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恐怖灵异 > 每日医案 > 第509章 中医药调理小孩舌肿
    舌肿

    [病案]史某,一名6岁的小男孩,1977年3月24日首次就诊。据了解,患儿在1岁半时曾患过麻疹,自那以后,他的舌头就出现了异常现象。舌头伸出唇外,舌质肿胀,表面有明显的裂纹,舌体上覆盖着一层白色的薄膜,上面还带有许多细小的刺状物(类似于当地草名“老牛锉”),边缘处还有一些小白泡。

    由于这种异常现象,史某的满口涎水总是流出口外,导致他每天都需要更换干净的衣物,尤其是颏下和前胸部位,因为长时间被涎水浸泡,使得衣物总是湿漉漉的。此外,当史某尝试吃酸碱味的食物时,他的舌头会感到疼痛。

    除了舌头的问题,史某还表现出其他不适症状,例如腹痛、便溏、食欲不振、面色苍白、四肢发凉以及脉搏迟缓无力。

    [治则]温中散寒,引火归原。

    [方药]党参24克,白术75克,炮姜5克,半夏5克,陈皮5克,公丁香1克,木香15克,炙甘草5克。服4剂口腔涎水明显减少。舌仍出唇外,晚间塞口,大便成形,尿频,脉沉迟。更以火袭脾虚,引火归原为治,川附子25克,肉桂25克,干地黄10克,生地黄10克,山萸肉15克,丹皮5克,泽泻5克,茯苓20克。又服4剂后口涎不流,舌缩口内,白膜消。为巩固疗效,再遵原方加减变化,约服10余剂,则病愈。

    [评析]这位患儿已经患有一种名为脾胃虚寒的疾病长达三年多。这种病状是由于脾胃功能不足,无法充分吸收和运化食物,同时津液分泌失调,导致体内水分代谢紊乱。这种病状还可能与廉泉功能受损有关,廉泉位于喉咙处,是中医五脏六腑中的“泉”,负责控制津液的分泌。

    在过去的治疗过程中,患儿曾多次接受过中医治疗。治疗方案主要采用了犀角、羚羊角、枸杞子、黄连、石膏、地黄等具有辛凉苦寒性质的药物,这些药物能够清泻心脾积热,使体内的水分得以控制,避免外泄。

    然而,在治疗脾胃虚寒的过程中,中医理论认为应该采用“寒者热之”的方法,通过使用温脾的药物来提高脾胃功能。这种方法在治疗脾胃虚寒方面取得了显着的疗效。此外,还有一种治疗方法叫做“引火归原”,主要运用七味地黄汤作为治疗药物。

    《医宗金鉴·前证治》中提到,如果患者在长时间使用凉药治疗脾胃虚寒仍未痊愈时,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501217/109779478.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501217/109779478.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