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这次教训。
朱由检也长了记性。
打消了将张宁调离京城的念头。
张宁刚离开皇宫不久。
他便召见了孙传庭。
询问了东南倭寇的情况后。
他便决定让孙传庭与卢象升南下,着手重整大明海防。
至于洪承畴。
本来他打算再给他一些其他重要任务的。
但洪承畴此人心思重。
而且十分油滑。
他不得不对他有所戒备。
所以他觉得将其放在身边更为妥当!
于是。
朱由检命洪承畴带着他的亲信,着手重组北大营。
至于之前张宁提出的移民辽东事宜。
他也没有拖沓。
很快就颁布了移民令。
首先针对的是陕西、山西等旱灾严重的地区。
这些地方也是李自成、张献忠等人造反起家的疆域。
现在虽然有了玉米土豆、红薯等高产粮食。
但小冰河时期大旱,并非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
加上这些地区人口众多。
作为移民的突破口,算是最为合适的。
果不其然。
当他的命令落实,告示张贴出去后。
两省便有不少百姓来询问。
“真的吗?”
“辽东真的有那么多土地分配?”
按照张宁的建议,朱由检特别警告两省官员,必须耐心回答百姓的每一个问题,任何敷衍塞责的行为都将受到惩处。
自从平定辽东后。
朝堂也被朱由检整顿过一番后。
朱由检在百官心目中的威严,已拔高了不少。
加上各方面的监督制度完善。
他们所有人明白。
要是他们真不听警告。
怕是没人能获得过明天。
因此,他们哪怕再不耐烦,被问上无数遍,也无人胆敢表现出不耐烦。
百姓问。
他们都会耐心的解释得清清楚楚的。
“没错!”
“这是陛下和朝中大臣们共同商议出来的!”
“陛下也已经亲自下旨了!”
听到是天子亲自下旨。
许多百姓都开始慢慢相信了这一消息。
现在朝廷的信誉有了显著提升。
他们受灾的时候。
赈灾物资也确实分发到了他们灾民手中。
因此他们还是挺愿意相信朝廷的。
但仍然有人心存疑虑。
毕竟那里曾是建奴的疆域。
“去辽东安全吗?”
“那些建奴还会不会再来?”
“建奴已经被我们灭了,不可能再回来了。”
“那里的土地比我们这里的要肥沃得多,我们这儿的土地已经耕种多年已不再又以前那般肥沃了,而辽东那边土壤可都是黑色沃土,没怎么种过东西的!”
“移民过去就能获得土地种粮食!”
“而且陛下还会给大家发放一些产量高的粮食!”
“这么好的条件我都想去了!”
随着大肆宣传和推广。
加上两省很多灾民现在都无法维持生计。
所以很快就有大批百姓来报名。
据统计后。
短短几天时间。
便有一百多万人愿意移民。
而且。
这还仅仅只是第一批。
要是等这批人安顿下来,种出了粮食。
后续就会有更多的人愿意移民辽东。
届时,朝廷就算不做宣传,也会有大批百姓愿意移民。
“不错不错!”
看着汇报的数字,朱由检登时喜逐颜开,“哈哈哈,看来我大明离中兴已经不远了,假日时日,朕怕是能够打造出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盛世?”
另外一边。
张宁给朱由检出了这个主意后,便没有再过多插手。
而是利用这段时间。
与堵胤锡以及几位欧洲的技术人员一起。
设计出了一款新型的海船。
这些海船在某些方面与盖伦帆船相似。
盖伦帆船作为西班牙宝船而负盛名,当时她常装载黄金在大西洋中穿梭于新老世界之间。其一般有4桅,前面两桅挂栏帆,后两桅挂三角帆。
她一般标准长度为46米-55米,排水量300-1000吨。
有几层统长甲板,尾楼很高。
而张宁设计的海船也借鉴了盖伦船很多优点。
不过为了使之更适合于远距离炮战,改善操作性能,他直接把首部上层建筑降低,移入船体之内,甚至置于首挂之内。
这样的改进。
显著提高了船只在无风,或逆风条件下的航行速度。
以及在海上的长期续航能力。
除此之外。
他还结合了许多现代船的设计。
让得整艘船更加的现代化。
“太神了!”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505077/106269031.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505077/106269031.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