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恐怖灵异 > ?????? > ??272?? ???????
    武忠盘膝而坐,提笔写了一封绝命书。

    大致内容就是:我武忠与刺客没有任何关系,也不知道这几个刺客是从何处而来。

    他们明明穿的是右千牛卫的甲胄,但高力士却挟私报复,下令把自己也抓了起来。

    我武忠虽然与谋杀案没有一毛钱关系,但我身为左千牛卫大将军,没能很好的保护銮驾,导致刺客杀掉了马车里的假皇帝,我武忠确实有罪。

    不知道圣人设下这个圈套是怀疑谁有谋反的嫌疑,但我武忠绝对是大唐的忠臣,今日我武忠以死明志……

    武忠写完之后放下笔墨,缓缓的拔出了放在角落里的佩剑。

    “呛啷”一声,佩剑出鞘,旋即撕开了武忠的脖颈。

    殷红的鲜血滋滋的向外流淌,湿热的空气自撕裂的伤口中灌进腔子里,武忠的身体缓缓倒在地上。

    “将军,你这是做什么?”

    守卫营帐的几个兵卒听到动静便冲了进来,发现武忠已经倒在了血泊之中。

    “快找医匠救人。”

    “快去禀报左相大人!”

    几个兵卒顿时乱成一团,有人捂着武忠的脖颈止血,有人去找医匠,有人去禀报李适之、李祎等人。

    刚刚在营帐里小憩了半个时辰的李适之听说武忠横剑自刎,急忙趿拉着鞋履冲进了武忠的营帐。

    只见里面有一名医匠正在试探武忠的鼻息,摇头叹息:“禀报左相,武将军已经咽了气。”

    就在这时,兵部尚书李祎也赶了过来,怒气冲冲的质问守门的兵卒:“你们谁给武忠的剑?”

    守门的兵卒纷纷摇头,一个个大气也不敢喘,自知大祸临头。

    得知武忠自杀的李林甫心头松了一口气,同样快速赶了过来,看到李祎在质问兵卒,便开口替他们辩解。

    “武忠是左千牛卫大将军,他手下的将士多达五六千,在行军途中想要弄一把兵器简直易如反掌,郡王就不要再为难这些小卒了。”

    李祎也知道武忠人已经死了,再拿着小卒出气没有任何意义,便与李适之一起查看武忠留下的绝命书。

    看完之后,李祎连声冷笑:“武忠的嫌隙最大,居然还把自杀的责任怪在高力士的头上,真是其心可诛!”

    李林甫反驳道:“郡王,你这话说的不对,在真相没有查清楚之前,也不能轻易断定武忠就是主谋。”

    “我看他就是畏罪自杀!”

    李祎认定了武忠就是背后主谋,甚至还怀疑武灵筠牵涉此事,不过没有证据,暂时不能当众指控武灵筠。

    李林甫道:“我手下的人也调查了,说刺客临死之前自称是青州聂风,乃是受了唐王李瑛指使,前来谋杀圣人。按照郡王的意思,是不是唐王殿下也有嫌疑?”

    “唐王殿下远在北庭,迢迢五千里路,怎么会谋刺圣人?”李祎替李瑛辩解道。

    李林甫道:“所以我说需要先调查,再下结论,郡王你有些武断了。”

    当得知武忠自刎的消息之后,武灵筠五味杂陈,既为胞兄的死亡悲伤,又因为武忠之死而放下了担忧。

    武灵筠明白,就算李隆基怀疑自己,所有的线索也因为武忠的死亡而被中断。

    如果将来情况不妙,可以把所有责任都推到武忠的头上,从而保证其他人的安全。

    安定了下心神,武灵筠立刻带着咸宜公主,在十几个婢女的簇拥下来到了关押武忠的营帐。

    “二兄,你为何这般想不开?”

    看到武忠倒在血泊中的尸体后,武灵筠悲从中来,忍不住嚎啕大哭。

    咸宜公主也勉强挤出几滴眼泪,摸起桌案上的绝命书,看完之后大声道:“二舅是被高力士逼死的,母后一定要为二舅讨回公道!”

    李祎面无表情的替高力士辩解:“公主你这话就有失偏颇了,武忠身为左千牛卫大将军,与徐肇嫌疑最大,理应受审。

    下令将他暂时囚禁的又不只是高力士一人,孤与两位宰相都在场,岂能把责任怪到高力士一个人的头上?”

    咸宜公主大叫:“说得对,你们都是逼死我二舅的凶手,如果你们查不出证据来,都得给我二舅抵罪!”

    “好了,咸宜不要再闹了!”

    武灵筠看完武忠的绝命书之后,抹干眼泪说道:“左相、郡王,希望你们彻查此案,还我二兄一个公道。

    如果这桩刺杀案确实是他策划的,那他罪有应得,该抄家抄家,该灭族就灭族。

    如果不是,也请还他一个公道,不要让他背着谋刺圣人的罪名去九泉之下见武家的列祖列宗。”

    武灵筠这话说的合情合理,李适之与李祎也没什么说的,只能一起拱手:“请皇后娘娘放心,查清此案乃是臣等份内之事。”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皇帝在潼关峡谷遇刺的事情很快传的沸沸扬扬,市井坊间议论纷纷,各种猜测甚嚣尘上。

    一开始,最大的舆论指向是武灵筠,朝野间都怀疑这位皇后很可能就是这场刺杀案的主谋。

    但在杨洄的部署下,通过散播谣言,舆论风向开始指向李瑛,逐渐有人怀疑被废黜了太子之位的李瑛才是这场刺杀案的背后主谋。

    李隆基对于此案心知肚明,自然知道不是李瑛干的,只不过没有证据坐实武灵筠的谋刺行为。

    坐镇天策府的颜杲卿迅速把这桩刺杀案的经过详细记录,再通过李瑛设置的驿站,将情报以最快的速度送往北庭。

    经过三十个驿站的快马接力,驿卒们昼夜疾驰,这封书信于四天之后送到了李瑛的手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505395/106404266.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505395/106404266.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