李老二和吴氏生了个好闺女,又说他们一家有大善,老天一定会保佑云云的。
李乐星看不得这种场面,把事情扔给爹娘和村长爷爷处理后,就跑来后山上和小伙伴们分东西。<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497355/103129943.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497355/103129943.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